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湿地文化现代化路径初步探索

2019-10-28 08:20杨永峰童瑶邵冬冬刘芳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19年3期
关键词:西湖传统生态

杨永峰 童瑶 邵冬冬 刘芳

(1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调查规划设计院,北京 100714;2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北京 100875)

“乡村振兴”作为十九大提出的七大战略之一,是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的全面提振,解决“人往哪里去”的重大课题(Su et al, 2015),有利于平衡城乡差异、保障中国农业与乡村可持续发展。湿地是生命的摇篮、历史文明的源头和人类文明传承的载体。我国湿地主要分布在广大的乡村,除自然湿地外,还包括大量的稻田、陂塘等人工湿地,与乡村独特的淳朴风情相结合,拥有更系统的观赏层面和维度。健康的乡村湿地生态系统对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护传统湿地文化以及提供宜居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也把我国乡村湿地的综合治理推向了前台。

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湿地保护修复制度》,明确要求占用湿地要“先补后占、占补平衡”,开始“全面保护湿地”,即:影响湿地面积减少的两个主导因素——大规模城市建设带来的围垦和基建占用今后将得到极大的控制。湿地资源威胁因子将主要体现在污染以及过度捕捞和采集两类(表1),轻视传统优秀湿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亦是导致这两种威胁存在的源头之一(廖玉静等, 2009)。

表1 湿地威胁因子变化情况对比Table1 Comparison of wetland threat factors

1971年《湿地公约》的签订,标志着人类对湿地利用由无序开发到合理保护的转变,亦是我国湿地文化现代化保护的起点(马梓文等, 2015)。目前,我国对传统湿地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研究与实践相对欠缺,亟需在保持我国传统湿地文化多样性和地域性特色的基础上,实现其现代化的传承和发展,形成乡村湿地与生态农业、文化旅游业和小规模创意手工业等相结合的产业模式(康晓光等, 2017),恢复乡村活力,再现“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的景象。

1 湿地文化的内涵与服务功能

自1871年英国学者泰勒首次提出湿地文化这个概念后,直至目前,学术界尚未给湿地文化一个准确规范的界定。从广义上看,湿地文化主要指人们在对湿地的利用过程中所形成的以湿地为核心的一切文化的总和(汤军, 2016)。有学者把湿地文化划分为湿地物质文化、湿地制度文化、湿地行为文化、湿地精神文化(张义, 2011)。依循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提出的生态系统服务分类法(赵士洞,2007),我们认为湿地文化具有精神和灵感、休闲娱乐、美学和教育等服务功能。

2 传统湿地文化传承面临的问题及原因

2.1 面临的问题

2.1.1 部分传统优秀湿地文化逐渐消失 传统优秀湿地文化对湿地保护建设具有重要的导引和支撑作用。目前,我国的桑基鱼塘、稻鱼共生等湿地文化却因不能适应工业时代高投入、高污染的掠夺性经营而日渐衰落。加之自然村庄以日均300余个的速度消失(张敬燕, 2017),使得大量湿地耕作技艺和民俗等传统文化消亡。

2.1.2 传承利用泛娱乐化 传统文化应在生活中流淌,不应在博物馆里风干,但手托千年瑰宝,却不乏迷路人。在市场竞争压力下,多数湿地以浅薄、空洞的内容,粗鄙搞怪、戏谑的方式表达文化,试图放松人们的紧张神经,却使传统文化在传承中泛娱乐化。

2.1.3 外来文化入侵 全球一体化及文化趋同化的加深制约着传统湿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特别是目前全球10大互联网公司有8家在美国,而81%的用户却在美国之外,硅谷成为传播西方文化和价值观的重要根据地(张艺腾, 2016)。外来文化入侵对本土文化的冲击不断增强。

2.2 原因分析

2.2.1 保护意识薄弱 当前我国湿地文化保护意识薄弱,许多关于湿地描绘、记录湿地相关人物和事件的珍贵资料遗失,特别是一些具有历史和地方特色的优秀湿地文化遗产,如济南母亲河——小清河两岸历史遗迹盐仓等,因未按照文物提倡原址要求保护,而是完全推倒重建,造成其原真性丧失(金良浚, 2012)。

2.2.2 传承动力不足 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加之卷入全球市场的工业化推动,农民大规模外出务工,大量原住民流失,甚至许多村庄留守人员不到全村人口的1/10(刘芝凤, 2018),传统湿地文化失去了继承者,致使其传承面临挑战。

2.2.3 缺乏深入挖掘和有效传承路径 目前湿地文化资源利用还停留在物件的视觉体验上,利用形式过于单一,缺乏挖掘和研究,没有抓到其精髓,难以让游客对当地湿地文化有深层次的认知与体会。且湿地文化利用未考虑人群差异,文化与生态产业融合不够,尚无法形成有吸引力的生态文化软实力。

