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周,黄 琴,钟丽君,姚 菲,贺晓霞,蒲青荣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泸州 646000)
防栓合剂是由黄芪、党参、丹参、赤芍、当归、桃仁、红花、川芎、枳实、酒大黄、川牛膝等益气活血药物制备而成的一种院内制剂。前期临床研究[1]表明,防栓合剂可以较好地减少术后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生,降低DVT的发生率。本实验主要研究防栓合剂对动物血栓形成、凝血功能及肠道运动障碍的影响,以探讨其在预防手术后血栓形成中的作用,为今后在临床的广泛应用提供依据。
1.1.1 供试品及配制方法 防栓合剂,深棕色流浸膏,每毫升浸膏含原生药3.04 g,批号:20161011,由叙永县中医医院提供。临用时用去离子水配制成所需浓度的混悬液备用,本实验剂量按原生药g·kg-1计算。
1.1.2 主要试剂 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远大医药(中国)有限公司,批号:160406];角叉菜胶(美国Sigma公司,批号:SLBL2288V);硫酸阿托品注射液(河南润弘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1608251);阿司匹林肠溶片(德国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批号:BJ30648);多潘立酮片(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批号:021075A);水合氯醛(成都市科龙化工试剂厂,批号:2016020101);氯化钠注射液(昆明南疆制药有限公司,批号:C160229D)。
1.1.3 试验动物 KM种小鼠,SPF级,SD大鼠,SPF级,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试验动物中心提供,合格证号:SCXK(川)2013-19。
1.1.4 主要仪器及耗材 凝血酶原时间(PT)试剂盒,批号:0916051;部分激活促凝血酶时间(APTT)试剂盒,批号:0616061;凝血酶时间(TT)试剂盒,批号:0616031,以上试剂盒均由四川迈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一次性使用人体静脉血样采集容器(柠檬酸钠9∶1)(湖南省浏阳市医用仪具厂,批号:B45350353);一次性使用血样采集针(山东奥赛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批号:20161004);半自动血凝分析仪(CD-4001,德国蓝波);电子天平(JY10001,上海良平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1.1.5 剂量设置依据 防栓合剂临床剂量为150 g/d,即人用剂量为2.14 g·kg-1(按照70 kg体重计算),按照体表面积法折算成小鼠的等效剂量约为19.5 g·kg-1,因此小鼠设高(40 g·kg-1)、中(20 g·kg-1)、低(10 g·kg-1)3个剂量组。小鼠药效学试验有效剂量为10 g·kg-1,对应大鼠的剂量约为7 g·kg-1,因此大鼠设高(16 g·kg-1)、中(8 g·kg-1)、低(4 g·kg-1)3个剂量组。
1.1.6 试验环境 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试验动物中心SPF级动物房,试验动物使用许可证号:SYXK(川)2013-100。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药理毒理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药理三级试验室(TCM-2009-325)。
1.2.1 防栓合剂对小鼠体内血栓形成的影响 KM种小鼠50只,♂,SPF级,初始体重(20±2)g。适应性喂养后按体重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防栓合剂组(40、20、10 g·kg-1)、阿司匹林组(100 mg·kg-1),每组10只。各组灌胃去离子水或相应药物5次,2次/d,末次给药后30 min在小鼠腰背部皮下注射角叉菜胶生理盐水溶液40 mg·kg-1,保持室温<18 ℃,72 h后观察小鼠尾部血栓形成情况,计算血栓形成率及血栓相对长度[2]。血栓相对长度=血栓长/尾长×100%。
