国际主场外交背景下的雁栖湖国际会都景观设计及提升工程

2019-11-05 05:39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景观生态环境建设研究院
城市建筑空间 2019年9期
关键词:雁栖湖高峰论坛礼仪

文/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景观生态环境建设研究院 谭 喆 刘 环

1 项目背景

2014年11月,第22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会议在我国成功召开,全世界目光聚焦于北京,作为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主会场——北京怀柔区雁栖湖国际会都,成就了这一举世瞩目的国际外交亮相。2017年5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全世界目光再度聚焦于北京雁栖湖国际会都。这是继北京APEC会议、杭州G20峰会之后,我国举办的又一次重要的国际盛会和主场外交,对推动国际和地区合作有重要意义。2019年4月,雁栖湖国际会都迎来了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峰会,见证了各国领导人齐聚、共谋未来发展的重要时刻。

雁栖湖国际会都相继承办了3届中国主场外交,对大国礼仪的空间营造和意境诠释都提出了极高要求。2014年APEC会议期间,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景观生态环境建设研究院承担了雁栖湖国际会都门户景观、会议中心南广场以及范崎路入口形象的设计,从中国文化礼仪对于“景”与“境”的解读入手,完美呈现了国家大事件背景下门户景观的意义和特色。2017,2019年,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先后两次受业主重托,对岛内既有景观进行提升设计,为两次“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描绘出一幅优美的中国画卷,使雁栖岛景观在全球瞩目下实现“老地方新气象”。

2 设计思路

2017,2019年雁栖岛国际会都景观提升工程,从现场踏勘到工程竣工,都只有不到6个月时间,在时间紧迫的前提下,设计团队本着厉行节约、控制成本的原则,在效果呈现、氛围烘托的目标之间寻找平衡,得益于雁栖湖会都本身的良好基底,从场地国家礼仪的需求出发,结合场所气质和周边自然环境,形成简洁大气、视线层次丰富的景观环境。

鉴于两次项目重点在于景观风貌改造提升,工期短暂,在不改变场地原有交通路线和大地势的基础上,重点改造雁栖岛内部种植,局部梳理增加微地形,对整个迎宾区域及岛内贵宾通行路线进行了整体提升。

3 提升策略

3.1 塑造季相特点突出的会时氛围

景观表现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植被的渲染和烘托。2017,2019年的两次“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分别在5月中旬和4月下旬举办,时值“孟夏之日,万物并秀”,燕草青青、轻烟柳影、芬芳馥郁、鸟语莺啼……春日和煦的光景为论坛举办提供了绝佳气候条件。因此,两次提升工程考虑到会宾游线和室外茶歇对环境的要求,都侧重打造当季植被景观,以“燕草映碧色,柳烟藏芳菲”作为整体设计立意。

3.2 打造节奏收放有致的空间环境

我国传统造园讲求“收”与“放”,上述哲学思想体现在园林的总体布局、空间组织、掇山理水、栽花植木等各个方面,最终营造出具有空间层次和意趣的游览环境。设计团队沿袭该思路,结合会时领导人通行路线,梳理出节点、沿线、面域的景观提升区域,分重点、分层次打造疏密有度、收放有致的园林空间,营造不同视觉体验和心理感受下的景观氛围。

3.3 融入传统礼仪文化与东方意蕴风采

我国传统文化赋予了植物花草以各种各样的性格和涵义,松柏万古长青,牡丹国色天香,迎春生机盎然……设计以植物环境营造为主,以展现具有东方意蕴的礼宾氛围为出发点,针对场所气质配置不同品种的植被,通过植物的色彩、姿态、气味带给人不同的比拟联想来传达特定的意境氛围,凸显东方文化的丰富个性。

4 重点提升内容

4.1 核心岛入口

核心岛入口是整体景观风貌的门户,APEC会议期间,设计团队通过研究分析紫禁城入口区的空间序列,提炼出“广场—金水桥—门—广场”空间序列模式,将各元素加以抽象和演变,共同构筑入岛口礼仪节奏。入口广场主景特色大门的设计风格和设计元素与南广场呼应,以“御冕”为主题,用紫铜材料来表达质感。3座微微拱起的“金水桥”,凸显出特色大门的雄伟壮观和礼仪等级,使核心岛入口景区仪态大方,彰显大气国风,形成新的门户景观形象(见图1)。

2017年景观提升工程中,依托现有景观空间格局,结合“一带一路”主题定位,以丝绸之路起始段的汉唐风格元素——汉代夔龙纹为主题,营造出2014年APEC会议期间因工期紧张而未能实现的水景(见图2)。“龙吐水”呼应紫铜特色大门材质,与轴线静水面形成动静相宜的景观,寓意祥龙吐瑞。入岛口广场两侧草坡延续了岛外市政绿化段氛围,通过色彩鲜艳的地被植物和具有一定围合感的乔灌空间拉开了友好的迎宾序幕。

