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司坤
11月2日,来自欧亚、西亚和北非地区共19个国家37家媒体的39名资深编辑记者在北京参加了第二期“一带一路”新闻合作联盟短期访学班结业式。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方江山出席并为学员颁发结业证书。而此前一周,《环球时报》记者跟随此期访学班的部分成员——28名来自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克兰等欧亚地区12个国家27家主流媒体的媒体人踏上探寻“一带一路”之旅——“青春之岛”青岛、“六朝古都”南京以及“人间天堂”苏州。一路上,记者深刻感受到访学班成员对“中国智造”、中国文化的着迷以及对“一带一路”建设的期待。
“‘一带一路有深远的哲学含义”
访学班成员对“一带一路”的热情,首先体现在对互联互通的向往上。在苏州工业园区规划展示中心,有一幅工业园区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的动态地图。乌克兰《经济学家报》副总编辑安德烈·布扎罗夫和乌兹别克斯坦《人民言论报》报社协调员鲁斯兰·肯扎耶夫一边伸手指点着图上“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城市,一边用俄语在热烈地讨论着什么。《环球时报》记者问肯扎耶夫在谈论什么话题时,这位看上去有点腼腆的乌兹别克斯坦记者说:“历史和现实是有重合的。我们在这幅地图上发现,历史上的丝绸之路与现在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重叠,但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所途经的路线只是如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一个分支。这是一个主要的分支。”
肯扎耶夫对古代丝绸之路有不少研究,他感慨道,历史上,中国到乌兹别克斯坦的这一段路程是丝绸之路的第一段,那时中乌之间的贸易主要是买卖马匹,马承担起了重要交通工具的作用。肯扎耶夫表示:“现在中国通过‘一带一路这一平台,与沿线国家进行了大量的货物交换。从这个意义上看,这种历史和现实的重合有着深远的哲学含义。”
白俄罗斯是欧亚陆路交通的必经之地,这让今日白俄罗斯出版集团副社长兼副总编辑伊凡·西尼什金对地图上标出来的“中国—白俄罗斯巨石工业园”产生浓厚兴趣。据了解,巨石工业园筹建之初,就明确提出要学习苏州工业园区的成功经验,因此该工业园也被称为苏州工业园区的“白俄罗斯版”。伊凡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去年,中方对中白巨石工业园的投资达到10亿美元,到今年总投资额有20亿美元。这对白俄罗斯的经济和各方面的发展都有很大的作用。”他表示,设立“中国—白俄罗斯巨石工业园”能使白俄罗斯成为“一带一路”沿线上相当重要的一个中枢,连接中国与欧洲。除此之外,这个工业园还可以在基础设施、住房建设以及经贸方面,给白俄罗斯带来很大的发展。
“引进中国高铁,这个计划很可行!”
访学班成员对“一带一路”的热情,还体现在对中国科技成果的渴求上。高铁是“中国智造”走向海外的一张“名片”。《环球时报》记者随访学班成员来到位于青岛的中车四方股份公司,与“复兴号”“和谐号”这些代表中国走出去的“国家名片”进行零距离接触时,亲身感受到他们对中国高铁的热爱有多疯狂。
在中车四方的制造车间里,几名活跃的学员径直来到已组装完毕的“复兴号”机车旁,摸着机车的车头,兴奋地变换着各种姿势与其合影。等讲解员孙楷开始讲解时,访学班成员都围了上来,一边听介绍,一边在笔记本上不停地记录着。“高速列车的关键部分能实现自主生产吗?”“技术研发是你们企业自己做的吗?”“去年生产了多少节列车?一辆列车的使用寿命是多少年?”这群来自欧亚地区国家的媒体人向孙楷提出了各种具体而专业的问题,每个人都希望从这里获得更多关于中国高铁的知识。
在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提问中,哈萨克斯坦通讯社评论员克马尔·马山罗提出一个十分具体的问题:“你们这里有没有生产能在零下40摄氏度的环境中运行的车辆?”孙楷回答说:“中车四方现在生产的产品所适应的环境温度是从零下40摄氏度到零上40摄氏度。比如,我们生产的在新疆到兰州的兰新线上运行的CRH2G车型,就是为适应零下40摄氏度的环境而设计的。”马山罗为什么会问这么具体的一个问题?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哈萨克斯坦很多地方的冬天往往能冷到零下40摄氏度,所以我很想知道,中国的高铁到了哈萨克斯坦能不能运行。”在马山罗看来,哈萨克斯坦境内兴建高铁很有必要。他说:“哈萨克斯坦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如果引入了中国的高铁,我们的生活会变得很方便,这个计划很有可行性!”