1.2.2 防栓合剂对高凝状态下大鼠凝血的影响 SD大鼠60只,♂,SPF级,初始体重(160±20)g。适应性喂养后按体重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模型组,防栓合剂高、中、低剂量组(16、8、4 g·kg-1)及阿司匹林组(80 mg·kg-1)。各组灌胃去离子水或相应药物7 d,1次/d,于第6次给药后30 min皮下注射0.8 mg·kg-1盐酸肾上腺素,2 h后冰水浸泡5 min,2 h后再于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0.8 mg·kg-1,对照组注射等体积氯化钠注射液。禁食不禁水18 h,末次给药30 min后,300 mg·kg-1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由腹主动脉取血测PT、APTT、TT和凝血时间(CT)[3]。
模型组大鼠PT、APTT均较对照组短(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防栓合剂高、中剂量组大鼠的PT均延长,防栓合剂中、低剂量组大鼠的APTT延长,防栓合剂中、低剂量组大鼠CT明显延长(P<0.05,P<0.01)(表2)。
表1 防栓合剂对小鼠体内血栓形成的影响
注: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表2 防栓合剂对高凝状态下大鼠凝血的影响
注: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本实验所用防栓合剂是在圣愈汤、桃红四物汤等的基础上,经过科学合理的筛选组方而成。该方通过黄芪、党参补脾肺之气,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再配以桃红四物汤,既可活血化瘀而去瘀通络,又可养血而濡气,使补中有动,行中有补,佐以川牛膝,引药下行,活血通络,而使血脉畅通。枳实、酒大黄行气通腑、助脾运化,使患者术后尽快恢复脾胃之气,而中气建立,则脏腑之气旺,更有助于体内气血运行,而无“脉痹”之虞。
现代药理学研究[4]表明,活血化瘀药能通过降低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流变特性、减低血液黏度等方面改善血小板反应性改变出现的高凝状态,从而抑制血栓形成。方中黄芪具有益气、固表、利水的功效。研究[5]表明黄芪可能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细胞PAI-1表达和活性发挥抗血栓作用。丹参主要成分为丹参酮、丹参素、原儿茶醛的活性物质,具有抗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抗凝血功能,促进纤维蛋白原降解,对红细胞及多种原因引起的溶血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改善血黏度[6];赤芍主要成分为芍药总苷、鞣质类、黄酮类、挥发油的活性物质,具有抗肿瘤、抗凝、抗血栓、抗氧化作用[7]。当归素有“药王”之称,主要成分为多糖及阿魏酸、藁苯内酯、氨基酸、微量元素的活性物质,具有抗氧自由基、增强机体免疫力及抑制炎症、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的作用[8];川芎挥发油是川芎的重要药效部位,其主要成分为阿魏酸、藁苯内酯、苯酞、烯萜醇与脂肪酸类化合物,具有改善血管功能、保护神经细胞、镇痛镇静解热等药理作用[9]。桃仁主要成分为黄酮、苷类,甾醇及其蛋白质、氨基酸活性物质具有抗凝血、抗血栓、抗炎、抗氧化作用[10];红花主要成分为黄酮类、生物碱、有机酸、聚炔、木脂素活性物质,具有抑制血小板激活因子诱发的血小板聚集与释放、抗炎镇痛、增强机体耐力的作用[11]。枳实主要成分为黄酮苷、挥发油,生物碱生物活性具有抗疲劳的药理作用[12];酒大黄主要成分为大黄素,具有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可提高血浆渗透压,补充血容量,降低血液黏度,有利于解除微循环障碍[13];川牛膝主要成分为脱皮甾醇、皂苷,具有抗凝血、抗肿瘤、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抗衰老、抗炎镇痛等药理作用[14]。研究[15]表明丹参、川芎和红花 3 味中药在活血化瘀中成药中配伍使用最为频繁。含有丹参、川芎和红花的活血化瘀中成药的抗血栓作用,主要与其抑制炎症反应有关,抑制炎症相关分子 NOS2、PTGS2、IL-6、TNF 和 IL-1β及其相关通路。APTT反应内源性凝血系统的凝血功能,因子Ⅷ、Ⅸ、Ⅺ、Ⅻ的水平及活性变化可直接影响APTT的水平;PT反映外源性凝血系统的凝血功能,既可反映血浆凝血酶原的水平,又可反映凝血因子Ⅴ、Ⅶ、Ⅹ的水平及活性;TT反应凝血、抗凝血及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功能[16-18]。
综上所述,本研究表明防栓合剂具有抗血栓形成及抗凝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影响外源性及内源性凝血系统活性,但具体作用于凝血过程的环节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