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内效贴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患者足下垂的效果分析

2019-10-30 06:07钟秀文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9年18期
关键词:效贴步行踝关节

钟秀文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市中心医院康复科,湖北武汉 430014)

随着近年来现代人群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临床研究中发现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水平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而在目前来说,我国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也在逐渐降低,相较于美国来说提前10余岁左右[1]。而卒中患者在发病时其年轻化趋势显著,随着我国近年来医疗水平的不断上升,虽然患者病死率得到有效控制,但终究来说,这种疾病的致残率较高,患者在发病后即使完成治疗也容易残留肢体功能损伤的状况,对于患者生活能力会造成极大的影响[2]。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足下垂患者表现为踝关节背屈不充分,步行时可能出现障碍等状况[3]。故而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应当做好相应的促进治疗,这样才能保证患者康复[4]。该次研究,选择该院中2016年9月—2018年9月间的120例脑卒中足下垂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探究将肌肉效贴配合康复训练治疗方案应由于脑卒中患者足下垂的治疗效果,分析起临床应用意义。现将结果与方式归纳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研究实验对象为该院收入的脑卒中足下垂患者。将其中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样本中开展实验,通过两组随机均分法将患者记录为对照组(n=60)与实验组(n=60)。对照组中患者的男女性别比为(36:24),患者的年龄信息区间介于 46~72 岁,患者的年龄数据均值为(62.9±4.8)岁;实验组中患者的男女性别比为(32:28),患者的年龄信息区间介于45~73岁,患者的年龄数据均值为(63.1±5.1)岁。

纳入标准:患者符合脑卒中足下垂临床诊断标准;患者具有正常的认知功能;患者和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患者合并其他全身性疾病或器质性疾病;患者无法进行治疗长期随访;患者在治疗前或开展实验前接受过其他治疗方案。

该次研究中所有患者无其他慢性疾病。所有研究对象在进入实验时,患者的个体化信息经对比分析未见明显差异,其细微差异不对该次研究结果造成影响,具有较好的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入院时均接受常规治疗方案,主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症特点和个体信息进行相应的治疗方案选择,同时在治疗时两组患者均配合常规康复训练,主要对患者进行颈前肌、腓骨长短肌等部位的力量训练,对患者的小腿三头肌进行抗痉挛治疗,通过康复训练方式尽可能纠正患者的肌力不平衡,使患者患肢的协调能力得到改善,促进患者步行能力完全恢复。

实验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肌内效贴方案配合治疗。患者首先保持仰卧位,患者逐步保持中立位,并采用一型贴布,从患者的胫骨外侧面起,在自然拉力的引导下使患者骨前肌向下,绕过患者踝关节,停止于患者足部内侧。具体包扎以及敷贴方式可根据患者的病症状况和特点进行调整。在患者应用肌内效贴时,应当每2 d进行一次更换,所有患者连续治疗4周。

1.3 评价标准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症状况,对疗效进行判定。痊愈:就要完成后,患者的踝关节活动,正常患者的后踝背屈角度提高4°以上,患者能够进行正常行走。有效:治疗后患者的后踝背屈角度提高2~4°,患者的踝关节基本能够进行正常活动,患者能够进行正常行走。无效:治疗完成后,患者的病症状况未见改善,其后踝背屈角度提高不足2°。

采用该院中自主制定的运动功能评分和步行能力评分,对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调查,其满分均为20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的对应指标越为良好。记录患者的Bathel指数。

1.4 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中所有实验数据均由统计人员录入Excel表格后,采用SPSS 19.00统计学软件进行实验统计学计算。文中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选择t、χ2值进行统计分析,若各实验结果中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在实验结果中显示实验组患者的足背屈改善总有效率为 58(96.67%),对照组为 37(61.67%),即实验组患者有效率明显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表1 两组患者的病症改善状况对比

(2)而在实验结果中,实验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步行能力评分以及Bathel指数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的指标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的指标对比(±s)

组别 运动功能评分(分)步行能力评分(分) Bathel指数对照组(n=60)实验组(n=60)12.6±3.2 18.5±1.2 11.9±2.6 19.1±0.7 53.65±11.25 65.96±10.96

3 讨论

脑卒中是急性脑血管疾病之一,在中老年群体中非常多见,是因为脑部血管突然发生破裂或血管狭窄、阻塞而使血液不能正常流入大脑,从而引发脑部组织损伤,所以又被称为脑血管意外或中风,具有很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5]。而在患者脑卒中的影响下,患者很容易出现足下垂的状况,对患者的正常步态和步行能力都会造成极大的影响,患者在治疗时其踝扭伤以及跌倒风险也有所增加[6]。

在常规治疗方案中,主要选择神经肌肉促进技术、电子生物反馈、肉毒毒素注射、针灸按摩以及外科手术等方式进行治疗,其主要目的是改善患者的踝关节肌功能,纠正患者的足下垂状况。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类治疗方式在应用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不同时期给予相应的治疗方案,这样才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病症状况[7]。

而肌内效贴在应用时可无须根据患者的病程恢复时期,直接进行药物应用。肌内效贴主要应用于运动损伤的防治治疗中,现代临床上已经广泛应用于运动医学和康复医学领域[8]。相较于传统的白贴来说,肌内效贴弹性较好,在进行固定时能够更为稳定地固定于患者的病灶部位。同时这种固定方案透气性和防水性均良好,在临床上也未见相关的过敏报道,大多数患者具有良好耐住性,属于一种非侵入性的治疗技术。

这种方案主要是粘贴于患者的皮肤上,使患者的皮肤产生皱褶,进而增加患者皮下组织间隙,促进患者的浅筋膜组织通透性加快,患者的淋巴以及血液循环对于患者的水肿消退来说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肌内效贴在应用过程中还能够对患者皮肤机械感受器进行刺激,加强患者的机体感觉输入,改善患者平衡功能,使患者在行走时的状况更为良好,避免患者步态不稳的现象发生。而脑卒中大部分患者存在感觉障碍症状,选择胶布贴于患者皮肤,对于患者皮肤有良好的加压作用,加强患者的感觉输入能够有助于提高患者踝关节的本体感觉,使患者在接受步行训练时能够获得更好的效果。除此之外,贴扎治疗可依靠胶布本身所具有的改善患者筋膜通透性的效果,使患者的淋巴以及血液循环得到改善,促进患者末梢循环改善,使患者在进行步行训练时其怀足肿胀状况有所改善,提高患者步行训练效果。

综上所述,在对脑卒中足下垂患者进行治疗方案选择时,不仅应当对患者进行常规治疗以及康复训练,还可配合肌内效贴进行使用,这样能够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足下垂程度,对患者下肢功能恢复和日常能力改善难说均有积极的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效贴步行踝关节
肌内效贴与电子竞技的应用实践及机制讨论
肌内效贴对一年级学生不良执笔姿势矫正效果的研究
肌内效贴:无毒无害理疗产品引发关注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膝踝关节
步行回家
攀山擅离步行道自拍,不幸坠落身亡谁担责?
从步行到奔跑
踝关节骨折术后早期能否负重的生物力学分析
浅述蒙医治疗踝关节骨折进展
肌内效贴对女性大学生膝关节肌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