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炎松
摘 要: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体系是促进公立中学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公立中学應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提升学校内部管理水平,促进自身高效、高质量地发展。当前,公立中学内部控制存在内部控制体系不完善、管理人才缺乏、监督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需要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关键词:公立中学;内部控制;常见问题;优化措施
公立中学的内部控制主要是指由校级管理者、中层管理人员、全体教职工共同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公立中学内部控制范围较广,既包含日常的经济活动,又包含预算、决算等年度经济目标控制,以及监督总体经济活动走向等;既包含党政教育教学教研等一线工作,又包含文化宣传、后勤安保、基建维修、财务管理等二线服务工作的管理控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公立中学规模在不断扩大,不管是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还是学校内部管理的需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改善现有的内部控制体系都成为当前公立中学财务管理的重要任务。
一、公立中学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
(1)内部控制体系不完善,规章制度不健全。公立中学以人才培养为主,大多数学校把精力主要集中在教育教学等方面,在学校的经济活动运行过程当中,往往容易忽视建立严格规范的内部控制体系。在现实当中,有些公立中学内控制度不健全,甚至没有建立内控制度,一些业务处理多是依照惯例进行,操作呆板,缺乏与之相对应的规范制度作保证;有些公立中学内部虽制定了内控管理相关制度,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存在着人员不按制度办事等现象,这给学校管理和风险规避造成被动局面。
(2)没有强大的主导力量指挥内部控制建设,公立中学内部的经济发展方向无法统一 。公立中学的不断发展,经济活动变得越来越复杂,没有适应公立中学发展的内部控制体系,很难保障顺利开展各项业务及实时掌控当下经济活动的全局。公立中学监督体制不完善,管理层缺乏内部控制责任意识,没有强大的主导力量推进内部控制建设,就会影响发展,甚至阻碍发展。公立中学想做大做强,往往会发展多个校区,分布在各个不同的地方。例如,一些名校的规模迅速扩张,学校集团化。很多力量薄弱的中学通过挂靠、托管、资源共享等方式加入名校集团管理,提高知名度。虽然现在发达的信息技术能加强各个校区之间的联系,但在实际经济运作过程中,不同校区根据所处区域和财务状况的不同,制定不同的经济发展方向。没有统一的总体发展方向,这会影响集团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
(3)预算控制薄弱,执行力低下。大多数公立中学是按照业务初步核定预算,没有具体细化逐笔核定,导致预算编制比较粗糙。公立中学内部各部门的预算计划性、科学性不强,资金使用缺乏预见性,具体表现为提前购买暂时不需用的设备及用品,应该预算的费用没有预算,不需要发生的费用超额预算等,这样迫使学校预算频繁调整。学校预算的频繁调整,容易导致预算经费提前使用或不能按计划使用,削弱了学校预算的约束力、执行力和控制力。
(4)费用支出缺乏有效的控制,内控执行力度不够。公立中学对于公用经费的支出,如水电费、办公经费、教师培训费等方面,财务上普遍缺乏规范、严格的控制标准。有的中学即使制定了经费开支标准,仍较多采用实报实销制。比如:办公楼、教学楼师生用水电;新高考改革来临,教师培训费的大量增加,缺乏规范的制度进行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没有统一的标准可循,导致执行力度不够。
2.缺乏高素质的专业内部控制管理人才
(1)公立中学管理层内部控制意识淡薄。公立中学的管理人员往往是教师出身,缺乏经济类、财经类的专业管理人才,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一些公立中学负责人内部控制意识淡薄,对内部控制的组织领导不力,很多管理人员把学校财务部门当成“钱管家”,财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只是充当收款和付款的角色,很难参与学校的重要决策过程。
(2)内部控制的人员素质不高。公立中学普遍存在由不具备专业经济管理知识的人员担任财务和内部控制工作,财务工作和内控建设工作由普通教师或其他教辅人员兼任。这种现象不但影响了公立中学正常的经济运行及审计工作,而且使公立中学内部控制体系失去了本应具备的功能。一些乡镇中学为了节约经费成本,将学校的审计任务派给负责财务工作的相关人员。这种行为缓解了乡镇公立中学人力资源缺乏的问题,保证了内控的成本效益原则,但却忽略了制衡性原则,很可能导致财务管理人员犯错,给学校管理带来较大的风险。
3.缺乏严谨的内部控制监督机制
(1)公立中学内部较普遍缺乏激励、监督与制约的机制。中学里面很少有自己的内部监督和审计部门,中学的重点在教育教学,内部控制和监督只是行政管理的一部分,学校工作管理的理念大多是重服务轻管理。学校过多强调服务职能,忽视内部的监督管理职能,不符合公立中学现代财务管理的理念。财务部门的工作只是简单的报销核算记账,很少走到管理前沿,发挥指导引领作用。对一些经费的支出报销,采取实报实销制度,只要有经手人、证明人、审核人签字就给予报销。而部分审核人没有审核监督的专业知识技能,也缺乏认真履行监督审核职能的理念。
