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建业
摘 要:小学科学是一门重在课堂的活动中、课后的实践中、生活的综合中培养学生的探索习惯、思维能力等的课程。对小学生来说,在“玩”中顿悟、在“玩”中观察、在“玩”中体验,在“玩”中激趣,这些最能贴近他们的情感状况与认知水平,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小学科学;“玩”;思维能力;探索精神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9)19/22-0081-02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小学阶段不仅是学生的智力高发期,也是他们建立自己思维模式,培植他们思维品质的黄金期。因此教师要将课程设置成他们喜欢的样式,设置成让他们生长最多的模式,以让他们的思维和习惯在快乐的氛围中生成,在“玩”中变得灵活而有效。
一、设置游戏,让学生在“玩”中激趣
玩是孩子的天性,小学生“玩”心未泯,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多设游戏情境,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以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水》为例,教师可以根据三年级学生好胜又好动的心理特点,设置一个闯关游戏。首先教师将不相同的七种物质放在相同的不透明的袋子里,这七种物质分别是,水、铁块、空气、雪碧、花朵、醋、圆珠笔,教师将七个小袋分别放在一个大袋里。接着教师让学生到前面来,只许让他们用手在袋子里摸一摸,再猜一猜哪一个袋子里是水。学生个个都到前面“玩”了一把,个个都带着好奇回到座位上。好奇的原因是,他们能把水、雪碧、醋这三种物质从其它事物中遴选出来,但在这三个事物中他们选不出哪一个是水。学生对这个游戏很感兴趣,教师趁机问为什么这三个事物光用手摸区别不出来呢。学生说,铁块、花朵、圆珠笔,有固定的形状,不用看摸一摸就知道了;但水、雪碧、醋等沒有固定的形状,又是流动的,放在一样的容器里摸起来就是一样的感觉。在游戏的过程中,学生不经意间就将液体共同的特征表述出来。
当进入游戏的第二个环节时,教师将三个液体的袋口打开,然后让学生到前面闻一闻,很快学生就知道没有味道的那个袋子装的是水。学生在猜到之后的那种兴奋,溢于言表,从而也激发他们进一步了解水的其他特质的兴趣。
二、全员表演,让学生在“玩”中观察
对小学生来说,他们的直观思维要强于抽象思维,教师可以让他们在情境中表演,从而将抽象的事理以画面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表演能将小学生多方面的性格特点展示出来:他们喜欢模仿,能在观察中将人物临摹得惟妙惟肖;他们喜欢想象,能依据观察,增添需要的表演。最关键的是,表演能将学生的优势与科学融为一起,给“玩”一个新的视域。
以《达尔文和他的进化论》这课为例,教材中以“英国的尺蠖蛾”为事实依据讲述了进化论的真实情境。这个情境对学生来说,还是不够生动的,不够具体的。教师从网上给学生租来几套带有长颈鹿图案的服装让他们站在学校的树下表演长颈鹿。第一个场景,让这些“长颈鹿”去触碰矮树的树叶,学生弯着腰就能摘到。教师让每个学生都穿上这套服装,都体验一把长颈鹿的生活。接着是第二个场景,学生来到相对高一些的树下,这时候这些“长颈鹿”要想碰到树叶就得把脖子伸的老长,活脱脱地模拟长颈鹿的样子。在玩的同时学生也观察到,前面的长颈鹿摘完了叶子,后面的就要把脖子伸得更长。同样每个人都体验一回长颈鹿伸长脖子的日常经历。接着教师问,如果那些矮树木不见了,第一场景的长颈鹿会怎么办呢?自然地教师过渡到达尔文的进化论,表演让抽象的理论变得鲜活起来。
三、自制学具 让学生在“玩”中体验
小学生喜欢动手,自控能力相对差一些,这些看似缺点的习惯,教师可以将它运用到科学教学中,并成为他们的优势。
以《力在哪里》为例,学生在观看了教师的微视频之后,他们也有一个想法,想自己做一个测力计。如果学生学会自己做一个,那么他们对“怎么去测量力”,“力在哪里”这些问题,就会在体验中慢慢获得感知。教师说,下节课大家把需要的器材准备好,两个人一组,来一起做测力计。课上,教师发现学生带了许多日常见到的器材,比如:木板、弹簧、小刀、彩笔;也有一些器材是教师想不到的,比如有学生带来了玩具汽车、别针、磁铁等。教师问学生,带玩具汽车做什么的,学生说,他想看看拉动这个小汽车,需要多少力。教师接着问,那么用磁铁是做什么的,学生回答,在适当的距离这块磁铁能将小汽车吸引移动;这个力的大小,应该就等于测力计拉动小汽车时显示的数值。当给学生“玩”的舞台,他们的思维就活跃起来,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杰作。
可见,自制学具能在具体的环境里,将学生的思维激活,使他们想出更多的方法,以将活动进一步发展下去。
四、走出课堂,让学生在“玩”中顿悟
小学里有一篇课文《孔子游春》,它讲述的是著名教育家孔子带一帮弟子在春天里出游的情景。孔子与弟子在泗水河边游玩时,就巧借河水诱导他们做真君子。同样,小学科学教学也不要把学生局限在教室里学习,科学探寻的大多是自然界的奥秘,要让学生在许可的条件下,零距离接触自然。实际上,在课外玩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科学的方式,只要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周围的事物、用心感受看到的一切,用智慧去发现新的问题,就能获得许多教材文本里学不到的知识。
例如在《树叶变黄了》一课中,对于涉世不久的一年级学生让他们用语言悟出树叶变黄的过程,对他们来说很难。教师在课前认识到学生这一特点,就将他们带到学校附近的一个树林里,让学生去收集那里的被风吹落的同一种类不同颜色的树叶。教师先让学生表述手里拿到的树叶的颜色,有深绿的、浅绿的、半黄半绿的、淡黄的、深黄的、枯黄的、黄而发黑的。有学生不能准确地描述颜色,但他们能将叶子的颜色从绿到黄,按照不同的颜色进行排列。这个看似玩耍的过程,学生却悟出叶子变黄的规律。
可见,在野外学生不仅可以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可以自由地玩耍,还可以悟出课本的科学知识。
小学科学学科涉及的方面比较多,也比较杂,有些比较直观的东西,学生看一看、摸一摸、再想一想就能明白。有些相对抽象的东西,只靠教师去照本宣科地讲解、靠学生直接地去感知就比较困难。让学生在“玩”在感知,会让感知生成能力,进而成为他们的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