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彝族自治州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探析

2019-11-01 07:49刘璐璐
商情 2019年42期
关键词:楚雄旅游产业文化产业

刘璐璐

【摘要】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产业融合已经成为各大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的显著特征。特别是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应用使得一些原本分立的产业开始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产业融合正引导新业态的崛起。楚雄不仅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而且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还拥有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不仅能够促进两大产业自身的发展,而且可为楚雄的社会经济优化升级和结构转型提供源源不绝的创意活力,具有重大的战略性作用。

【关键词】旅游产业;文化产业;融合;楚雄

随着我国市场化进程不断完善,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也在逐渐提高,它们的融合发展对促进一个地区乃至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文化作为旅游的内涵和核心,越来越成为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石。2018年的国务院机构改革中,文化部与国家旅游局合并建立新的文化和旅游部,印证了文化与旅游的紧密融合关系。在文化这一核心要素的引领下,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已经成为了不可分割的整体。本研究就是以产业融合要素和产业融合现状切入点,对楚雄推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进行模式分析。

一、楚雄彝族自治州文旅融合发展要素分析

产业融合的实质是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的不同部门通过相互渗透、相互交叉,从而形成新的产业属性或新型产业形态,使参与融合的产业产生新的增长点和专业附加,培育市场,促进融合产业的共同发展。在分析楚雄文旅产业融合前,本文首先分析能够产生楚雄产业融合的要素。

(一)文化要素

文化是贯穿楚雄文旅产业发展的首要元素,文化是楚雄生存成长的根基和灵魂,也是楚雄未来发展的内生动力。在楚雄文化价值的大框架下,文旅通过彰显楚雄文化价值的共性与个性,将创造出更为显著的产业价值。对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来讲,楚雄彝州不仅有以禄丰恐龙、元谋人、万家坝铜鼓为代表的“三古”文化,而且有以元谋大墩子为代表的金沙江中游新石器文化,并且还有建于唐代的大姚白塔,与北京故宫同时建造的姚安德丰寺,以及全国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孔子铜像、彝族的起源——乐尼白、《梅葛》故乡、“左脚舞”故乡、“三笙”故乡、子午向天坟、古关古道等等。楚雄彝州各民族,特别是彝族的彝绣颇具特色,羊皮褂更是具有丰富的文化积淀。同时,楚雄彝州有民族节日60多个,这些民族节日是楚雄彝州民族文化、旅游业和节庆经贸活动相结合的重要形式之一。楚雄丰富的文化要素的为产业融合发展带来了独特的魅力,同时为产业间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可能。

(二)消费要素

消费是产业发展的最终目的,消费热点的产生更会带动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消费要素是贯穿楚雄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第二个重要元素。“2017中国文化消费发展指数”显示,文化消费呈现个性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中国文化消费综合指数持续增长,云南省综合指数为78.8%,在西部地区排名第四。2016年,楚雄州旅游文化产业增加值39.5亿元,占全州GDP的比重为4.7%,其中文化产业增加值13.2亿元,占全州GDP的比重为1.56%;2017年,实现旅游文化产业增加值46.65亿元,增长18.2%,占全州GDP的5%,其中文化产业增加值14.92亿元,占全州GDP的比重为1.6%。2017年,城镇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2542元,较2010年涨幅60%;农村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718元,较2010年涨幅72%。2017年,楚雄州全年共接待国内旅游者969.63万人次,增长31.8%;海外旅游者19534人次,增长22.5%。实现旅游业总收入804215万元,增长67.9%。数据表明,楚雄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发展都是以消费为基础的,这将大大降低产业间融合的难度、提升融合的可行性。

(三)技术要素

技术创新是产业融合的技术源泉。其在两者融合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科学技术创新能够提升传统的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丰富两大产业中产品的形式和内涵,并提高相关服务的水平;第二,不断应用更加先进、便捷的科学技术,使得一些技术在这两大产业之间扩散,通过技术融合则形成它们共同的技术基础,从而使两者的边界趋于模糊或消失,从而发生融合现象;第三,科学技术创新还能改变旅游市场与文化市场的需求特征,创造新的市场需求,而市场需求则可拉伸两者的融合内容,使产业融合在更大的领域内涌现。由此可见,科学技术创新有效地助推了这两大产业之间互动融合,是不可多得的动力因素。