3 传统湿地文化现代化的传承路径

传统湿地文化保护主要有政府保护和学者研究两种形式,政府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博物馆形式展示和鼓励文化爱好者学习传承为手段进行保护,学者主要通过历史资料研究进行保护。由于以静态保护为主,文化传承发展速度落后于经济建设,甚至在发展中失去原生态本色。进入后工业时代,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和人类需求层次的转变,使得人们对传统湿地文化的功能又有更多地认识和拓展。传统湿地文化的现代化不是简单的替代,其有3个层面:一是对传统技术、文化制度和文化观念部分继承和发展;二是部分否定和转向;三是创新性的有效利用和文化交流(表2)。

表2 湿地文化现代化传承路径表Table 2 Wetland culture modernization inheritance path

4 洱源西湖概况

洱源西湖地处大理州府下关市以北60 km,是古洱海的一部分萎缩孑遗,素有“高原水乡”之称。西湖内分布着六村七岛,形成了湖中有村、村中有湖的天然美景。西湖居民以白族为主,其独特的本主文化、渔家文化、典型的白族风格建筑和“捞海肥”“挖草煤”等生产、生活方式构成了别具一格的传统湿地文化。但在保护与利用西湖湿地的过程当中,却存在着以下问题:以农耕经济为主导的生产方式对湿地资源的过度利用,粗放的旅游发展对“烟渚渔村”原生态景观和传统湿地文化的冲击等。此外,大量硬质道路的建设堵塞了河道,使得曾经的东方威尼斯景象消失。化肥、煤气等的使用,村内青年劳动力的缺少,使得“捞海肥”和“挖草煤”等传统生产方式不复当年盛况。且洱源西湖的湿地文化与旅游的关联度不深,导致游客在领略西湖美景后,并未有条件和机会深入地感受当地的民风民俗。因此,加快对其传统湿地文化的保护与现代化利用,对西湖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5 洱源西湖传统湿地文化现代化传承策略

5.1 传统优秀湿地文化的保护

5.1.1 以利于生态保护为原则进行鉴别 在传承和发展传统湿地文化过程中,首先要学会辨别其对现代进程的利与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例如,因化肥使用方便、效果显著和节约成本等优点,逐渐放弃了相对环保却费力费时的传统生产方式—“捞海肥”,“捞海肥”可避免湖水污染,使得湖水水位下降,增强水循环,保证水安全。而传统生产方式“挖草煤”却会导致水体污染、房屋下沉,同时草煤烧起来油烟味很浓,污染环境。因此,要恢复好的传统湿地文化,首先要正确认识并摒弃坏的传统湿地文化,把反映时代精神和保持传统湿地文化特色有机地统一起来,是湿地文化从传统型走向现代化过程中必须要处理好的关系。

5.1.2 整体性保护传统文化传承载体 整体性保护不仅限于单项的湿地文化及与之相关联的条件,还包括湿地文化与之构成传承链条的社会、经济、自然环境等因素在内的系统整体。重视湿地文化与周边环境的依存关系,并将其所生存的特定环境一同保护起来。如果失去了这些特定环境,湿地文化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壤。

生态博物馆起源于法国的文化遗产保护运动,是对自然和文化进行整体性保护的一种新型博物馆形式(冯晓梅, 2011)。与传统博物馆相比,生态博物馆包含的是整个社区鲜活的整体文化,包括自然环境、社区居民、有价值的文化遗产等,可有效防止因旅游开发使得原住居民整体搬迁带来的文化消亡。将洱源西湖湿地范围内的六村七岛,整体作为白族特色的湿地生态文化博物馆。参考古代关于西湖的诗词及绘画的意境,基于村内建筑密度已高达40%的现状,逐步减少常住人口,拆除危房,鼓励愿意搬迁出去的村民搬迁到环湖路外围,减轻对自然环境承载力的负担,恢复美景。同时,对传统湿地文化资源进行系统调查、记录、整理和研究,收集能够反映民族文化的老照片、老式物件,挖掘其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民俗风情。恢复如“捞海肥”、白族水上火把节、祭海仪式、特色“里格歌”舞蹈和本主庙诵经等传统的生产生活习俗,塑造特色民宿、湿地文化节、农业体验园等多样化的社区发展主题。

5.2 传统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现代化

在生态文明建设和农村居民就地城镇化的进程中,引导人与人互动方式从传统的情感为纽带,转变到建立在理性基础之上的合作竞争的现代人际关系,通过思想认知、交往方式与时代接轨,进而实现行为和生活方式的现代化。

社区居民是湿地文化建设最前沿和最直接的实践主体。社区共建机制重在共建,借由社区天然的联系,延续社区文化、强调社区意识,打造生命共同体,并将它们整合转化为可具体操作的政策,以“社区共同体”的存在与意识作为出发点,藉由社区居民积极参与湿地保护及其它公共事务,达成社区发展共识,延续并更新社区文化,发展共同的经济产业,建设温馨有情的社区生活环境,重建人与环境、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最终成为湿地传统文化现代化的持续动力(图1)。

