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中小学党建攻坚的关键“最后一米”

2019-10-28 01:50杜全平
人民教育 2019年18期
关键词:书记校长育人

杜全平

中小学党组织是党在学校中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要发挥好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就必须把党建工作融人中小学教育的全过程。如何把握党的建设和教育工作的内在规律性、统一性,找准突破点和结合点,把“抓党建”与“抓教育”双重责任融合好,产生合力?

在实际工作中,山东省潍坊市高新区教育局党委—方面以党建思维做教育,为教育事业定向领航、提供动能;另一方面用教育思维抓党建,搭建好载体平台,构建起党建与教育教学“双向对接、融合共进”的工作体系,有效破解了“两张皮”问题。

一、优化组织架构、统一责任权力、关键事项列入清单,系统解决了党建“谁来管、管什么、怎么管”的问题

传统管理体制中,中小学党组织书记与校长往往分开任职,党组织书记负责党的建设、校长负责教育业务工作。两条线平行推进、很难交叉,合力不足、效能不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推进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在教育治理改革中,我们把党的建设摆在首要位置,统领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着力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为破解“两张皮”提供保障。

针对书记校长各管一摊、各说各话的问题,我们实行书记和校长一人担任,党建、业务两项任务“一肩挑”,我们称之为“书记校长”。这从机制上把两项权力和责任一体化,为党建与业务的同部署、同落实破除了障碍。同时,我们推进学校行政班子成员与学校党支部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学校副校长是党员的都成为党委成员。在学校中推行扁平化管理,行政班子成员兼任学校级部、学部主任,是党员的同时担任级部、学部党小组长,实现了党组织、行政组织、中层岗位之间的联通对接。党组织对学校整体工作的领导力得到全面加强,党组织研究的事项能及时转化为学校行政班子的决策,学校发展中存在的重大难题也能及时成为学校党支部和行政班子的共同任务。学校的去行政化改革与党的建设到基层改革,使党组织在扎根基层中汲取到了力量,获得了生命力。

为了强化党建思维,我们在征求学校教职工、学生家长意见的基础上,把涉及学校发展、师生利益的重大事项进行梳理,确定了3类26项必须经学校党支部前置研究的事项。对学校的发展规划、人事调整、财务收支、党风廉政、物资采购、招生政策、教师聘任、职称评聘、评先树优、考核评价、绩效分配、课程开发、培训管理、专家引进、师生处分、学校建设等实行清单管理。列入清单管理的事项在变成决定前,党支部要先行研究,形成意见建议后提交校务委员会讨论或教职工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后才能实施。

根据现代学校治理体系改革要求,中小学校长有副校长提名聘任权。书记校长必须召开党支部会议,就拟推荐人选是否适合岗位要求听取党组织成员的意见建议。党组织研究通过后,由书记校长上报教育主管部门。教育主管部门党委考察研究后,再由校长进行聘任。党组织的前置研究把关,提高了选人质量,杜绝了选人用人的不正之风,确保了党对教育干部的管理权。

组织架构的优化、责任权力的统一、关键事项的清单管理,系统解决了党建“谁来管、管什么、怎么管”的问题,学校党组织议大事、把方向的能力日益提高,党的要求能在第一时间“直达一线”。

二、以现实问题为磨刀石,提升书记校长用党建思维分析教育问题的能力

书记校长“一肩挑”不是职务的简单相加,而是两个责任的有机融合。为让书记校长有能力将两份责任都履行好,取得1+1>2的效果,我们着力加强了书记校长综合素质的提升,特别是针对部分书记校长党建业务不够熟悉的问题,持续强化政治理论和党务知识的学习。

书记校长每年进行一次系统培训,加强党性教育和提升政治素养;在重大时间节点,开展重温入党誓词活动,让党员干部时刻牢记职责使命;要求书记校长在支部生活日亲自领学重要讲话、党规党章并讲好一节党课;组织书记校长到革命老区重走“初心之路”,感受革命精神,坚定理念信念。