(2)外部监督内部控制执行的力量有限。目前,教育、财政、审计、纪检等政府部门是公立中学外部监督内部控制执行的主要力量,大多数部门偏重于监督学校财政资金的运用是否合法合规,对学校是否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以及内控制度是否有效实施等,缺乏实质性的监督和检查,外部监督内部控制的力量有限。
二、优化公立中学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措施
1.构建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
(1)公立中学应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制定出符合学校发展和规范管理的各项内控制度。这些制度首先要保证学校的经济活动合法合规;用资产管理制度保证中学的资产安全和有效使用;内控制度必须合理保证学校财务信息真实完整;利用强有力的监督措施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贪污腐败;公立中学拥有社会大量公共资源,通过建立、实施内部控制,提高学校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真正做到既重业务又重管理。
(2)争取有力的主导力量,加快内部控制建设的步伐。公立中学对自身所处的环境特征进行调查,收集相关的数据信息,组织专家论证,拟定未来总体发展目标,明确统一的发展方向,确保学校的总体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公立中学利用自主权,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保证总体目标实现。在争取有力的主导力量方面,呼吁教育、财政、审计等部门发挥对中学经济活动的引领作用,对公立中学的主要管理人员实行经济问责制,加强惩戒力度,实行监督管理,通过外在监督力量使学校管理层加强内控制度建设。
(3)加强预算控制,保证预算执行。公立中学应当建立健全预算编制、审批、执行、决算等预算内部管理制度,合理设置岗位,明确职责权限。公立中学应明确各支出项目的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建立支出事前申请审批制度,加强支出审核审批控制,加强资金支付和会计核算控制,加强支出的分析控制。每个会计年度结束前,中学各个部门把本部门来年的支出预算数逐笔逐项报到财务部门,财务部门根据各部门所报预算数,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并结合实际情况做出判断,制定出各部门各具体项目的预算数,编制预算,报学校校务会和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并实施,真正做到“先有预算,后有支出”。
2.加强公立中学内部控制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
(1)提高公立中學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识。公立中学的未来发展,要求管理层在大力发展教育教学教研业务的同时,重视学校管理和内部控制的建设。加强公立中学的内部控制,先要加强对中学管理人员的监督,建立“三重一大”的审批制度,避免权力过于集中。加强管理层内部控制建设的培训和学习,提高内部控制建设的重视程度,充分认识公立中学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2)加强学习,提高内控人员的整体素质。重视学校财务人员的专业继续教育,不断提升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加强财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让他们在内控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学校定期聘请专业人士,对参与内部控制建设的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或定期选派经济管理、内部控制岗位的人员,外出参加内控建设的专业培训,提高业务技能和职业道德素养。
(3)强化公立中学内部控制的意识,引进管理人才。公立中学需从思想上认识内部控制的作用,强化内部控制建设的意识,重视内部控制的发展;在行动中落到实处,让内部控制在实施过程中发挥监督作用,有效促进学校发展,提高学校竞争力。公立中学适当引进一些经济管理和内控建设的专业技术人才,补充内控建设队伍。中学引进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建立网络平台,收集各个环节的数据,经过沟通分析,实现资源共享,加强内部控制管理与学校运行的融合力度,提高学校的内部控制管理效率。
3.建立严谨的内控监督机制
公立中学应当建立严谨的内部控制监督机制,按照不相容岗位互相分离的原则设置岗位, 确保不同机构和岗位之间权责明确、职责分明,实现相互制约和监督。公立中学所有经济业务要经过适当的授权才能办理,任何一项工作都不能由一个人独揽,必须经过互不隶属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岗位和环节。
参考文献
1.孙惠玲、凌柳青.关于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探讨.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4).
2.杨晓翠.关于学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7(10).
3.戴明霞.制造型企业财务内控管理中存在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财会学习,2018(1).
(责任编辑:王文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