二、楚雄彝族自治州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由于产业融合的复杂性,进行产业间的全面融合研究有一定的难度。本研究主要聚焦于从旅游产业发展的角度,如何进行旅游产业与文化演艺、历史文化、民族节庆以及民间工艺品、土特产品的融合发展研究。从旅游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文化演艺、历史文化、民族节庆以及民间工艺品、土特产品都可以与旅游产业产生深度的融合,进而协同演进。产业融合的类型主要分为三种:渗透型融合、交叉型融合和重组型融合。可以通过渗透、交叉和重组来完成。

(一)渗透型融合——旅游与历史文化和民族节庆的融合

渗透型融合是指发生于高科技产业和传统产业在边界处的产业融合。以旅游产业为核心,文化产业中的传统文化价值链不断延长,形成边界渗透型融合。由于旅游产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了质量提升的阶段,必将与除自然观光之外的多种要素进行有机整合,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文化内涵的提炼与表现,以使消费者获得更佳的旅游体验和更高的旅游价值。

从云南省全省的角度看,旅游产业开始进入与历史文化等互动融合的新一阶段,历史文化类旅游资源逐渐开发成文化旅游产品,旅游产业在新的平台上与历史文化正在进行深度融合。其中,恐龙化石旅游项目、元谋古人类旅游项目均位于楚雄彝族自治州境内的禄丰县和元谋县。元谋人、禄丰恐龙等遗址存着大量的历史文化内容,旅游与历史文化的互动很大可能将其转化为世界顶级的文化品牌。与此同时,元谋古人类历史文化旅游项目己由云南凤凰文化旅游实业有限公司开发建设,重点建设包括“世界源境文化探奇区、五州小镇综合服务区、龙山云岭温泉度假区、热坝山谷田园休闲区”四大功能片区和“远古广场、世界古人类文化体验馆、东方人类共祖祭坛、世界古猿谷、热顼农庄”等二十多个子项目,倾力打造一个文化旅游产业新城、国家级旅游景区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民族节庆是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和文化两大产业进行互动交叉、融合发展的重要催化剂之一。楚雄州是以彝族为主要少数民族的自治区,当地的火把节、三月会、龙华会、以及虎笛节等传统民族节日和集会众多,其中影響巨大、特色突出的当属彝族的”火把节。旅游与民族节庆的互动,开发和弘扬民族文化,不仅抢救和保护民族文化遗产,还进一步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向心力、凝聚力。

(二)交叉型融合——旅游与文化演艺和民间工艺品、土特产品的融合

交叉型融合是指通过产业间功能的互补和延伸实现产业融合。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进行交叉融合,将共同的融合元素进行整合、互补和延伸,形成深度的交叉型融合。交叉型融合是楚雄推进文商旅体融合发展的主要模式。

在云南文化大省和文化强省建设战略实施的推动下,楚雄彝族自治州的文化演艺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并且与旅游产业发生了日益密切的关系。楚雄州拥有众多少数民族,每一个民族都拥有多姿多彩的文化艺术,是旅游与文化演艺融合取之不尽的资源。2017年,楚雄州拥有楚雄市民族文化演艺有限公司、禄丰龙文化演艺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大姚咪依嗜彝剧演艺有限公司、双柏彝族老虎垄传承演艺有限公司、楚雄梦幻演艺文化有限公司、楚雄太阳女演艺有限责任公司以及李亚威影视演艺工作室等十几家文化演艺公司。众多文化演艺公司不断整合全州丰富的文化资源,创作一部部优秀的文化艺术作品,而且还把国内外优秀剧目有选择性的引进来,积极探索民族文化演艺精品走向更大的市场,有效地增强了楚雄彝州的市场影响力。例如,《彝山云霞》、《太阳女》、《彝人三色》以及《查姆》等著名的大型歌舞均运用了楚雄州当地原生态的民族风情,展现了彝州楚雄如史歌般壮美的文化底蕴。

