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成捷
摘要:在社会稳定发展的进程中,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社会救援力量,他们不仅开展了助老、助困、助学等社会公益活动,还积极承担起了突发性城市应急救援、次生灾害的抢险救援等重大任务,这些任务内容主要包括了户外山林搜索、水域被困人员搜救、城市内涝排险等,对社会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帮助。本篇文章通过分析当前社会救援力量水域救援情况,对提高救援人员专业技能提出了相关措施。
关键词:小组训练;装备;水域救援
正文:近几年来,我国内河水域孤岛被困、城市内部洪涝灾害事件多发,不仅给人们的生命带来了极大的威胁,而且使城市经济健康发展受到了严重阻碍。从内河水域的形式和地形方面来讲,复杂的地形地势会让救援工作越来越难,救援人员所面临的危险程度也越来越高。因此,我们必须在此基础上通过可行性的方式和训练方法,使社会救援力量在展开救援时的能力得以提高。
1.水域的相关特性
我们只有对河流以及流水等相关理论知识有更加清楚了解和把握时,才能以更好的方式去展开水域救援活动。以下将对河流的几大特性做出简单分析。
1.1能见度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类在日常生活过程中所排放的垃圾和废水也越来越多,这就造成了在河流内部留下了大量的污染物质难以排放,最终形成了藻类物质和微气泡的元素,而这些污染物都使得水质变得越来越差,水域的能见度也越来越低。当内河流域的能见度在两米以下时,救援人员就很难在水域当中展开救援。
1.2温度
一般情况下,自然水域的温度要比自来水的温度低很多,处于中高海拔地区水的温度将低于气温4到8度,低温环境下人们的身体活动就会受到限制,流经身体的水流也会快速的使人体温度降低。按照相关研究图表表明,静态水当中人体体温的散失速度要快于空气将近25倍。当水流的速度达到两米每秒时,人体温度的流失速度将快于空气中250倍。所以,社会救援力量在灾害中实施救援时就必须保持体温。
1.3流速和变化规律
流速是指水质点在每单位时间内所通过的具体距离,也就是水在每单位时间内所移动的具体距离。一般情况下,水的流动速度是我们可以估算得到的:我们可以朝着流动的水流当中投入一个轻质量的物体,使它在流动的水中能够漂浮起来,之后再看漂浮物在单位时间内所流动的具体距离,通过这个过程我们就可以估算出水流的大概速度。其水流的流速变化大致遵循以下规律:河流内湾的流速较慢且水位比较浅,河道当中含有大量的石块和杂物。而河流外湾流速通常为急流,水位比较深。
2.当前社会救援队伍水域救援的状况
2.1救援编组严密性有待强化
部分社会救援队伍在展开救援活动中,往往会将救援活动按照简单的抢险救援任务分配小组,为了能在较短时间内对小组进行分配,小组人员的分配任务一般较为简便,也没有对小组内各个人员的任务加以细化,这样虽加强了小组人员分配的速度,但在实际救援时可能会出现严重问题。一旦在救援活动中有突发情况发生时,就会让各个安全员都束手无策,带来的结果很可能是救援的失败以及救援人员的伤亡。以2011年在重庆嘉陵江出现的趸船侧翻事故救援为例,钢绳突然在救援事故当中出现了断裂,造成救援人员和被困人员落水,所幸事故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这也足够说明了预先设置安全人员及下游拦截人员具有的重要作用。
2.2日常训练的针对性较弱
通过相关调查发现,很多救援队伍在救援人员的培训活动中,并没有将水域救援所需要的绳索、舟艇和潜水这些专业项目纳入到培训中;在救援人员的训练过程中,有一些队员都没有进行过系统性的激流救援训练,在所有的队员中,获得摩托艇驾驶员证书的队员也相对较少,具备证书的队员在训练时数上也存在明显不足,队员中还存在个别人员绳索系统不能应用到实际当中等问题。这也就意味很多救援人员在救援过程中缺乏相应的水域专业技能,这些情况都会干扰整个救援过程,甚至造成整个救援行动无法继续。要想进一步提高救援人员的效率,应该进一步加强救援人员的专业针对性训练。
3.提升社会救援队伍水域救援作战能力的具体措施
3.1科学合理编组,保证救援现场人员的统一配合
在水域救援作戰小组当中应该科学合理的安排6类人员,这些人员可以按照不同的救援任务对其实时调整:(1)指挥员,指挥员是负责确定救援方式和整体救援活动运行方向的的重要人员,同时也负责救援行动对外联络的重要工作。(2)上游观察员。顾名思义,这些人员主要负责河流上游的具体工作,主要包括了观察上游漂浮物的流动情况、河流水流的流动速度以及天气情况变化等,对于某些突发状况做到及时的报告。(3)入水救生员。这些人员必须具有较好的水性,且能够执行相关入水救援的具体任务。(4)岸上救生员。这些人员主要负责帮助入水救生员来完成一系列的救援任务,在需要使用绳索进行救援时,具备熟练的绳索操作技能。(5)安全员。这些人员负责救援人员安全防护以及下游安全拦截,确保救援人员生命安全的重要人员。(6)辅助人员。辅助人员负责救援现场器材装备搬运、现场警戒等辅助工作。
3.2加强系统化及专业性的训练
一般情况下,我们需要结合内河激流救援以及城市内部洪涝灾害搜救等常见的救援任务,并借鉴国外某些先进救援技术经验在我国救援实际情况的基础之上,遵循“岸上、水中、舟艇和绳索”这四大类创新型的水域救援操作法,来对救援人员进行全面且系统的训练,以全方位的提高救援人员的专业救援技能。这也就涉及到了救援人员身上所需要配备的正确装备,以更好地起到在救援现场中所具有的积极作用。这些装备主要分为单兵和团体救援装备两大类,而每一类救援装备当中也包含有不同的类型。例如,在单兵救援装备当中主要包括了头盔、救援服装、手套以及抛绳包等,每一种救援设备的材质和功能都是为了保证救援人员的生命安全以及救援活动的专业性;在团队救援当中所包含的救援装备有基础类、辅助类、通信类、船艇类、系统类以及特种类六大类。通过在救援小组内科学合理的安排,在各类人员相互配合的基础上使用专业性的救援装备,就会大大提高救援效率和救援成功率。
结束语:综上所述,面对内河流域水流以及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救援人员就必须通过科学合理的组内人员配备来进行系统化及专业化的训练,通过正确使用救援的相关装备来加强团队内部的配合与协作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每一次水域救援行动当中顺利完成救援任务。
【参考文献】
[1]刘贺.消防部门水域救援能力提升的研究[J].消防界(电子版),2019,5(10):62.
[2]胡颖斌.益阳市:开展水上救生模拟演练[J].湖南安全与防灾,2019(05):52.
[3]罗阳洪.急流水域事故应急救援方法研究[J].武警学院学报,2019,35(0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