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显鲜活,言藏底蕴
——如何让高考作文“有文采”(上)

2019-11-05 01:01毛永健北京师范大学贵阳附属中学
作文新天地 2019年28期
关键词:诚信语言

◎毛永健 北京师范大学贵阳附属中学

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曾忠告:“一个人只有在他每次蘸墨水时都在墨水瓶里留下自己的血肉,才应该进行写作。”此话虽略显极端,但是就高考作文而言,考生还真是非得用心血去浇铸语言不可。因为如若没有令人眼前一亮的语言,就很难于第一时间获得阅卷者的认可。2019年高考《考试大纲》对发展等级作文“有文采”拟定四个采分点: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用词贴切”,包含行文用词的生动、准确、鲜明、恰当,乃至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句式灵活”,指考生在写作时,根据语言环境的特点和表达的需要,在不改变意思的情况下,恰当地选用句式,灵活地变换句式,使句式呈现多样性;“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指为了准确、鲜明、生动地写景、状物、表情、达意,对语言文字所进行的斟酌、调整、加工和修饰润色等活动;“文句有表现力”,就是文章的语句通过借助一定的表达技巧,准确鲜明、形象生动、有力精辟地表现事物的特征、社会现象背后的本质、人性中的深层奥秘、文化现象的深厚意蕴等。那么,从可操作的维度上来审视,怎样才能让高考作文“有文采”呢?这里分享十种方法(此篇列出五种,另五种详见下月刊)以供参考。

一 比一比:让语言形象别致

何谓“比”?就是比喻,指考生有话要说,却不是单调直接地说,而是借助于联想和想象,以相似、相类或相关甚至相反的事物、情景作比来进行描述,使道理与形象相得益彰,从而让语言变得有趣、易懂、形象,也就是变直说为喻说。我们知道,比喻的运用规则是将抽象的概念或者事物予以形象化描述,这就要求本体和喻体之间要有一定的相似性,正如著名文学理论家乔纳森·卡勒所言:“比喻是认知的一种基本方式,通过把一种事物看成另一种事物而认识了它。”从这个切入点来看,我们需要找到本体和喻体的共同点,发现本体暗含在喻体身上的不为人所熟知的那些特征,进而让人对本体进行重新认识。

例如高考优秀作文《诚信是什么》选段:

诚信是什么?活泼好动的孩子说诚信是两根纤小的手指,拉过钩儿就永不反悔;风华正茂的小伙子说诚信是一张精致的信用卡,是不能透支的诺言;耄耋之年的老人说诚信是一本厚厚的日记,是一张不容背叛的人生契约。

考生以设问句形式来建构语段,首先提出问题“诚信是什么”,然后分别以孩子、小伙子和老人这三种具有不同年龄特征、不同人生阅历的人来进行回答,孩子将“诚信”比喻成“两根纤小的手指”,认为“诚信”就是“拉过钩儿就永不反悔”;小伙子将“诚信”比喻成“一张精致的信用卡”,认为“诚信”就是“不能透支的诺言”;老人则将“诚信”比喻成“一本厚厚的日记”,认为“诚信”是“一张不容背叛的人生契约”。到此“诚信是什么”这个问题就在三个比喻性回答中得到了解决,语言形象别致,富于文采;说理令人信服,感人至深。

再如高考优秀作文《我爱书香》选段:

书有香味吗?有,当然有。书的香味与其他味道不同,只有透着书卷气的人才能嗅得到它。最宜月夜,秉烛窗前,手持书卷,自会有淡淡的馨香飘入你的鼻孔,让你的神经为之一振,头脑因之而清醒:似荷香,似菊香;似秦汉兵剑,魏武长缨;似太白的潇洒,易安的发香。

