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媒体如何助力科技人员参与科普?

2019-10-28 07:36本刊实习生付云笛
中国科技财富 2019年10期
关键词:科技人员期刊科普

文/本刊实习生 付云笛

面对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新要求,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强国的历史使命,公民科学素养的提高至关重要,而这离不开科普媒体和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那么科技人员如何更积极主动投入科技传播工作,科普媒体又能为科技人员参与科普提供哪些支撑条件?

9月26日,由中国科协科普部指导,科普时报社和中国科普网举办的“科普期刊融合发展交流沙龙”第二期活动在北京举行。科技工作者、科普媒体负责人、科普专家齐聚一堂,围绕“科普媒体如何助力科技人员参与科学传播工作”进行了深度研讨。科技日报社科普传播中心副主任王飞主持沙龙,科普时报社总编辑尹传红、科普时报社副社长冷德熙参会。

《中国科技教育》副主编秦丽雪认为科学的学习是无处不在的,科普教育是一个普通观念。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科普期刊的受众已经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她指出,这就要求科普期刊也要跟上时代,改变内容的宣传方式,加强与网络的结合。她表示,媒体最了解读者需求;教育工作者和科技人员,拥有最新的成果、技术,这两者应该相加,发挥好各自的优势,加强合作。这样就可以更好地做好科技传播工作,也能提高我国的科技教育水平。

对于青少年科普教育,《科学故事会》执行主编阮帆提出,青少年科普杂志一方面要为学生服务,另一方面也要鼓励学生创作,挖掘他们的科学价值观。这就要求科普期刊想清楚该如何带动青少年主动创作、积极投稿参与。她表示现在青少年科技水平和阅读水平都很高,他们很容易理解刊物的内容。因此期刊不需要再简化内容,而要思考多方面的传播:“一次多元化创作、多平台来做,线上线下同时开展各种活动,把内容真正推向受众。”

科普大V、第21届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奖获得者陈征认为,阻碍科技人员参与科普的核心问题是科技人员的日常科研任务并没有科普的考核指标,“这个问题在短时间内难以解决”。同时,他指出现存科普期刊存在缺少“反馈进度条”、供应段增长与渠道端增长不成比例,供应不足、同质化严重的问题。对此,他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是要建立多元反馈机制,比如建立评选、设立科普届CSSCI等量化指标;二是科普媒体向多元化、平台化发展,以网络媒体为主要平台,让纸质刊物成为一种纪念性产品,一种“铁粉”的象征物。

《大自然》编辑部主任苗雨雁表示,做科普还是要讲情怀。“对那些真正愿意投身科普事业的人,只要媒体给他要求、提出建议,他们就可以反馈给媒体前沿的内容。但如果找到不是真心做科研、做科普的人,他们不是真心想介绍它,可能就得不到好的内容。”

她也提出科普期刊发展中存在的困惑:随着时代的进展,资源、信息来源的渠道变得更加多样,这也造成出错率升高,给编辑工作带来很多困难。所以,邀请相关的专家进行外审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她认为,如果科研人员不好约稿,那就以采访形式进行,同样可以获得很多优质内容。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赵毅鑫从科研人员的角度切入,指出科技人员很少参与科普工作的一个现实原因是他们的科研任务很重。多数科技人员认为最重要的是科研,而科普是“不务正业”。即使有从事科普工作的心,很多科研人员的时间、精力也十分有限。他还表示,“对科研人员来说,平常只顾着做研究,如何把科学研究用生动的语言描述给中小学生或大众来听、故事如何才能讲的吸引人,是非常有挑战的”。对此他提出两点建议:一是需要科技人员增加支持力度,如开设科普机构或科普基地;二是科普期刊需要丰富技术手段,利用VR、AR等新兴技术融入期刊的发展,提升影响力和质量。他特别强调科普是公益,是社会责任,需要科学家来担当,需要科技人员转变意识。要让科技人员明白科普不是“不务正业”,“一旦科学家缺位,非专业的‘科普’就会来补位。”

《中国国家天文》编辑部主任黄京一指出,目前非专业科普盛行,增加了科普谣言的产生,这说明科普期刊的传播不科学、不到位,公民的科学素养还有待提高。她认为,作为一种科普的媒介,职责是增强科学家对科普工作的心理认同感和成就感,从而使科学家愿意与媒体互动,产生好的科普传播效果。同时,她也提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做出了好的内容,但是大众不看,他们依旧被科学谣言吸引。”专业科普期刊遇到的传播瓶颈,可以需要通过加强分众化、精品化、垂直化的定位来改善。她提出用一种“私人订制”的方式,更加精准地把握用户的科普知识需求,使产品可以被更多的受众接受。

