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锐(云南师范大学 云南 昆明 650500)
课外体育活动与体育教育有关。体育活动是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体育锻炼的活动。课外体育活动作为体育课的补充,是学校体育和教育手段的一部分。它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教育体系,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了新的发展。加强和改进体育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提高学习,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学校开展课外体育锻炼不仅可以提高学校的体育成绩还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质,青少年课外体育锻炼有利于健康成长,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信阳市淮滨县由于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开展课外体育锻炼整体情况并不乐观,学生的体质测试成绩普遍下降。淮滨一中因体育场地正在进行维修,所以学生活动场地受到限制,在教学过程中,因老师比较注重学生的成绩而忽略了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目的导致中小学生可以利用课外运动的体育锻炼设施也不够。
调查对象为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淮滨一中学校的学生,采用分层抽样法抽取300名中学生,年级分别为七、八、九年级,其中男生150名,女生150名。从300名学生中了解淮滨一中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
(1)文献资料法。
本人通过“中国知网”,网络期刊(CNKI数据库)搜索关于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相关文献学术期刊和资料,了解已有的调查结果,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实地考察法。
到学校进行现场考察,并收集大量资料以统计分析,然后对自己观察到的情况记录研究。
(3)数据统计法。
对收集和查阅的资料进行归纳总结,统计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淮滨一中的每个学生每天(除下雨、电力和其他特殊原因)几乎都要进行课间操锻炼,活动的场地是在操场或别的空闲地方,由学校老师组织进行,这说明课间操已经引起学生和学校的重视,而且可以有规律的进行,成为一个学校日常管理的工作。但课间操的形式比较简单,大多是跑步和广播操,因为淮滨一中的大部分学生都是走读。学生上午的时间很紧,所以大部分参加晨练的学生比较乱,没有精神。这个时候大课间的跑操只会让同学们更反感,调动不起来学生参加课间操的氛围。所以学校开展大课间活动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态度制定专门的课间操活动。
(1)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次数与时间。
淮滨县淮滨一中参加课外活动的次数(除体育课外)有两次,主要是早操和大课间活动。时间通常是20分钟以内。
(2)中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方式。
调查发现,淮滨县淮滨一中参加课外活动的次数 (除体育课外)有两次,主要是早操和大课间活动。时间通常是20分钟以内。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方式为早晨到校后在上课之前的10-20的体育锻的早操;上午第二节课后的休息时间内进行,时间约半个小时的课间操以及较少的校外体育活动。
(1)学生受惰性思想的制约参与课外体育锻炼不积极。
部分学生不喜欢剧烈的体育运动,担心运动量太大会出汗、怕弄脏衣服、怕跑步太累、怕受伤以及个人喜欢安静等原因不参与课外体育锻炼活动,这些原因都成为影响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重要因素。部分同学认为只要文化课成绩好,体育考试及格就可以的思想。所以对参加体育锻炼没有太高的积极性,而且有些学生还会产生厌恶的态度。
(2)学校对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重视度不够。
很多老师认为文化课是中考的主要部分,觉得体育活动只占中考的一小部分,所以没有注重学生的课外活动。此外,学校体育课如果因为下雨或其他原因可以被占用。很少有学校能真正开展课外活动,有些学校高年级甚至没有开设体育课,特别是接近中考的九年级学生。调查发现,学校领导对体育活动不重视,课外体育锻炼被忽视,以追求学校的升学率。
(3)学校场地器械不足不能满足学生课外锻炼的需求。
通过调查,从学校层面看,淮滨一中中学器材配置比乡镇中学的总体状况要好,体育教师对学生课外锻炼的指导时间和程度流于形式。从学生层面看,许多学生都还对学校的体育场地和设施不满意,认为活动形式过于单一。虽然学校已经在大规模的修整体育设施,但还是满足不了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场地器材的需求。因为学校的设备不能满足学生,使学生的主观愿望降低,从积极锻炼身体开始变为被动运动,直到没有运动状态。
(4)课外体育锻炼缺乏专业老师的指导导致效果不佳。
因为中学生有年龄和性别之分,性格也相差很大。因此,在安排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时,必须考虑到他们身体形态的不同特点,必须要采取不同的方法。总之,每个人都必须进行适当的锻炼,而且还要有专业老师的指导,这样才能达到课外锻炼的目的。学生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课外体育锻炼,在参加活动中一定要遵守学校的规定,在每次课外活动前,都应该要有专业老师指导学生认真做好准备活动,避免在活动中受到伤害。学生在参加活动中对自己的动作概念没有清晰的认识,无法认识到自己动作的不足,所以需要专业老师的指导。因条件有限,淮滨一中的学生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时,由于学生多专业老师少,不能对学生进行详细指导,所以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效果达不到预期目标。
表1 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调查分析