考生段前设问“书有香味吗”,然后肯定地回答“有,当然有”,之后却宕开一笔,并未顺着文脉回答“书”有哪些“香味”,而是从容分析,设置情境,最后才回到问题的根本,将书香比喻成“荷香”“菊香”“秦汉兵剑”“魏武长缨”“太白的潇洒”“易安的发香”,作比虚实相间,个别比喻看似有悖常理,却极具陌生化地阐释了书香的魅力,引人入胜。

二 移一移:让语言魅力独具

何谓“移”?就是移用,指某些词语中的语言有固定的意义和用法,具有一定的词性,利用这些词语的这些特点临时改变它的用法和词性,从而收到良好效果的一种修辞手法。在高考作文的语言运用中,移用包含两个维度。一是“临时改变用法和词性”,例如“生命的芬芳”中的“芬芳”一词,本指味道清新宜人,让人闻起来感到很舒服,于花朵或水果上发出为最多,但是此处运用移用手法,赋予生命以品格芬芳的馨香,创造了美好而高远的境界;又如“让善在全社会流淌”中的“流淌”一词,本指液体流动,此处运用移用手法,赋予善以水的特质,细小的善行汇成爱的洪流,在全社会流淌,浩浩汤汤,创造了阔大美好而高远的境界;再如“这方场中的建筑节奏其实是和谐不过的”一句中的“节奏”与“建筑也是新式,简洁而不啰唆,痛快之至”一句中的“简洁而不啰嗦”,前者本来是音乐术语,是指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现象,文句却用它来形容建筑物色彩的浓淡明暗和位置的高低错落的情况,后者本来是用来形容或评论说话、写文章直截了当、爽快直率的,这里却用来形容建筑物造型的简洁、外部装饰少的特点,可谓韵味独具。二是“换一个说法”,也即同样一个意思,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考生运用超常规的组合词语,意思没有变,却可以传达出一种新的情趣。特别是写第一人称的作文,很多同学总是习惯于将作文中的“我”等同于生活中的“我”,于是写出的文章很难有出彩之处,如果我们让思维变通一下,学会换一换,比如采取自述的方式,这样“我”就可以替换为“西施”“范蠡”“屈原”“局长家的狗”“老鼠”等,写出的文章就会角度新奇,获得阅卷老师的青睐了。

例如余华《十八岁出门远行》选段:

这年我十八岁,我下巴上那几根黄色的胡须迎风飘飘,那是第一批来这里定居的胡须,所以我格外珍重它们。——我就这样从早晨里穿过,现在走进了下午的尾声,而且还看到了黄昏的头发。但是我还没走进一家旅店。

文段中的“几根黄色的胡须”不但“迎风飘飘”,而且还来“定居”;“我”不但从“早晨里穿过”“走进了下午的尾声”,而且还看见了“黄昏的头发”。这一系列充满了诗意与空灵的句子,化实为虚,亦化虚为实,充满了魔幻色彩,这里除了文字所承载的生命意识而外,还有就是被移用和替换后所产生的独特的艺术效果。

三 添一添:让语言情境逼真

何谓“添”?就是增加修饰语,也即给陈述的主体对象添加相关信息或材料,从而使陈述对象具有丰富饱满的细节,以使其更显具体,来传达某种特别情味的语言技巧。如果将句子的主体对象视为树的主干,那么修饰语就是枝叶,唯有枝叶的繁复茂盛,才能显出树的生机盎然。考生对高考记叙文中的人、事、景、物的刻画,最好使用工笔技法,精雕细琢,使其具体可感。换个角度说,语言具体、内容详尽,所描述的情境才可能具有唯一性。而只有情境是唯一的,阅卷者才可能再现并理解考生试图描述的情境。这种阅卷者再现与考生描述的契合,便是语言具体化的终极目的。

例如下面两个句子:

