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宁 赵玎玎
[摘 要]政治理论型社团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层组织。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交流的新载体,新时期政治理论型社团必须始终坚持政治性原则、理论性与实践性统一原则、统一性与多样性并存原则,同时,要以理性信念为核心、爱国主义为重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推动内容建设。本文基于西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社实践,总结高校政治理论型社团建设的有益经验,即構建合理的指导教师结构、坚持实践活动“走出去”、融合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以有效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关键词]新时期 政治理论型社团 根本原则 内容建设
新时期高校政治理论型社团是大学生群体基于共同意志,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学习、研究、宣传、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内容,自愿结成的群众性组织。近些年,随着团中央、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中青联发〔2005〕5号)中对建设理论学习型社团的号召和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要求,高校政治理论型社团的规模及影响力不断扩大,关于理论型社团建设的研究越来越受关注。本文在西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社(以下简称“学社”)实践的基础上探索高校政治理论型社团的建设规律及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为新时期依托政治理论型社团培育时代新人奠定理论基础。
新时期高校政治理论型社团遵循的根本原则
政治理论型社团作为一种思想引领组织,具有鲜明的思想政治教育特性,但其开放、平等、互动的特征突破了思想政治领域内以往单向性、模式化的灌输式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碰撞和理论交流的新载体,新时期高校政治理论型社团的建设及发展须遵循各项根本原则,以保障能有效发挥其载体作用。
1.旗帜鲜明地高扬政治性
政治理论型社团是大学生群体基于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而自愿结成的组织,内在规定着其具有鲜明的政治理论属性和意识形态色彩。政治理论型社团创立的宗旨和名称就表明了其坚定的政治立场,即以马克思主义为信仰,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始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1],因此,须突出政治建设的重要地位。新时期政治理论型社团必须把政治建设贯穿于社团的各项活动和管理中,并使其进一步强化政治性,保持政治本色,引领校园主流意识形态。
2.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政治理论学习是一个长期过程,要把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养成一种生活习惯去淬炼思想和指导实践。政治理论型社团应通过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更应对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积极回应。换言之,政治理论型社团不能局限于理论的学习研究,而更应关注当代社会发展和改革中的热点、焦点问题。当前,部分政治理论型社团仍以灌输式教育方法为主,重理论、轻实践,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佳。新时期的高校政治理论型社团要组织学生深入实践、观察民情,深化理论认识,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3.注重统一性与多样性并存
统一性反映着事物总体特征和发展趋势的概况;多样性体现着事物在结构、层次、形式及发展过程等方面的差异,两者相互依存、相互规定。统一性规定了多样性的发展方向和作用范围,如政治理论型社团的组建、指导思想的确立均必须遵循学校标准,受学校的约束和指导;社团建设及重大活动要在学校的指导下进行,与学校所弘扬的主旋律、传播的正能量保持内在统一。而多样性是政治理论型社团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离开多样性的统一性会陷入单一、呆板的困境。在社团建设、活动策划中,要注重发挥社员的个体特性,激发其不断创新活力;活动形式要坚持多样性,激发大众的参与热情,扩大活动的影响面。列宁曾指出:“一切民族都将走到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完全不一样,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特点。”[2]同样,社团建设不能照搬模式,要根据实际情况走出一条特色道路。多样性意味着不断创新,缺少多样性的组织或活动,将是封闭、僵死的,没有生命力。
新时期高校政治理论型社团的内容建设
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革,利益格局正在调整,随着各项网络技术的兴起,大学生的思想愈加活跃,各种思想及力量交织在一起,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状态。当前,政治理论型社团必须着手内容建设,以主流意识形态凝聚思想共识。
1.以理想信念为核心内容
理想信念是人们在一定认识基础之上确立的对某种事物或思想坚定不移的观念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理想信念作为人的精神导向而存在,能激发人的内在力量。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取得胜利,靠的就是信念的力量。邓小平说过:“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3]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便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指引人民群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前行。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始终是党的精神之“钙”和安身立命之本。新时期高校政治理论型社团要发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坚定信仰的根本性作用,指引大学生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
2.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内容
