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教/郑华芳 评析/特级教师 屈太侠
师:本单元学习中,我们认识了不一样的父母,他们有的用双手挖出了废墟下的孩子,有的为独自去看病的儿子感到担忧,有的竭尽全力支持孩子读课外书,有的用极端的语言引导孩子成长。天下父母,性格不同,教育方式不同,但对孩子的爱是相同的。今天,我们就来写写“父母的爱”。请齐读题目——
生:(齐)父母的爱。
师:其实,我们在三年级就写过类似文章。我们来读三年级的习作要求——
(出示)
用一两件事,写写父母对自己的爱,也可以写发生在自己和父母之间别的感人的事,要表达真情实感。
师:当时,你在作文里写了什么事?
生:有一次,我发烧了,妈妈带我去医院看病。
生:过生日的时候,父母给我买了一个大大的蛋糕。
生:有一次,放学的时候,下起了大雨,妈妈来学校给我送伞。
师:看来,你们的父母都非常爱你们。我们想一下,既然三年级写过这样的文章,为什么五年级再写一次呢? 一起读五年级的习作要求——
(出示)
世上最爱你的人就是你的父母。可是,在生活中,有没有你不理解父母或者父母不理解你的时候? 后来,你通过一些事情,体会到了父母的爱。
师:这两次写作要求,有什么不一样?
生:三年级是写感人的事,而五年级要求写的是开始不理解父母,后来体会到父母的爱的事。
生:现在写的事情要复杂一些,要写出从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
师:(板书:不理解→理解)真好。也就是说,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写的都是可以直接感受到的父母的爱,比如我们生病了,父母带我们去医院;再比如,天气冷了,父母提醒我们多加几件衣服。现在,我们要写的是更深层次的爱。这种爱,只有用心才能体会到。以后审题的时候,要会寻找和提炼关键词。这样,作文就不会跑题了。
评析:教学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找准学生的学习起点。对“父母的爱”这一题目,学生在三年级时就写过,五年级为什么还要再写? 搞清楚这个问题,本堂课的教学才有意义和价值。教师先出示三年级习作要求,让学生回忆以前写的内容,接着出示五年级习作要求,提炼关键词,最后比较二者的不同,为本堂习作指导找准了方位。
师:现在,让我们聚焦第一个关键词——不理解。请你想一想,父母说过的哪些话、做过的哪些事,当初的你是不理解的。用一两句话写下来。
(生写,然后交流)
生:有一次,爸爸给我买了辆自行车,让我自己学,爸爸只是跷着二郎腿,看着我一次又一次摔倒,而不去扶着我。我很不理解爸爸的这种行为。
师:要是我,我也会生气——到底是不是你亲生的?
生:有一次,我在房间看漫画书,妈妈大发雷霆,说小孩子不能看这种闲书。
生:有一次,我被同学欺负了,回家告诉爸妈。他们不但不帮我,还说是我欺负了同学。
师:被冤枉的滋味,可不好受。
生:有一次,我考试考得不好,爸爸狠狠地打了我一顿。
师:我们反对体罚。再说了,胜败乃兵家常事,一次没考好,很正常。
生:四年级的时候,有一道数学题,我不会做。我妈用解方程的方式教我,并骂我为什么一直听不懂。
师:是呀! 只有不会教的妈妈,没有学不会的孩子。这事搁在我身上,我也不理解。孩子们,提起父母的缺点,你们真是滔滔不绝。老师上课前,进行了预测,准备了一些关键词,你们说一说,自己的父母身上有没有这些毛病。(逐一板贴:苛刻、比较、唠叨、无礼、粗暴、偏心、强势)今天,本来以为要上作文课,不小心上成了“吐槽大会”。
评析:写作指导课最担心的就是学生金口难开。想办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敞开心扉、吐露真情,考验着教师的智慧。正值叛逆期的孩子,给父母挑毛病、找缺点,是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教师的高明之处在于,主动站在孩子一方,理解、信任、包容、支持。教师成了学生的知音,双方的沟通就更为顺畅,更为愉快了。
师:曾经的不理解,现在都理解了吗?