①繁忙的工作之后,女孩开始有些想家了。

②繁忙的工作之后,女孩喜欢一个人爬上顶楼,面对家的方向,去读雁阵、夕阳。

两个句子虽然都表达“女孩想家了”的意思,但是前一句只是概述性的交代,“想家”是个抽象的、模糊的、干瘪且缺乏想象空间的概念;而后一句则通过女孩“一个人爬上顶楼,面对家的方向,去读雁阵、夕阳”的具体可感的画面,颇具情境地勾勒出了女孩的孤独、凄凉与想家的形象。特别是“雁阵”这一意象,颇具古典的“思乡”意味,并与“一个人”构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凸显了女孩的孤独处境与想家情怀。

再如下面两个句子:

①院落的月光,和着柳絮清风,流入我的心中,拨动我的心弦,奏出的清音……这清音,穿过了唐朝的烟尘和宋朝的天宇,来到这庭院……这清音,飞越时空隧道,飘过大西洋,落入这庭院。

②梨花院落融融的月光,和着柳絮池塘淡淡的清风,流入我的心中,轻轻地拨动那根尘封在岁月的心弦,奏出曲曲远古的清音……这清音,穿过了唐朝橘红的烟尘和宋朝暗黄的天宇,来到这月光如水的庭院……这清音,飞越时空隧道,飘过无垠的大西洋,落入这梨香满园的庭院。

两个句子所涵盖的意象相差无几,但是意境的美度却相去甚远,韵味也迥然不同。比较两个句子,可以看出第二个句子加入了一系列的修饰语,使景物更显具体,更富诗意。“梨花”锁定了院落景物的唯一性,“融融”可见月光是“暖到温和舒适程度”的月光,“淡淡”写出了清风的舒爽,“轻轻”表明“拨动心弦”程度之轻,“岁月”“远古”则纳入了时间的维度,有一种深邃之感,“橘红”与“暗黄”在色泽上构成了强烈的视觉反差,“月光如水”呈现了院落之安宁静谧,“无垠”凸显大西洋之辽阔,“梨香满园的庭院”回扣前文,使整个文段前呼后应,浑然一体,结构缜密。由此可见,因修饰语的嵌入,使得文句有了更多的细节化的具体呈现,于是,人、景、物等意象建构的情境就逼真可感了。

四 动一动:让语言意趣盎然

何谓“动”?就是在文句中运用具有动态性质的词句,或者已被活用为动词的其他词句,使文句具有了一字传神、内涵无尽的意趣。著名作家阿·托尔斯泰曾说:“在艺术语言中最重要的是动词,这是很明白的。因为全部生活都是运动。要是你找到了准确的动词,那你就可以安心地继续写你的句子。”言下之意,就是动词在所有词汇中最具有主动性与活泼性,能最为直接地将人物、事物、情境的本质特征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从而使文章焕发出文采斐然、意趣横生、感染力强的独特魅力。著名作家老舍也曾说过:“描写人物最难的地方是使人物能立得起来。”那么如何使“人物能立得起来”呢?我认为充分运用好动词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因为动词着力于描写人物富有特征性的动作,可以很好地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身份、地位、处境、状态等,使人物立得起来。比如王安石的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绿”字由于形容词活用为了动词,就将江南岸变绿的动态过程惟妙惟肖地展现出来,有了美不胜收、难以言说的意趣。

例如高考优秀作文《好奇心》选段:

清晨的时候,当你穿梭在绸般雾气里的时候,这好奇心便开始了。露水润着青石板的路,布鞋踩在上面有轻微的声响,是什么在萌动?泡桐花紫色的蕊无声地落下来,绵软得仿佛一捏就会碎,轻柔得一吹便飞散,是怎样的娇羞躲在了里面?摇橹声由远及近,由近及远,“吱呀——吱呀——”地穿透了雾,又无声地消失于耳侧,是谁在哼唱?待到薄雾消散,这一切又似乎从梦境中抽离,它们又到哪儿去了呢?

