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丽娟
古诗词是古代文学艺术的精髓,不管时光如何流逝,朝代怎样更迭,古诗词的魅力依旧光彩熠熠。它以丰富的内容、深邃的哲理、真挚的情感深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笔者认为,古诗词的语言美、结构美、意境美、情感美,光靠教师的讲授剖析是表述不透彻的。古诗词的教学要继承传统“诵读”的方法,引导学生在诵读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精神养分,学习和传承古诗词文化的精髓,提升鉴赏水平和审美情趣。可以说,诵读是古诗词教学永不过时的方法。
古诗词教学目标的达成不可能一步到位,教师也不可能通过引导点拨就能让学生对诗词的情感心领神会,古诗词的课堂教学必须是循序渐进的,训练目标也必须一步一步地完成。每一个梯度必须符合诗歌鉴赏的思维发展梯度,也要考虑学生的实际理解能力和诗歌的难易程度。大部分情况下,我们初中教材中的古诗词诵读,应遵循“读出节奏——读出情感——读出主题”三个步骤,如果学生素养较高,还应在最后读出个性!
例如在执教《使至塞上》一诗时,我是这样设计诵读流程的:(1)自读课文三遍,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自己领悟到的诗人的喜怒哀乐;(2)学生个别读,大部分学生诵读时能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两句读出与别的语句不同的气势,放得开的学生甚至能做到慷慨激昂;(3)教师范读,请学生判断,老师的诵读与学生自己的诵读有什么样的区别,可以从轻重音、节奏、情感等角度评价;(4)教师介绍时代背景,从遣词、用句、修辞等方面来理解诗歌内容;(5)学生再次诵读,带着自己的理解去诵读;(6)学生展示,交流诵读感受,学生畅所欲言,发言的内容和深度让人惊艳;(7)听完别人的理解,你又有什么新的体会,再次诵读。
诗词语言精警含蓄,跳跃灵动,意蕴无穷,常有“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司空图《诗品·含蓄》)之功效。学生往往不一定能体会出其中的意境,这就需要教师通过诵读,引导学生想象和联想,走进诗歌,掌握诗歌的内容,营造意境真正理解诗歌的情感主旨。
比如学生在初读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因为理解能力的不同,读出来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有的明快,有的缓慢,有的平淡,有的深沉。我肯定学生初次诵读时的优点,并引导学生抓关键字词,注意形容词的使用,边分析,边诵读。学生在反复体会的基础上,很快走进了这首小令所蕴含的伤感哀愁的氛围。
学生1:“昏”字让我感觉到黄昏日落的凄迷。作者触景生情,想到自己,不能回乡,心里很是伤心。
学生2:枯萎的藤枝让我联想到老态龙钟、瘦骨嶙峋的老人,也让我想到落叶归根的画面,挺让人伤感。
学生3:小桥流水人家,本来挺清新自然的画面。但漂泊在外的旅人触景生情更想家,他想家人,想到昔日其乐融融、欢聚一堂的温馨画面,自然也就更伤心了。
学生4:“古”说明年代久远,破败不堪,无人涉及;“瘦”就像生了大病一样,虚弱不堪。
学生5:西风就是秋风,秋风萧瑟,吹在人心使人寒冷。
在诵读的过程中,可以借助多媒体的帮助营造氛围,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进一步体会诗歌的意境、作者的心境。学生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对古诗词的情感把握会越来越准确,这样的学习是有效的。
初中生由于生活阅历的局限,往往存在认知肤浅、思维缺位的缺陷。教师可以在诵读中巧妙创设问题,借问题来激活學生思维,读活诗词,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篇。诗中交织着各种矛盾的心态,表现了正处于外放的苏轼内心的纠结与不安,但最终,诗人豁达的胸怀化解了矛盾,让自己的内心时刻有明月相伴,无论身处何地,都能带来一片明净。这是苏轼作品最大的特色,同样也是他的作品最大的价值所在。诵读学习本诗,最大的难点不在于诗本身,恰恰是因为学生对这首词太熟悉,心中早已形成了固有的认识,而很难启发他们的思考。我采取了比较诵读的方法。通过比较苏轼的“明月时有?把酒问青天”和李白的“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的区别,揣摩人物动作和性格特点,激发了学生的诵读兴趣和思维火花。再通过反复诵读比较,读时可以辅助动作、表情,这样,一个豁达的苏轼形象就浮现在学生脑海里,学生也就能更好地理解文章情感起伏变化。学生正是在诵读中区分、品味、比较、鉴赏,激活了思维。
作者简介: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实验学校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