生:理解了。
师:后来,发生了什么事,让你理解了自己的父母呢? 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
(生相互交流)
师:谁愿意和大家分享?
生:后来我读了一篇文章,意思是说,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学会放手。我骑自行车摔倒了,父亲不管我,是要我学会独立。
师:阅读课外书让你明白了道理。
生:父母把我心爱的玩具给妹妹,我开始不理解父母的这种行为。后来,父母告诉我,他们以为我长大了,不想要那些玩具了。
生:妹妹生病时,爸爸妈妈总是第一时间带她去看病。而我生病时,爸爸妈妈却不是很着急。后来,爸妈告诉我,他们这么做,是因为妹妹的抵抗力很弱。
生:后来,听老师说,读漫画书没有实际意义,应该多读点对学习有帮助的书,我就理解父母了。
师:是父母的解释,让你认识上发生了转变;是老师的教导,让你变得明理了。
生:父母给我报辅导班,我很不理解。后来,期末考试,我取得了优异成绩,这时才知道,父母这样做是对我好。
师:只有亲身经历的事情,才难以忘记。有时候,理解父母的过程很长,可能要等到长大、取得一定成绩之后。比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中的巴迪——
(出示)
现在我已经有了很多作品,出版了一部部小说、戏剧和电影剧本。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
评析:对于让自己发生转变的事例,教师只要求学生讲清楚就可以了。学生讲述的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梳理、整理出使学生认识发生转变的因素:读书、父母与教师的引导、亲身实践等。这些方法的引领,有助于学生发散思维,寻找合适的写作素材。
师:从不理解到理解,是一个非常艰难甚至痛苦的过程。当年,七八岁的巴迪,写了人生中的第一首诗,多么想得到父亲的赞美……
生:(读)整个下午我都怀着一种自豪感等待父亲回来。我用最漂亮的花体字把诗认认真真地重新誊写了一遍,还用彩色笔在它的周围描上一圈花边。将近七点钟的时候,我悄悄走进饭厅,满怀信心地把它放在餐桌父亲的位置上。
师:听到父亲说他的诗糟糕透了,巴迪的反应是——
生:(读)我的眼睛湿润了,头也沉重得抬不起来。
师:听到父母的争吵后,巴迪的反应是——
生:(读)我再也受不了了。我冲出饭厅,跑进自己的房间,扑到床上失声痛哭起来。
师:等他长大后,他对父母的教育方式有了更深的认识——
生:(读)我从心底里知道……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师:看,在事情的发展变化过程中,会伴随着丰富的心理活动。(板书:心理)不被父母理解的时候,委屈、伤心、痛苦,甚至是绝望;当我们一天天长大,最终理解父母的时候,心里充满了内疚、悔恨、感动,甚至是感激。复杂的心理活动,有时候可以直接描写出来; 有时候要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表现。请大家拿起笔来,写一写你当时不被父母理解时的感受。
(出示)
不被父母理解的时候,你是怎么想的? 又是怎么做的? 可以直接写心里的想法,也可以通过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来表现自己的心情。
生:四年级时,有一次妈妈帮我听写,我写得很潦草,妈妈生气地把我的作业本撕掉并扔了。我当时很生气,干吗要撕我的作业本呢? 她不知道,完成这次作业,我用了多长时间,已经很用心了。她生气可以撕她自己的文件啊,为什么要拿我当出气筒?
生:每次考试成绩差时,妈妈总爱拿我和其他同学比较,说:“你看看,人家考这么好,就你考那么差劲。”听到这话,我就来气。我已经非常努力了,为什么还要骂我呢?再说,十个指头伸出来还不一般长呢。老是拿别人家的孩子和我比,有意思吗?
师:还有其他想法吗?
生:妈妈不让我玩手机,我就默默地想——你都没有别人的妈妈好,我怎么会比其他孩子好呢? 别人做完作业,可以玩一下手机或者休息一下,而我呢?
