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 莹
(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四川 成都 610091)
异位妊娠破裂发病急、进展快,临床需引起高度重视,实施合理有效的急救护理策略,以延缓患者病情进展,减少并发症,确保患者生命安全。针对性急救护理干预是一种比较新型的护理模式,主要围绕患者实际病情进行针对性的干预,有利于患者在最佳治疗时间内获得救治,进而延长其生命周期[1]。基于此,本文以80例异位妊娠破裂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重点探讨了针对性急救护理干预的应用,以供临床有效参考。现做如下报道。
选取2018年04月~2019年04月收治的异位妊娠破裂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通过临床妇科检查确定为异位妊娠破裂。排除心肝肾功能严重不全、恶性生殖系统肿瘤的患者。根据住院单双号将其分为常规组(单号)与研究组(双号),各40例。其中,研究组年龄22~40岁,平均(33.2±5.6)岁;常规组年龄21~40岁,平均(33.5±5.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常规组行常规化护理,即:记录患者体征,观察其病情变化,做好常规检查,术前充分准备,术后遵医嘱抗感染治疗。
研究组则在常规化护理的同时,加强针对性急救护理干预,即:(1)由科室护士长、主任、护士组成急救护理小组,对全体成员进行系统化的培训,使其掌握针对性急救护理要点,合格后方可上岗。(2)主动迎接患者入院,准确、迅速评估患者病情,若是患者阴道流血、停经、休克或腹痛显著,需警惕异位妊娠是否破裂,并围绕评估结果,完善针对性急救护理措施。(3)密切监测患者血氧饱和度、脉搏、血压,观察其四肢皮肤颜色以及面色,及时补液、输血并严控输注速度,以免引起肺水肿。构建静脉通道,及时灌注、扩容,改善血循环,减轻其休克症状。采用平衡液,辅以羟乙基淀粉氯化钠,快速准备输血;协助患者保持舒适正确体位,抬高下肢20°,抬高头部15°,确保呼吸顺畅;经鼻导管给氧,若有必要,可佩带面罩,留意患者呼吸、面色、唇色。期间护理操作有条不紊,协助医师积极救治。开启绿色通道,术前快速做好备血、备皮以及血型检查等工作,予以镇静剂,尿管留置,送患者入室。
(1)接诊到手术所用时间、手术失血量;(2)以百分制满意度量表调查患者满意度,分值越高,说明患者越满意。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接诊到手术所用时间、手术失血量、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观察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观察指标对比(±s)
针对性急救护理干预比较科学化、现代化,而且具有系统性、针对性,以免护理过于盲目、随意[2]。此次研究对异位妊娠破裂患者进行针对性急救护理干预,结果发现,研究组接诊到手术所用时间、手术失血量均少于常规组,且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针对性急救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对异位妊娠破裂患者具有确切的效果,不仅可以为患者赢得最佳救治时间,而且还可以改善其预后,提高其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