民间工艺品、土特产品等开发也是这两个产业互动融合发展中的重要内容。楚雄州民间工艺品做工雅致、种类繁多,各种民族织锦、土布、赔染、背包、银饰、配饰、图腾面具等工艺品极富民族风格与特色,其中,以彝族刺绣、彝族漆器、永仁苴却砚、镇南月琴等为代表,工艺巧妙、内涵深厚;土特产品内容丰富、五花八门,有核桃、松奪、干巴菌、酸角、茯苳、油齒腐、壯鸡、板栗、花椒以及蜂蜜等。楚雄州旅游局为了取得旅游产业中购买链的突破和拓展,每年都举办旅游商品大赛,组织州内旅游商品企业、个体工商户及工艺传承人等开展民间工艺品、土特产品的设计、生产及销售的交流合作,积极推动旅游与文化两大产业在民间工艺品、土特产品方面上得到融合发展。

(三)重组型融合——未来发展方向

将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价值链进行解构、重构,将形成具有新业态的产业价值链,实现产业重组型融合。产业重组型融合能够产生有别于以往任何产业的新业态,这个业态是原有产业的逻辑延续并具有新的产业特征。产业重组是楚雄推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有效模式。该模式以旅游产业为核心,以文化产业为载体,以楚雄特有的新石器文化、民族文化、饮食文化、生态文化、民俗文化、恐龙文化为切入点,融合大众消费属性和社会交往属性,集成高新技术和智慧手段,优化相关价值链,突出价值增值属性和消费者消费属性,进而有效满足消费者物质和精神双重需求。

在云南旅游二次创业和旅游产业改革发展的东风中,提出以高水平创意的策划、规划为先导,依托“一彝三古”的人文旅游资源优势,认真做好旅游与文化两大产业发展的策划、规划编制,精心打造“彝族、恐龙、元谋人、古镇”四大文化品牌,通过节庆、演艺、赛事、会展活动等举办来打造文化旅游品牌的这一模式是通过借助以文化为主题的各种节庆旅游、赛事旅游、会展旅游和旅游演艺达到对旅游景区和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等相关产业活动重组或集成的目的,从而实现旅游和文化两大产业有机的融合。

三、结论

文化是提高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而旅游是承托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两大产业的关系可谓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产业融合大势所趋、两者耦合性使然及共赢发展的迫切需要决定了两者融合发展的必然性。经过对楚雄州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现状进行梳理,本文认为以高水平创意的策划规划为先导、坚持文化旅游项目开发带动和以特色乡镇为融合发展的载体等是其成功经验,同时现有机制不适应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总体上仍然没有摆脱“资源依赖型”的发展模式、企业优化成长机制尚未形成以及复合型人才严重短缺等是其面临的主要问题。构建文化旅游产业“一心两级三带”的形体结构;培育文化旅游产业集群;探索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加速资源资本化进程,推出文化旅游精品等是楚雄州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创新途径。

参考文献:

[1]植草益.信息通讯业的产业融合[J].中国工业经济,2001(1):2427.

[2]刘星.贵州省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与路径研究[J].贵州商学院学报,2018,31(3):2128.

[3]胡汉辉,邢华.产业融合理论以及对我国发展信息产业的启示[J].中国工业经济,2003(2):2329.

[4]詹诗,金颖若.国内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研究综述[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11:6064.

[5]刘晓静.统筹文旅融合促进莱阳旅游产业升级发展[J].消费导刊,2018,(8):93.

[6]张二妮.王长寿.陕西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关联分析[J].西安工业大学学报,2014,01:5356.

猜你喜欢
楚雄旅游产业文化产业
新型抗凝药利伐沙班 这些事项要关注
名家与楚雄
写在受降日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延安旅游产业发展中的政府职能探析
我国沿海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的量化测度
对旅游产业供应链构建的几点思考
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举办文化产业沙龙
四川命名首批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