爱国是维系中华文明的固有优良传统。古语有曰:“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国家以人民利益为中心,受到民众认同,国家就会走向稳定、和谐、安宁。国家与个人从始至终是一个同呼吸共命运的统一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了国家利益与民族独立,中国人民从来都不惜个人利益,甚至牺牲生命,这也成为中华民族最可贵的风骨、风格。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高校政治理论型社团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贯穿于社团建设全过程,让爱国主义精神在社员心中牢牢扎根,培养青年大学生群体的爱国之情,使其实践报国之行;引导大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鼓励学生维护国家形象、尊重国家意志,让爱国主义精神成为社团灵魂代代相传。
3.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内容
核心价值观是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承载着民族和国家的精神向往。社会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4]在生产、交换和消费过程中逐渐发展生成。人们在社会交往中遵循什么样的价值原则决定着社会的价值取向,也影响着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社会离不开个人良好的价值理念养成。大學生群体所拥有的价值理念直接关乎社会风气,对社会发展而言至关重要。随着全球化深入发展,中西古今各种价值观交织在一起,价值多元化已成客观事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在多元价值形势下凝聚价值共识,实现价值多元性与统一性的结合。公民在社会、家庭、职业、个人层面承担着不同角色,但如何在角色中很好地定位,就需要遵循一定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高校政治理论型社团要有意识地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基础内容,促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
推进高校政治理论型社团建设的有效措施
1.合理构建指导教师结构
新时期,教师承担着塑造时代新人的重任。高校要从培养人的高度考虑师资队伍的素质要求、人员构成、培训体系等。[5]评价教师队伍素质首先要考查其政治素质。“师者,人之模范也。”指导教师的政治素养直接决定着社团的发展方向,所以政治理论型社团指导教师的选拔要把政治素质放在首位,兼顾业务能力和育人水平。
高校政治理论型社团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指导教师的构成决定着社团效用的发挥。政治理论型社团具有政治性、学理性、开放性、正规性、实践性等众多特点,单靠某一方面具有优势的指导教师必然无法实现社团全面、良好的发展。因此,马克思主义学社应配备三位不同侧重点的指导教师,结构合理、分工明确。专业教师提供理论支撑和引导,保证学社成员感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性和思想性。院级团委教师负责实质性监管,保证活动的方向。辅导员亲身参与社团建设,保证社团的内容和实际效果,形成自上而下的引导。合理的指导教师结构可保证社团建设的方向和活动效果,实现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能培养一批对党和社会主义抱有坚定信念、具备较高理论素养及较强实际能力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同时,学院党委还应注重教师的日常教育与督导,引导教师把育人与自我修养结合,营造良好的师德师风。
2.坚持实践活动“走出去”
当前,高校政治理论型社团的吸引力、影响力有限,社团活动形式单一、效果不佳,集中表现为缺乏创新、未联系实际。基于此,高校政治理论型社团应秉持创新理念,着力推进体验式、互动式、研讨式等灵活多样的活动,坚持“走出去”开展实践教育。
“走出去”,即凭借当地社会教育资源建立实践基地,如引导学生走进历史文化博物馆、革命战争纪念馆、烈士陵园、先进企业或村庄等。通过定期组织学生考察国情、民情,激发青年大学生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使命感,把思政小课堂从学校走向社会。学社应组织学生深入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的小学开展志愿活动、科普活动,在实践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在暑期社会实践中,大学生可带着研究课题走入西部欠发达地区、东部沿海发达城市,感受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变,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的热情。坚持“走出去”,还可与企业等实体机构合作,举办特色活动或具有影响力的品牌活动,争取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让理论在实践中进入大脑,成为指导他们发展的强大武器。
3.加强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
意识形态源于社会存在,体现着人们对某事物的认知。意识形态统一有助于人们在价值观念、理想信念上形成团结合作的力量,共同创造理想。高校政治理论型社团建设必须突出舆论引导和内容管理,发挥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舆论阵地作用,掌握主流意识形态。
政治理论型社团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其作用并不能以外部力量强制实现,而应通过环境、氛围相互作用,潜移默化地实现。社团建设应注重宣传并搭载社团文化形成舆论合力,使其影响力具有普遍性,依靠理论型社团的辐射、渗透作用,弘扬主旋律、宣传正能量。例如,学社创办期刊《自觉》宣扬主流意识形态,既引吸引了学生的兴趣,又增强了学生对社团的粘合性。学社建设新媒体平台,不完全拘泥于理论传播,而注重内容质量,把作品创作与学生兴趣相结合,极大地增强了对广大青年的吸引力。在当今信息多元化的时代,唯有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有效融合,才能达到理想的宣传效果。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6]新时期,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不能局限于思政课堂,更要积极发挥校园主阵地作用,以政治理论型社团的特色优势培育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第18页。
[2]《列宁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第64-65页。
[3]《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第144页。
[4]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第42页。
[5]《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网,2018年5月3日。
[6]《习近平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12月9日。
作者单位:西北政法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陕西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