5.3 观念和思维方式现代化

改变新型农村居民群体思维逻辑绝对化的二元对立思维,提高主动性和创造力,追求思维领域的“独到”和“最佳”,变感性直觉为理性思维,实现思维方式的现代化。

创新型人才是开发优秀文化资源的中流砥柱,解决传统湿地文化中的粗放、简单、低水平利用的问题,加强村民及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文化素养;制定优惠政策,大力引进优秀生态文化保护人才;进一步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和专业社团合作,聘请相关专家担任生态文化建设的顾问、讲解员,也可向社会招募一些志愿者作为生态知识义务讲解员、普及人员,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触到自然、生态知识的教育普及,广泛增强公众的生态意识和责任意识。此外,还应定期举办湿地文化学术研讨会,使农民在市民化进程中的角色内涵上实现真正地转型与再造。

5.4 湿地文化利用现代化

在厘清传统湿地文化精华、市场需求及产业现状的基础上,挖掘创意元素,通过旅游与物化的品牌产品引领产业转型,创造新的消费需求,从而带动传统湿地文化发展,与经济和社会重新融合,发展数字湿地和创意文化产品,最终形成湿地文化创意产业,实现文化与生态保护、社会发展、经济增益的良性互动。

5.4.1 恢复传统湿地生态立体种养习俗 洱源西湖周边有湿地农业立体种养的传统习俗,但因小户经营、产量低,未能形成产业链,逐渐被农药化肥掠夺式农业的单一种植模式所替代。未来可恢复发展稻田养蟹、养鳖、藕田养鱼等湿地农业模式。以稻田养鳖为例,不仅节约农药和化肥成本,而且绿色稻米售价可由6元/kg增至16元/kg,生态甲鱼售价可达160~240元/kg,综合亩产效益提高两倍。通过发展湿地生态种养,可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发挥生态利益自觉,消减污染,有利于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从而吸引年轻村民就地转化为新型居民和湿地文化传承人。

图1 湿地社区整体营造模式Fig.1 Overall construction mode of the wetland community

5.4.2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增加文化创意产业的有关数据和重要性。针对洱源西湖社区的现状,发展以传统演艺、手工业和民族工艺品为特色的文化产业,调整西湖社区经济结构,拓展生态经济产业链,逐步实现非农生产与种养业并重的格局,建立一个湿地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实现“经济生态化”和“生态经济化”良性互动。具体可分为3个阶段:①第一阶段:生态旅游——依托旅游资源,打造沿湖的“湿地文化游”;②第二阶段:文化传媒、服务增值产品——依托地方电视台、网络,联手传媒公司,宣传湿地文化产品;③第三阶段:文化创意产业——影视公司、水上乐园、民间手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

5.4.3 发扬“粉墙画壁”建筑特色习俗 涂鸦文化源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纽约时代文化,其通过视觉传达的方式对提高城市、乡村的生态环境、经济和人民文化素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叶阳昇等,2018)。“粉墙画壁”历来是白族建筑装饰的一大特色,墙体的砖柱和贴砖都刷灰勾缝,墙心粉白,檐口彩画宽窄不同,饰有色彩相间的装饰带。以各种几何图形布置“花空”作花鸟、山水、书法等文人字画,表现出一种清新雅致的情趣。

根据洱源西湖当地独特的地理特色和文化特色,在废弃建筑以及破损建筑物等地方,邀请艺术家通过诙谐、幽默的表现形式将涂鸦文化与洱源西湖白族习俗融合、创新,一方面给陈旧的建筑物赋予新的生命,另一方面通过这种较为通俗易懂的特色文化,较易体味当地人民的生活,亦有利于带动旅游业的发展。

5.4.4 建立湿地文化研学旅行基地 2016年11月教育部发布在《教育部等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要求:将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纳入教育教学计划。自1983年生态旅游概念首次被提出至今(Lindberg et al, 1993),湿地因在美学、教育、文化、宗教、民俗、音乐等方面具有独特功能,以湿地观鸟游、湿地植物观赏和湿地教育游等为主的生态旅游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已非常普及。今后可从生态保护、环境心理、生物多样性等多方面进行探索,建设一批以研学旅游为目的的先行者和主阵地,满足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群体户外学习、增长见识、陶冶情操等方面的需求。

6 结语

传统湿地文化是人类对湿地不断改造的实践中积累的智慧结晶。通过对传统湿地文化的传承、创新、升华,转变湿地资源保护过多依赖政府的传统思维,充分调动民众的生态文化意识,留住文化的根、守住湿地的魂,并促进湿地文化产业化,使得“生态竞争力+经济竞争力”为综合竞争力,让生态与经济在和解中共生,对改善地方政府被动生态保护的局面和湿地保护事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西湖传统生态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生态养生”娱晚年
시후 ( 西湖), 야간 개장 재개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西湖的六月十八夜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