无论是在南京江北新区的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参观完智能机械臂后,或是在青岛海尔家电博物馆参观完海尔未来智能家电展览后,还是在青岛啤酒博物馆观摩完啤酒的酿造工艺后,访学班成员都会问:“这些技术、产品能否引入我们国家?有没有计划和我们国家的企业进行合作?”
格鲁吉亚《多民族格鲁吉亚报》总编辑米哈依尔·艾迪诺夫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回忆说:“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从苏联获得过很多的技术和设备,我记得还从格鲁吉亚购买过一些冶金设备。”这位上了年纪的资深媒体人还多次呼吁:“当时的一些产业联系现在应该恢复,因为今天很多国家已从工业舞台上退出了,但中国的工业发展依然非常强劲。”
“蚕丝代表着过去,也象征着未来”
访学班成员对“一带一路”的热情,同时体现在对中国文化的迷恋上。来自俄罗斯塔斯社的迪米特里夫是一名专门负责文化领域报道的记者,一路上,他都捧着一本笔记本认真地做着记录。当遇到他以前从未接触过的中国文化元素时,这位高个头的帅小伙更是表现得近乎痴迷。
在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的苏州艺术中心,访学班成员在苏州芭蕾舞团排练大厅内观看了一部名为《西施》的中国民族芭蕾舞剧排练。该舞剧以柴可夫斯基的第六交响曲为背景音乐,用一段“西施”与“吴王”的双人舞将中国历史更迭中的王权相争、爱恨情仇以及西施的个人悲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以中国历史故事为内核的芭蕾舞表演形式让迪米特里夫耳目一新。演出结束后,他还留在原地不舍得离去,拉着该剧的艺术总监兼编导潘家斌,详细询问关于这部芭蕾舞剧的历史背景,以及“如何把中国的历史故事、传统音乐等元素与西方的芭蕾舞结合得这么好”。
潘家斌给外国客人简单介绍了中国历史中“四大美人”之首西施的故事,他还告诉迪米特里夫,中国已有越来越多的作曲家进行这种东西方文化元素相结合的芭蕾舞创作。迪米特里夫意犹未尽,他在离开前提了最后一个要求——和所有芭蕾舞演员拍一张合照。有意思的一幕出现了,在拍照时,芭蕾舞演员纷纷簇拥到这位帅小伙身边,为不遮挡后面的演员,高个头的迪米特里夫选择单膝跪地,脸上露出兴奋之情。
“这些亚洲舞者创造了新的艺术形式,一种新的文化正在诞生,我认为这是非常美妙的。”在离开排练大厅赶赴下一个参观地的过程中,迪米特里夫这样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他还说:“是的,我喜欢西方和东方、柴可夫斯基和这位美丽的西施女士相结合,这样的组合真的让我难忘!”
如果说中国芭蕾舞剧还只是让迪米特里夫等外国朋友感到新鲜,那么和中国历史一样古老的养蚕缫丝技艺,又打开了他们了解中国的一扇大门。在江苏华佳丝绸股份有限公司和太湖雪蚕桑文化园参观时,迪米特里夫等访学班成员第一次见识了从蚕宝宝吐丝到蚕丝被加工成丝绸制品的完整流程。他好奇地拉着华佳丝绸的讲解员问了一路,从天然丝绸相比化学纤维的优越性到当前蚕丝加工工艺中的科学元素,再到华夏文明养蚕缫丝的历史过程。当讲解员向他介绍说“如今通过基因工程,我们已经可以让蚕宝宝吐出绿色、黄色等彩色的丝”时,迪米特里夫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他感慨道:“当我拿起手中的这个蚕茧时,我似乎能感受到,数千年前,中国人的祖先们也是这样握着蚕茧,开启了中国丝绸的历史。”迪米特里夫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蚕丝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它象征着中国在漫长时期里与中亚、东欧等国家的商贸、文化交流。蚕丝不仅代表着过去,同时也象征着未来。因此,我认为,也许两千年后的今天,中国仍将继续和邻国进行着互联互通,这一和谐而美丽的进程将永远不会停止。”
迪米特里夫的话让记者想到人民日报社对外交流合作部主任胡果在本次访学班结业式上所说的:“这个中国不是来自谷歌、推特的简单搜索,不是来自某些西方媒体的固有成见,这个中国来自各位用双脚丈量、双眼审视,用镜头捕捉,用笔和鼠标记录后的真切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