语段描绘的是一派清雅美丽又古韵悠然的城市景致,考生对细节的刻画诗意而逼真,凸显出了其深厚的“炼词”功力,不论是动词“穿梭”“润 ”“踩”“萌动 ”“躲”“穿透 ”,还是修饰语“绸 ”“轻微”“紫色”“绵软”“轻柔”等,都运用得十分准确生动,颇具意趣。“露水”“润”着青石板的路给人润物细无声之感;布鞋踩出的轻微声响像什么在“萌动”,引人想象却又得不到一个确切的答案,只能充满“好奇心”;泡桐花“绵软”得仿佛一“捏”就会“碎”,并“娇羞”地“躲”在里面,凸显出了泡桐花的娇嫩与羞怯……考生借助于这一系列的动词,十分准确而富有想象力地刻画了一幅唯美的晨景图。由此可见,考生一旦感觉到自己的笔下语言干瘪苍白、缺乏表现力时,不妨认真地琢磨怎样运用好动词,因为动词能够让人的形象立起来,也能够让物活起来,具有生命的质地与张力。

五 排一排:让语言气势雄浑

何谓“排”?就是排比,也即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近、语气连贯的几个句子连起来,搭建成结构并列、语意关联的语段。排比可由词组构成,也可由句子构成;可以是句与句之间构成的排比,也可以是段与段之间构成的排比。排比既可以用来议论,也可以用来抒情、描写。排比的作用是可以增强语言的气势:用来说理,可以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则可以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读起来酣畅淋漓。就当下的高考作文而言,几乎是无排比不成文,因为排比是破解文本平淡与素材单一的最佳法宝。

例如高考优秀作文《把握机遇,直面挑战》选段:

2008年,奥运的火炬在北京鸟巢熊熊燃起,照亮了运动员们朝气蓬勃的脸庞,点燃了泱泱中华的体育精神;2013年,“天宫一号”首次授课,知识在星际间传递,五星红旗在无垠宇宙中闪亮;2016年,水乡乌镇举办世界互联网会议,科技与传统的融合,彰显互联网时代的中华风采。驼铃悠悠,万里丝绸之路横亘亚欧;铁路长长,千里高铁支援异邦弟兄……

文段以“2008年”“2013年”“2016年”三个年份作为纵向链接点,将“北京奥运会”“天宫一号”“世界互联网会议”三个点例式热点事件勾连在一起,构成了事例型的排比语段,不但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强了说服力,而且还让文章颇具语势,给人以排山倒海之感。之后考生再用一个整齐划一的对偶句,从空间的维度上论证主旨,显得长短交错,整饬有序。整个文段时空交错,确实呈现了排比句的雄浑气势。

再如高考优秀作文《西安的无奈》选段:

巍巍的城墙是你千年不变的沧桑容颜,淙淙的护城河是你历经千辛却依然盈盈的眼波,葱葱的骊山是你一如既往的青丝。周朝古拙的铜鼎是你坚硬的骨骼,秦朝磅礴的兵马俑是你卓尔不群的身姿,唐朝宏大的石经是你闪烁的思想。

选文作为文章首段,开篇就是两组比拟式排比句,可谓有“开窗放入大江”之气势,充分展示了考生丰富的阅读积淀与过人的语言才华。两组排比句式神采飞扬,内涵丰沛充盈,依次将“城墙”喻为“沧桑容颜”,“护城河”喻为“眼波”,“骊山”喻为“青丝”,“铜鼎”喻为“骨骼”,“兵马俑”喻为“身姿”,“石经”喻为“思想”,最终组合成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格化了的“西安”,表明了考生对西安的历史了然于心,对往昔西安的风貌满怀深情。由此可见,对排比的恰当运用,不但可增添语言的气势美,构建形式的整齐美,还可打造文章的层次美。

猜你喜欢
诚信语言
(n,k)-语言及左-(n,k)-语言的一些性质
企业不诚信怎么办?
浅谈诚信
语言是刀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我有我语言
语言的将来
有趣的语言
照片之争,诚信之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