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聪 丁果梁 袁杰 张广多
摘 要:随着城镇化步伐加快,村落从传统走向现代化是时代的必然趋势。而伴随着城乡统筹发展、 美丽乡村建设等政策的提出和实施,乡村何去何从成为国家层面的战略性问题。在现代化的村落建设中,如何保护和利用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脉络是传统村落规划的先决条件。如何在延续传统文脉的前提下,对乡村空间进行科学重构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就关中传统村落的空间变迁进行研究,以解决乡村空间的科学重构问题。
关键词:传统村落;乡村空间;重构
本项目样本选取范围为关中地区的省级试点示范村,以陕西省级示范村凤翔紫荆村为案例进行研究。从当前情况来看,研究凤翔紫荆村的空间形态演变,为省级示范村的保护开发提供规划指导,从长远看,为关中地区传统村落空间研究的文化传承提供基础,是维护关中文化多样性的前提。对凤翔县紫荆村空间变迁的研究,将会为整个关中地区甚至整个中国的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宝贵经验。
聚落是人类聚居和生活的场所,可分为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两类。一般说来,乡村聚落具有农舍、牲畜棚圈、仓库场院、道路、水渠、宅旁绿地,以及特定环境和专业化生产条件下的附属设施。根据第6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中国农村常住人口占比仍高达50.32%,乡村聚落仍是中国人口主要的聚居形式[1]。
时至今日,已有不少学者对传统村落的空间变迁进行了探索,肖路遥、周国华将我国乡村聚落研究划分为复兴、发展、多元三个阶段。[2]其中復兴阶段的研究,更注重GIS空间技术及数学模型等方法的运用。采用多元的视角研究空间,尽可能消除人的主观因素对乡村重构的影响。
一、研究区概况
紫荆村地处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陈村镇东北部,距凤翔县城9公里,北部紧挨着李家堡村,南部紧邻凤马尹路,西距宝中铁路2公里,东部毗邻宝汉高速,地理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全村现辖3个自然村:麻家街、屈家山、后摆村。
紫荆村拥有五大神殿,由紫荆村、庞家务村、料地村、李家堡村和雒家务村联合供奉,每年举办四次庙会。2016年,紫荆村党员村民代表会决定修建彭德怀纪念广场,1948年4月西府战役中彭德怀元帅在紫荆村设立司令部,并在此召开了前委扩大会议,部署了解放宝鸡、建立麟游山区根据地的战略计划。紫荆村村民的姓氏有屈、麻、李、何、辛等十多种,其中,屈姓为成吉思汗黄金家族屈术后裔。
二、研究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一)村落空间变迁数据来源
紫荆村历史悠久,但缺少系统记录村落发展变迁的资料,年代较远无从考究。研究利用现有地形图、Google Earth遥感地图、凤翔县整体规划图纸、田野调研等数据分析紫荆村近十几年来的空间变迁过程。
首先,以现有紫荆村CAD地形图为基础资料,以凤翔县紫荆村规划图以及现有村落平面图为参考,整合图纸资源并加以校正。然后利用Google Earth获取2008年、2013年以及2018年紫荆村卫星遥感图像,同时借助开放的互联网资源,如百度地图等,对村落地理信息予以补充。人文信息则主要采用田野调研的方式获取,通过走访当地规划局、旅游局及村委会,获取县志、村志及村落基本信息;通过实地走访,深入访谈的方式,搜集较为完整的历史人文信息,形成完整的文化脉络。
(二)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采用对比分析法、GIS分析法、问卷法及访谈法等。首先,采用问卷法查阅县志等地情文献,对村庄地理区位、自然环境、资源、经济及传统习俗进行综合判研。访谈法对村庄的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及历史变迁进行实地调查,通过口述历史了解空间扩展变化。然后利用采集的数据建立时空数据库,基于1∶1000的地形图到实地进行勾绘, GPS测得村落每一处文化遗产空间的坐标点。接着采用GIS分析法进行村落空间形态演变研究,以现状的CAD地形图为基础,结合文献资料,对不同历史时期地区按街巷、重要建筑和用地布局进行精确的定位,输入GIS数据库,对比分析法研究村落不同时期的历史空间演化及其驱动因素。最后基于GIS的保护规划编制方法:应用GIS空间分析功能进行各种现状和规划专题图生成,解决传统村镇保护与发展规范的保护及整治方式,实现保护等级范围划定及村落建筑高度与尺度的控制。
(三)研究区聚落空间景观形态阶段性变化的特征研究
第一阶段:2008年前,从紫荆村的空间分布图可以得出,紫荆村大部分地域处于平原地带,西边是丘陵地带,坡度起伏较大,东边有河床。大多数建筑位于平地上,极少部分建筑分布在西边的塬上。紫荆村的自然地形多变,但由于较多的人口,除却山腰的建筑,大多数建筑在平原地带密集排列。空间形态的中心主要围绕学校、卫生所、广场、古戏台等公共生产资料发展,形成以点为中心的空间聚落;线状分布主要沿着与外村相连的道路与山脚边,形成以线为肌理的空间聚落。可以得出空间聚落的形成与发展,主要以生产资料为中心点。