图1 核心岛入口广场夜景效果

图2 核心岛入口广场夔龙纹水景

4.2 贵宾通行路线

贵宾通行路线作为贵宾车辆快速通过路段,现状视线层次单一、景观同质化特征明显,树种及群落搭配缺乏节奏感。景观提升阶段重点设计两侧微地形草坡,引导起伏的视线层次。选用淡雅明快的粉紫调花卉色带,打造连接入岛口和会议中心南广场之间的车行路环境,形成重点区域之间的过渡空间,增加北美海棠“粉手帕”、猥实、天目琼花、锦带“粉公主”等盛花期花灌木,搭配丰富的林下花带,美化功能设施,体现春日芳菲的会址环境(见图3)。

图3 贵宾通行路线沿线景观

4.3 国际会议中心南广场

国际会议中心所在的南广场位于雁栖岛核心区域,APEC会议期间,设计团队从汉唐盛世文化立意入手,在融入周边环境的同时,利用“中”字布局强调中轴对称的传统礼仪格局,形成了中正、方整的广场气势(见图4)。在空间序列上,通过“聆风汉阙”“夔龙纹御道”“御冕灯阵”等由汉唐文化演绎而成的特色景观元素,营造层级递进的空间形态及体验。

2019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在御道轴线两侧增加花带,打造“盛世花轴”,植被色彩选用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红与黄,采用渐变色调融合浓烈色彩,与中间红毯相接,彰显大国气度,与中轴礼仪空间的端庄大气呼应(见图5)。

图4 APEC会议期间国际会议中心南广场鸟瞰

图5 2019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国际会议中心南广场渐变花轴

4.4 夏园木平台(领导人步行停歇区)

夏园木平台是会议中心南广场的延伸,向南可观夏园松石山水景观,峰会期间,外方领导人通过新增的步行小径在平台处停歇。景观提升工程借鉴我国传统造园步移景异的空间处理手法,体现近人尺度花境的细腻,与中轴规则式礼仪空间形成对比。花卉选择我国传统国花牡丹和国外引进品种,以现代造园艺术融合中西方植物元素,体现“汇聚五湖四海,包容共享”理念,选择柔和的粉紫色调,结合观叶植物丰富层次和质感,营造温馨舒朗、赏心悦目的环境(见图6)。

4.5 海晏厅(领导人午宴及室外茶歇区)

海晏厅是会时领导人午宴的场所,除烘托礼仪气氛外,室外还需加入停留等候的功能。景观提升工程拓宽了建筑外廊木平台,提供室外茶歇区域,对平台北侧旱溪区域和东侧临湖区域的视线对景面进行重点梳理。利用北侧旱溪置石、景观地形和乔灌空间,打造松石组景,呈现具有东方文化意蕴的园林空间(见图7)。结合会期临时蓄水,种植西伯利亚鸢尾、罗伯特千屈菜等水生植被,北侧设计景观地形,种植锦带“粉公主”、“晚花紫”丁香、毛地黄、木茼蒿等时令花灌木,结合景观雾喷装置,营造幽静、雅致的场所气质。东侧临湖区域增加海水江崖纹水景,与入岛口水景呼应。梳理现有草坪油松景观,增加草坪汀步,提升空间意境(见图8)。

图6 2019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夏园木平台区域的花境

图7 海晏厅对景旱溪

图8 海晏厅水景平台

5 结语

随着主场外交的多次举办,我国与世界的关系已悄然从“世界的中国”转变为“中国的世界”,“一带一路”峰会将近代“把世界的变成中国的”提升到“把中国的变成世界的”,推进了世界对中国技术、人员、标准、模式的认可。在雁栖湖国际会都景观设计及提升工程中,景观设计团队一直力求根植中国传统文化,通过中国设计语言去传递文化自信,彰显大国礼仪气度和风范,诠释景观设计师对于“礼”与“境”的思考。

项目名称:

2017“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雁栖湖国际会都景观设计及提升工程;2019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雁栖湖国际会都景观设计及提升工程

设计单位: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景观主创:

史丽秀、李存东、刘 环、谭 喆、齐石茗月、张景华、曹 雷、魏 华

开发团队:

北京北控国际会都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摄影师:

丁志强

项目地点:

北京市怀柔区

设计面积:

7.2万m2(2017年);4.5万m2(2019年)

完工时间:

2017年5月;2019年4月

猜你喜欢
雁栖湖高峰论坛礼仪
2021年乡村振兴高峰论坛
IBIS将举办全球电视高峰论坛
2018年海峡两岸家庭教育高峰论坛在厦门举办
雁栖湖古今探幽
先进镁合金技术与应用高峰论坛在沪召开
筷子礼仪
“生态会都 醉美雁栖湖”首届全国旅游摄影大赛获奖名单
礼仪篇(下)
战略思维提升咨询服务价值——以怀柔雁栖湖国际会都项目为例
雁栖湖,汉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