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红娣
核心素养指学生必备的,能够满足终身发展、社会发展需要的优秀品格和能力。初中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部分。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活动要落实新课标“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最终指向。本文立足于初中语文教学实践,在此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本体性要素。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指在语言学习、实践中对语言的体验和使用能力。语言建构与运用的重点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而要想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構与运用素养,重点是在语文教学中,构建对话模式,开展主体对话,让学生掌握语言的规律和特点,构建自己的语言世界。从教学的角度来讲,需要教师颠覆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构建民主课堂,少讲精练,让学生主动进行语言推理和加工。
如在学习《孔乙己》这一课时,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对话,引导学生先自读课文,让学生通过初读去感知文本,再通过“自学生字词”了解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然后,结合问题展开对话。如巴金先生曾经说过:“《孔乙己》写得多么好啊!孔乙己是一个最完美的艺术典型。”那么,孔乙己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艺术形象呢?结合这个问题,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开展品读,朗诵,讨论,对话,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和自主学习,把握文中的关键点——孔乙己的复杂性,他的迂腐、好玩、好笑、善良又可悲的地方,主动在文本中去感悟和理解,主动去与作者进行交流,打破学生对孔乙己的零散认知,使学生对人物形象有一个整体认知。这样不仅可以激活学生的知识经验,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还可以促使学生成为会用语言讲话的人,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思维发展与提升,是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表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语言解析和思考活动是教学的重点。现代教育理论认为,真正的语文教学应该是个体由语言到语境、层层解读作者意图的一个过程。让学生主动去思考,比获得知识更加重要,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主动思考的能力,是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而问题是思考的开端,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借助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让学生掌握思考的方法。
如在《孔乙己》阅读教学中,鲁迅先生对孔乙己的定位是一个“被侮辱、被损害的读书人”。结合作者对人物的定位,教师可以提出以下几个问题:孔乙己为何总是满口之乎者也?为何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在小酒店里,孔乙己给孩子们吃茴香豆,反映了他什么样的性格?为何小酒店里的酒客们要故意挑逗、捉弄孔乙己?“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这句话里的“又”“深”二字有哪些深意?面对丁举人的凶残行为为什么没有人站出来为孔乙己表示一点愤慨和不平?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可以进一步提升教学高度:孔乙己,是鲁迅先生笔下的一个贫贱而悲惨的“多余人”。关于“多余人”,世界文学中有许多对此类人的描述,如屠格涅夫《罗亭》中的“罗亭”,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里的主人公“奥涅金”。大家知道“多余人”都有哪些特征吗?然后,让学生由点及面,去探讨、总结多余人的形象特点。这样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的驱使下去分析、解读文本,可以锻炼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全面把握语言的情感与思想,准确捕捉文章的思维脉络。
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指学生体验美、欣赏美、评价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语文学习是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以创造为审美鉴赏的归属和落脚点,让学生用适合自己的方式表达审美体验,表达对美好事物的情感和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所以,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语文教学,需要教师深挖文本的美学素材,开展审美鉴赏活动,让学生鉴赏优秀作品,品味语言艺术,进行审美想象,以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
以《孔乙己》教学为例。我们知道,这篇文章是一篇小说,而小说有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这篇小说虽然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但是它以“笑”为线索,借助孔乙己的几个生活片段,勾勒了一幅晚清世风图,在不动声色中蕴含了深沉的批判力量。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了解文学与人生的审美价值,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教师要让学生认真阅读课文,然后给孔乙己的生活片段拟定小标题,并结合生活片段讨论人物性格。如酒店揭短一段,体现了孔乙己自欺欺人的性格,酒客奚落一段,体现了孔乙己孤芳自赏的性格,教“我”识字一段,揭示了孔乙己诚实善良但是迂腐的本性。为了让学生进一步发现文本的内在美,教师可以抓住人物的肖像、服饰和语言描写,或者抓住文中的一些关键字词如“笑”字,“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一句中的“大约”一词,进行师生互动,让学生探究孔乙己悲剧的原因,并对学生进行情感和价值观教育,告诉学生知识可以改变命运,但是不能死读书。这样,借助审美鉴赏活动,让学生对美好的事物和语文的力量有正确的认识,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语文是母语文化的载体,文化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题中之义。初中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包括学生对语言文化的理解、认识和态度。语文的学科属性,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树立文化育人理念,要发掘语文中的文化元素,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让学生吸收人类文化的营养。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文化教学,同时结合教学内容积极创设文化情境,以强化文化的育人效果。
如在《孔乙己》教学中,我们知道孔乙己是科举制下落魄文人的缩影,教师可以以科举制为主题,进行文化教学。科举制是一种通过分科取士的考试方法来选拔官吏的考试制度,起始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终止于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科举制度与提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现代教育制度不同,它只考查人的学问,很少关注人的思想道德。所以,科举制也造就了两类人:一类是沿着科举制度爬上名利场,成了管理人民、统治人民的工具的人。一类是考场失利、不能出人头地的人,就好像孔乙己一样的落魄之人、范进一样的可笑之人,他们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成了社会的“多余人”。许多朝代都对科举制进行了改革,但是,这些改革都是皮毛,因为科举制本身就是封建专制统治的产物,无论如何改革,它的性质是不会变化的。不过,在君主专制时代,科举制毕竟打破了特权阶级对教育的垄断,为人才选拔提供了一个渠道,所以,我们要用批判的眼光看待科举制。这样,创设良好的文化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可以让学生对社会文化现象和语文教学有所认识。
作者简介:江苏省无锡市江阴高新区实验中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