《科技导报》编辑部审编、副主任陈广仁指出,每个期刊都是各有特色的,因此每个期刊需要找准定位、目标、读者和作者群体。他认为当媒体能够找准科技人员关注的最新的、最有趣的选题,其实是可以找到科学家约稿的。他还建议,科普期刊也要做一些人情味、人性化的选题,比如科学家是怎么做科学研究的、取得了什么成果、产生了什么影响。这些主题既是科学家愿意写、也是读者愿意看的。“只要媒体发挥出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积极去寻找一些比较好的选题,能找到适合的作者,将来也能吸引一定的读者群。”

《天文爱好者》社长李鉴在主题发言中表示:“一篇‘精神食粮’的产生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他把科普作者分三类:有热情、但是缺实力的年轻、有个性的作者;有资历、没写作动力的专业科技研究员们;有能力的作者,一般是老先生、老院士。对于每一类作者的约稿都要有针对性。他建议对于作者的遴选不能仅仅局限在科技人员身上。科普期刊从业者才是真正知道如何让公众理解科学的人。“期刊编辑间应该相互撰稿”。他认为,科普编辑要有“编辑家”理想,而不能成为一个“文字修理器”,必须有自己原创的作品,即使是从科技小品文写起、科学评论写起。另外,“在图片上我们可以发挥媒体人的特长。国内外很多教科书,都是非常重视示意图的。而这些是科研人员不擅长的,媒体就应该好好发挥这个优势。”

《科学世界》编辑孙天任指出,科普期刊有其不可替代性,比如它可以承载更长篇幅的文章、版面更大更详细的图片,这些是在网络碎片化信息中无法呈现的。因此,他认为依然要重视科普期刊的创作。同时,他认为同一家媒体网络内容和纸媒内容不应该重合,需要挖掘新的研究,侧重的主题也应有所不同。他认为,科学家首先要保障的是科学性,所以科普期刊应该抓住这一点去与科学家进行沟通。如果媒体遇到专业问题需要科学家进行审稿,其实他们是很愿意协助的。“在保证科学性和传播效果的情况下,科学家会认可期刊内容,那么他们就会更加愿意合作,甚至帮媒体做宣传和推广。”

卓众出版科学传播中心主任苏婧提出,科普媒体首先要强调“服务”意识,媒体可以帮助科技工作者实现技术转化,把技术创新跟企业相对接,转化成市场售卖的产品。通过这种务实的服务,媒体与各企业、技术人员建立一个较长久的联系,也就更加容易获得反馈、反哺。其次,需要科普媒体重视通过传播渠道的扩展来吸引科技人员。“传播内容很重要,但渠道也必须重视,它们是‘双王’。”科普期刊也应该以融媒体模式发展,主动去扩展外延和边界,增加自身的价值砝码,保持走在技术、市场的前沿,这样才能不断地吸引科研工作者,保证自我的生存发展。

针对窄面科普期刊如何做到良性循环,《气象知识》编辑李陶陶认为需要做到两点:“开源”和“节流”。“开源”主要在对作者的培养和辅助上,要留下好作者,向他们提供热点、提供读者兴趣点。科技工作者可能并不了解大众感兴趣的点。“期刊媒体就是把科研人员这颗‘咖啡豆’研磨成粉,冲泡成不同的‘咖啡’呈现给不同的受众。”在“节流”方面,她认为期刊内容可以进行二次利用,优秀文章改头换面登上网络,能够给作者积极反馈,在精神上满足他,促使科技人员在科普传播中获得成就感。她还提到,现在的很多科学家是年幼时从科学刊物中获得了力量才投身到科学事业的,我国的科学积淀是由科普期刊引起的,虽然前几年出现了一些漏洞,现在开始重视起来,科普期刊融合发展任重而道远。

在本次沙龙活动中,与会嘉宾从科技人员的责任与义务、科技人员参与科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及科普媒体的内容、平台、渠道建设及融媒体发展等议题进热烈讨论并积极建言献策。大家一致认为,面对新要求和新任务,广大科技人员和科普媒体应该肩负起更大的责任,生产和创作出优质的科普内容,建设一批具有权威影响力、辐射更广泛人群的科普传播平台,为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建设科技强国贡献各方的合力。

猜你喜欢
科技人员期刊科普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科普达人养成记
期刊审稿进度表
科普漫画
科普漫画
北京科技人才拥有指数全国最高
职业高原与离职倾向的关系探析
科技人员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
内蒙古将每年选派科技人员到边疆贫困地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