生:父母把我心爱的玩具给妹妹,我就大叫“这是我的东西,你们送给妹妹,有没有征求我的意见?你们太偏心了”,说完,我把门一摔,扑到自己的床上号啕大哭。
评析:习作教学也要一课一得。描写从不理解到理解的变化过程,最能打动读者的是什么?是心理活动。开始不理解也好,后来理解也罢,都会伴随极其微妙、极其丰富、极其细腻的心理活动。如何表现复杂的心理活动呢? 教师以课文为例,总结出心理活动可以直接描写,也可以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表现。这样就教给学生具体、精准的写作知识。学生明白了这种方法,并能灵活运用,写出来的文章就生动、感人了。
师:(音乐起)曾经,我们对父母的很多言行表示不理解。但是,当我们慢慢长大,懂得一些道理的时候,慢慢就理解了父母的良苦用心。
(逐一出示,师问,生答)
?
师:父母对我们近乎苛刻的要求,是为了——
生:让我们更完美。
师:父母喜欢拿我们和别人作比较,是为了——
生:激励我们取得更大进步。
师:父母爱唠叨,是为了——
生:让我们少犯一些错误。
师:父母偷看我们的日记,看似无礼,实际上是为了——
生:更好地保护我们。
师:父母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可能是太爱我们了,他们的出发点是——
生:让我们养成良好品行。
师:父母有时候看起来更爱弟弟妹妹,实际上是——
生:让我们懂得关爱和分享。
师:父母有时候很强势,实际上是为了——
生:让我们懂得敬畏长辈。
师:这就是我们的父母。天底下的父母各有不同,但有一点是永远不变的,那就是对孩子的爱。学会尊重父母,理解父母,是我们每个人一辈子的必修课。课后,请大家把课堂上的想法整理整理,完成习作。
评析:习作教学还担负着一个重要任务——育人。本次习作,不仅要让学生把事情写清楚,把心理活动写生动,还要让他们通过这次习作,学会换位思考,从另外的角度理解、体谅父母,进而心怀感激之情。如果说前面的“吐槽”是学生性情的释放,此处的照应则是认识的升华。
总评:“写什么”,比“怎么写”更重要。一篇文章的核心价值是写了什么,而不是运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方法。对小学生而言,选择恰当的写作素材,是写作最为重要的一环。作为一线教师,我们真切感受到,于绝大多数对写作感到困难的学生而言,找到符合要求的写作素材,才是重中之重。这堂习作指导课,着力点就在引导学生寻找适合的写作素材。
教师的指导,是非常精准的。“审题立意”环节,将三年级的习作要求和五年级的习作要求放在一起比较,目的是找准学生的学习起点,为“选择什么样的写作素材”指明方向。学生只有明确了本次习作是要用心发现隐藏在父母身上的深层次“理性之爱”,立意才会高远。
“寻找素材”环节,是习作教学最具挑战性的部分。一般来说,大部分学生不太愿意把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想法坦露在公众场合。但在郑老师的课堂上,学生表现出截然不同的状态。根本原因是教师站在学生角度,关注、理解、认同他们的感受,让学生找到了安全感。
我们提倡“写什么”比“怎么写”更重要,但并不否认“写作知识”的价值。在解决好写什么的前提下,教师以《“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为例,引导学生在描写由不理解到理解的变化过程中,加入丰富细腻的心理描写,让文章更真实、生动、饱满,从而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更可贵的是,教师指出,心理活动可以直接写出来,也可以通过语言、动作、神态表现出来。这样做,让学生把对事情的关注,调整到对内心体验和情感的关注。
古人说,文以载道。写作的最终目的,是净化心灵,完善人格,提升认识。教师在“总结升华”环节,对学生最初的认识进行引导和升华,让学生认识到,父母是爱我们的,只是表达爱的方式不同。这堂习作指导课,实现了“作文”与“做人”的巧妙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