为提升书记校长用党建思维分析教育问题的能力,我们以现实问题为磨刀石,锤炼书记校长的政治本领。针对有的学校育人目标存在偏差问题,我们组织开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办学方向讨论,明确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性和必然性。2017年,我们实施教师“区管校聘”改革,首先让书记校长站在推进党的事业发展的角度反复思考“为什么”的问题,在解决好思想问题后,再从教育事业发展的角度思考“做什么”的问题,从教职工的角度思考“怎么做”的问题,把提高政治站位摆在前面,增强政治上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为推进工作扫清了障碍并提供了动力。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发布后,我们组织教育系统党员干部不断思考这一规划提出的战略背景是什么。在多次交流碰撞中,教育系统党员干部的国家立场、大局观念、政治自觉性得到了提升。2018年當我们成为第六届中国未来学校大会的承办方时,大家能主动站在党和国家发展大背景下,重新定义学校、改造学校。在不断深入的思考中,书记校长自觉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转化成按学生认知规律育人、按教育发展规律办学的自觉行为。

党的团结统一,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我们围绕干部任免、财务管理、招生考试、基础建设、设备采购、教育收费等关键事件中的风险点逐一列出问题清单、责任清单,用风险管控守好党风廉政建设底线。结合现代学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建设,我们全面推进依法治校、民主治校,政府、学校、教师、社区、家庭等利益相关方的代表,通过办学理事会、家长委员会、校务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等不同渠道参与监督管理,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这也为教育系统党员干部清清白白从教、干干净净做事提供了机制保障。

用党建思维分析教育问题,党的要求与教育要求保持了高度一致。持续有效的政治学习、问题驱动式学习,使党员干部这一关键群体的政治站位、业务本领快速提高。全区书记校长中有两人被评为齐鲁名校长,有两人被列入齐鲁名校长培养工程人选。

三、把党建问题具体化、项目化,构建“一支部一项目、一党员一项目”的党建工作大格局

教育系统党建工作的成效要通过教育发展成果来反映,党员教师的身份需要在教育改革创新实践中体现。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学校的党建工作还存在“少数人忙、多数人看”的问题。学校党务干部忙着组织活动,但一线党员教师忙着教育教学。两者不合拍、不同步,党建工作触不到底、深不下去、接不到地气,使基层党建生命力不足。我们坚持把党建问题具体化、项目化,组织党支部、党小组、党员进行项目认领,构建“_支部一项目、一党员一项目”的党建工作大格局。

围绕发展素质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我们充分运用全局性、战略性的党建思维,确定了“坚守学校主阵地、架通家校交通桥”的工作思路,制订了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中小学德育一体化推进方案,方案被分解成学科育人、活动育人、环境育人、管理育人、家庭育人、社会育人、制度育人等子项目。项目就是课题,问题就是任务。项目成为评价党小组和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试卷”。党员教师作为项目牵头人与参与项目的非党员教师同步考核、同步评价,考核结果纳入党员积分制管理。

党员积分制是评价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成绩榜”,各支部对党员的政治素质、组织生活、先锋作用、服务师生、廉潔作风、履职尽责等情况进行每月一评价、每月一公示。每年度的党员积分成绩,作为民主评议党员的重要参考。党员的身份与责任被摆在群众前面,公开接受监督。

2017年,区内有两所新建学校投入使用,这时面临着家长对新学校不认可、对环保有疑惑、对师资不放心等问题。学校党支部确定了“让家长全面了解学校,立体化宣传、全时空开放”的工作思路。该思路被陕速转化为党小组、党员教师的工作项目,家长课堂、环保知识宣传、学校空间美化、校园设施改造、特色课程开发等项目团队快速跟进,经过一个暑假的紧张工作,学校赢得了家长的信任并顺利开学。

随着中小学建设的快速推进,校际问教育质量不均衡问题成为群众关注的焦点。经考察调研,我们引入了华东师范大学的“自然分材”科研成果,区内4所学校的党支部第一时间争取到项目任务,并搭建起以青年党员骨干教师为主要力量的项目转化团队。3年中,学校党支部将党员的思想建设与科研成果转化工作同步推进,打造形成了适应师生特点的轻负高效教学模式。教育质量的稳步提高,回应了群众企盼,促进了教育公平,全区家长满意度连续5年位居中心市区第一。

脚踏实地、仰望星空。教育现代化是党和国家在新时代发出的教育改革发展总动员,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肩负着关键“最后一米”的推进和攻坚任务。我们将坚持用党建思维把关定向、筑基强魂,坚持用教育思维春风化雨、立德树人,为推进党的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凝聚强大合力,切实肩负起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光荣使命。

(作者系山东潍坊高新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

责任编辑 冀晓萍

猜你喜欢
书记校长育人
中国共产党重庆市第六届委员会书记、副书记、常委简介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书记家的狗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