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州煤矿9105综采工作面导水裂隙带观测研究

2019-11-01 01:37孙浩彬
山东煤炭科技 2019年10期
关键词:导水岩层裂隙

孙浩彬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盖州煤业有限公司,山西 晋城 048400)

矿山开采活动可导致上覆岩层的应力重分布,尤其在形成采空区后,上覆岩层受到的支撑力减小,下沉弯曲,裂隙发育,形成导水裂隙带[1-2]。导水裂隙带的观测和研究,对于矿山井下安全开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探讨了导水裂隙带观测基本原理,并根据盖州煤矿9105工作面实际地质情况进行了观测方案设计和实地观测,取得了较好的观测效果。

1 工程概况

1.1 工作面情况

盖州煤矿9105工作面地面位于山秦村以南,原董庄煤矿以西,侯家庄村东,东吴庄西北的山岭、沟谷地段,大部分为山地,有极少地段为农田。原董庄煤矿西部及西北部存在一些高压线路及铁塔,其采掘工程平面图见图1所示。9105工作面走向长1820m,工作面长180m,掘进时9105工作面进风顺槽净断面为4.8~2.8m,采用切顶卸压沿空留巷后巷道净断面预计为4.5 ~2.5m,作为9107工作面回风顺槽使用。

1.2 地质构造

工作面局部地方有宽缓的褶曲构造,9105运输顺槽揭露F14断层,预计工作面会有落差较小的断层,9105回风顺槽230~270m处有一单斜构造,倾角约20°~30°。

图1 工作面采掘工程平面图

1.3 水文情况

工作面受顶板K5灰岩水和上覆残留3号老空水影响。施工疏放水钻孔13个疏水800m³,虽然采前对上部积水进行了疏放,回采过程中仍有残余老空积水沿裂隙导入工作面,预计正常涌水量为4.7m³/h,随着工作面推采垮落,将通过裂隙导入工作面。回采期间应具备足够排水能力和完善的排水系统。

2 井下导水裂隙带观测原理

2.1 井下导水裂缝带观测方法概述

将钻场布置在井下围岩较为稳定的硐室或巷道中,从该钻场打斜仰钻孔至上层围岩的导水裂隙带,并使用专用的观测仪器来观测和测量该导水裂隙带的高度。与之前常用的裂隙带观测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观测速度快、观测精度高、费用少等优点[3-5]。其基本原理如图2所示。

图2 井下钻孔导水裂缝带高度观测示意图

2.2 井下导水裂隙带高度观测仪的结构

井下导水裂隙带高度观测系统,由高压气源水源系统、控制系统、管路系统、双端堵水器等几部分组成,见图3所示。

3 9105工作面导水裂隙带高度观测方案设计

3.1 观测剖面位置的确定

结合工作面实际情况,同时为达到方便观测的要求,将观测位置布置在工作面运输顺槽中。导水裂隙带高度观测实施时间为2018年11月份,考虑工作面内煤层厚度变化及地质构造的影响,钻孔位置应距地质钻孔较近的地方。在9105工作面推至861m位置处(在9105工作面J15标志点附近)进行导水裂隙带高度观测较为合适,附近无断层构造影响,其区域为2018年10月10日左右回采完成。根据工作面平均日推进10m,2018年11月12日工作面已推过该区域33d左右时间,观测时间合适。

图3 导水裂隙带高度观测仪测试图

该断面内预计施工2~3个观测钻孔,包括2个观测孔和1个对比孔。其中导水裂隙带高度观测孔向9105工作面方向施工,钻孔方位与工作面垂直;对比孔施工方向为煤体,方位与工作面成90°。观测钻孔平面布置图如图4所示。

图4 观测钻孔布置平面示意图

3.2 钻孔布置方案

观测孔:需布置2个观测孔,进行对比分析。若观测数据对比性不强,需要补充观测钻孔。

对比孔:施工过程中先施工2个导水裂隙带高度观测孔,如果观测数据能够明显而准确地确定导水裂隙带高度值,则不需要再施工对比孔;如果观测孔内各段注水漏失量的数据对比性不强,则在观测断面内向实体煤未采动区域内再施工1个对比孔。通过对比孔与观测孔内的注水漏失量的对比,来准确确定9105工作面的导水裂隙带高度。