第二阶段:2008年以后,自紫荆村系列规划图纸之中可以看出,其建筑不再仅仅密集分布于古戏台、学校周围。受自然地理环境影响,大多数建筑位于平地、少部分建筑位于村子西边塬上的基本格局并未改变,但在此基础上,学校的位置向西南方向移动,历史遗迹进行了有效保护与利用,紫荆广场落地建成。这些举措形成了更多的、新的空间聚落中心点,由此点聚成面,紫荆村的整体感得到了有效提升。此外,组成紫荆村空间肌理的纵横阡陌得到了进一步规划,主干道与次干道得以划分,条理分明的房屋配置使土地利用率得到了极大提高,整个紫荆村的空间层次感得以提升。
时至今日,从功能上讲,紫荆村已经基本形成了于北侧平坦地段进行生产生活、于南侧山腰地段进行旅游开发与遗迹保护的基本格局。
三、研究区聚落空间景观形态阶段性变迁的驱动因素分析
村落空间变迁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总的来说,村落的空间变迁是多方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区位环境、自然环境、自然灾害、社会生产方式、基础设施建设、国家政策以及村落意识形态等。其中,政府和村民是村落空间变迁的主动方,村落本身则扮演着被动方的角色。不同时期,主要驱动因素也不尽相同:早期的村落形成受制于自然条件的影响,后期的变迁过程中,人为因素开始占据主要地位。
第一阶段:2008年前,紫荆村空间变迁主要受自然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村落意识形态三个因素影响。首先,自然环境对于村落形成与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同中国大多数农村一样,紫荆村早期的生产方式为农业,这导致了土地质量成为影响早期划分村落空间的决定性因素。自然环境品质优良(这里指的是田地质量)的土地,拥有地形平坦、土地肥沃、临近水源等优点,成为农民的首要定居地点,因此,紫荆村村落的空间布局与所处地区的区位环境以及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其次,以交通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基础设施建设在村落空间变迁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早期耕作方式落后,以人力为主,因此村民居住点与耕地的距离固定在较小的范围内。为了方便牛车运输货物,居民大多聚集在早期的主要道路旁两侧,呈线性分布。同时,为了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村落沿主路衍生出一系列便民服務点,如售卖点、卫生所等,使得村民进一步向主要道路聚集,呈现出由线到面的变迁态势。最后,村落早期的意识形态以小农意识为主,家族文化由来已久。因此,同宗族亲属大多聚集在同一地块内。随着时间的推移,地块变为某一姓氏或宗族的专属用地,形成多中心的聚集状态,由点到面的态势明显。
第二阶段:2008年以后,紫荆村空间变迁的影响因素已经变得多样化,在基本格局的基础上,受到绿地、乡村规划、商业植入、教育等方面的种种影响。在村内广场建成后,距离广场较远的村民就提出离广场太远不方便的意见,通过实地调研发现村民更愿意住在村内的主要干道,原因是主要干道的绿植种类更加丰富。现阶段,紫荆村经济因素并非村子发展的主要影响因子,但是笔者推断,随着紫荆村的不断发展,经济影响因子的比例会有所上升,并且紫荆村空间变迁发展方向的影响因素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
四、结论与建议
凤翔紫荆村因为社会经济活动、自然地理环境、人口状况等因素的影响,不断或主动或被动地在不同时间段发生了空间变迁。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紫荆村的空间结构也变得更加复杂:商业网点、服务网点、教育网点等的出现,使紫荆村内的人口和社会活动也向它们的集聚地集中;而随着分布在道路旁学校、村委会、卫生所、紫荆广场等重要村庄节点的产生与发展,此条道路逐渐发展成为紫荆村的主轴线,成为紫荆村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经济线与公共活动线;在村庄发展的过程中,重修翻修的古戏台、新建的紫荆广场及其周边是紫荆村公共活动空间的主体;以公路为中心的带状分布和以经济中心为核心的团状分布将成为紫荆村空间变迁的两大发展趋势。随着城镇化步伐加快,村落从传统走向现代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关中地区传统村落是关中地区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关中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不能切实有效地建立起保护措施,紫荆村的传统村落景观将消失殆尽,紫荆村传统文化也会慢慢流失。在现代化的村落建设中,如何保护和利用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脉络是传统村落规划的先决条件,这是我们必须不断研究的重大课题。
参考文献:
[1]朱晓翔,朱纪广,乔家君.国内乡村聚落研究进展与展望[J].人文地理,2016(1):33-41.
[2]肖路遥,周国华,唐承丽,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聚落研究述评[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6(6):79-85.
作者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