根据表1调查发现,大多数中学生对课外体育锻炼是比较感兴趣的,并且有一部分同学是非常喜欢的,根据图表显示,部分同学需要进一步端正对体育活动的态度,学生对体育活动的认知不充分,学校方面应加强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与实施,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课外体育活动并积极的参与其中。课外活动不仅可以给学习和生活带来一点乐趣,也可以起到放松的作用。通常来说,学生自己愿意参加课外锻炼,会没有太大的心理负担,此外,和课堂教学方面的学习相比,课外活动是比较新的,容易给人一种新鲜的刺激,身心的享受;课外锻炼不仅能帮助学生学习,还可以给学生带来一个好的状态,同时,也可以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在课外锻炼中还可以发现个别同学的闪光点,在大众化的课外活动中,每个学生都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找到自己的特长,部分学生还可以脱颖而出。
(1)调动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中学生积极进行课外运动是值得提倡和广泛普及的。学校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积极地进行健康阳光的课外活动。学校应开展更多符合中学生兴趣爱好的课外体育活动,形成多样化的体育活动,培养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兴趣,增加符合要求的体育场地器材。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外体育锻炼,有智慧的鼓励和引导,找到学生的优点,激发他们的信心。学校体育教师应积极引导和发展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综合体育素质项目,教师和学生之间要和谐互动,拓展学生的积极性。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提高学生兴趣。
作为体育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体育锻炼,教师应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努力改变自己的传统观念,明确体育锻炼和体育锻炼的意义,使学生成为有意识的行为,自觉参与其中。教师应帮助学生认识到体育对学习和生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学校老师要加强宣传,教师应充分利用一切可用手段对课外体育锻炼进行宣传,丰富学生的体育知识和健康知识,激发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通过比赛的形式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只有将学生参与的兴趣激发出来,学生才能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体育锻炼。老师和家长要培养孩子参与课外锻炼的兴趣,让孩子在参与的过程中尝到成功的喜悦,这样会让孩子感觉出通过自己努力获得成功的滋味,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从而提高他们的兴趣。
(3)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
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首先从培养兴趣入手,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也是促进学生主动参与锻炼的重要因素,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外锻炼的每一个环节,才能使学生对课外锻炼更感兴趣,从而提高自己的参与意识。要让学生在课外锻炼中找到自信心,通过参加锻炼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从而提高他们的参与意识。
(1)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时间不足,由于教学制度的压力,学校和学生家长把孩子的成绩看作第一位,忽略了学生课外体育活动;
(2)在中考的压力下,课外体育活动往往不被重视,再加上学校的体育课可以被随意的占用,课外活动的时间就大大减少了;
(3)中考学生压力大,学习紧张。同时,学校和老师没有及时安排课外锻炼的时间和方式,这也成为影响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方式;
(4)有少数学生因运动能力差、害羞、担心没有别人做得好、锻炼意识差等原因而担心不能做得好,但不参加体育活动;
(5)中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原因是学业负担重、学习时间长。所以,学校应该在现有的条件下,应该更好地积极引导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和爱好。
(1)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合理的安排活动项目,积极探索适合学生的体育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课外体育锻炼,让学生主动发展兴趣爱好和特长,掌握体育技能,改善他们的体质,提高他们的运动技能;
(2)学校应根据学校传统的运动项目、多开展有趣的运动项目和集体类运动项目形式多样化的体育活动,与娱乐性、趣味性相结合,坚持每个星期能够开展一次体育活动;
(3)学校应该适当增加场地器材的数量和质量,学校的有些器材因为使用时间太长质量上也存在一些问题。提高设备利用率,组织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可以缓解体育设施短缺带来的压力。许多想锻炼的学生将摆脱这个问题,因为他们没有运动场地;
(4)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提高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多安排一些能够调动中学生参与课外活动的比赛或项目,在教学过程中用最简单的语言准确表达所讲述内容的含义,这样便于学生的理解,也可以使学生能立即把握技术动作的关键和要领;
(5)学校老师和家长应该多鼓励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课外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学到许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也可以把在课堂上学的东西运用到课外。参与课外锻炼还可以锻炼他们的意志,培养他们的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