根据计算设计,各钻孔的要素见表1,导水裂隙带高度观测与对比孔布置剖面图如图5所示。

根据该矿实际条件,钻机选用型号为ZYW-1200煤矿用全液压钻机,在注浆管处用3NBB3.1-15.0/6.0-2.5-1.5型煤矿用变量泥浆泵对孔壁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进行注浆,并配备法兰盘,以备钻孔透水时封孔使用,然后再正常钻进。两带高度观测仪选用型号为QKX-DSQ-1500的双端堵水器。

表1 观测钻孔参数表

图5 导水裂隙带高度观测钻孔布剖面图

3.3 观测时间

每施工完一个钻孔就观测一个,钻机不要移动,观测时要使用钻机。每个钻孔的观测时间为1d,并提前一天在井上做好下井观测前的准备工作。

先进行2个观测孔的施工与观测,如果观测孔内各段注水漏失量的数据对比性不强,则在观测断面内向实体煤未采动区域内再施工1个对比孔,通过对比孔与观测孔内的注水漏失量的对比。

4 9105工作面覆岩导水裂隙带高度观测成果

4.1 9105工作面钻孔施工情况

2018年11 月份在9105工作面运输顺槽的5J15标志点处向9105工作面采空区方向施工2个顶板探测钻孔。钻孔施工的9105工作面区域为2018年10月10日左右回采完成。

根据巷道探煤厚资料显示,钻孔施工终孔区域煤厚1.7m,实际施工情况:1#钻孔施工至44m处,2#钻孔施工至45m处,3#钻孔施工至46m处。轨迹仪观测过程中,钻孔基本无掉块现象。

4.2 观测结果分析

(1)对比钻孔

对比孔观测钻孔于2018年11月12日开始施工,至11月13日施工完成,11月14日开始进行对比孔的观测工作。

对比孔钻孔区域内,孔深10~44m、垂高8.66~38.11m阶段,岩层渗水量为0.5~4.7L/min。说明岩层渗水量小于4.7L/min时,该区域不在导水带范围内,对比孔为本次观测提供了一定的技术资料。

(2)1#孔观测结果分析

1#观测钻孔于2018年11月7日开始施工,至11月8日施工完成,11月16日钻孔开始进行1#孔的导高观测工作。根据现场观测数据,钻孔观测范围内各段岩层的注水漏失量可以明显分为两个区域,即漏失量较大的I区域与漏失量较小的II区域。在II段钻孔区域内,孔深29~42m、垂高27.25~39.5m区域,岩层的注水漏失量为2.5~3.8L/min,各岩层段的渗透量均<4L/min,并不在裂隙带范围内。I段钻孔区域内,孔深10~29m、垂高9.4~27.25m阶段,岩层渗水量为9.6~19L/min,1#观测孔观测到的导水裂隙带的最大发育高度应该在27.25m左右。

(3)2#孔观测结果分析

2#观测钻孔于2018年11月9日开始施工,至11月10日施工完成,11月15日开始进行2#孔的导高观测工作。2#孔的观测由下往上进行。

在II段钻孔区域内,孔深31~44m,垂高28.8~40.9m,岩层注水漏失量为3.0~5.1L/min,该段区域不在导水裂隙带范围。I段钻孔区域内,孔深10~30m,垂高9.27~28.8m,岩层注水漏失量为8.7~18.2L/min,2#观测孔观测到的导水裂隙带的最大发育高度在28.8m左右。

5 结论

(1)论文探讨了盖州煤矿9105工作面导水裂隙带的基本观测原理,并根据实际地质情况设计了采用1个对比孔、2个观测孔进行观测方案设计。

(2)本次现场观测共实测2个顶板导高观测钻孔,2个钻孔均比较准确地测试出了导水裂隙带的上限值。1#孔:H(1)=27.25m;2#孔:H(2)=28.8m;平均值:H(平均)=28.03m。

猜你喜欢
导水岩层裂隙
高应力岩层巷道钻孔爆破卸压技术
厚冲积层矿区导水裂缝带高度发育规律*
裂隙脑室综合征的诊断治疗新进展
榆神府矿区不同导水裂隙发育对地表土壤性质的影响
开采覆岩裂隙带发育高度实测应用
基于孔、裂隙理论评价致密气层
裂隙灯检查的个性化应用(下)
基于水管理的前风窗下装饰板系统设计研究
《老炮儿》:在时代裂隙中扬弃焦虑
手持式乳化液压钻机在过地质构造岩层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