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王砾尧
专家认为,共享经济仍有许多风口尚未开发,其未来依然可期,但摆在共享经济面前的,有押金监管、信息保护和制度配套等“关口”需要跨越
日前,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共享住宿发展报告2019》显示,2018年,我国以民宿为主要内容的共享住宿市场交易额为165亿元,提供者人数超过400万人,房客数为7945万人,共享住宿的热度可见一斑。
共享经济大放异彩,从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到共享住宿,在便利大众、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为商家降低风险的同时,也面临一些“成长的烦恼”,例如:共享单车的乱停乱放、退押金危机、共享服务缺乏标准等,传统监管模式面临巨大挑战,而刚刚为人们所认知的“信用监管”则逐渐开始展现它的独特“威力”。
专家认为,共享经济仍有许多风口尚未开发,其未来依然可期,但摆在共享经济面前的,有押金监管、信息保护和制度配套等“关口”需要跨越。
2018年,小黄车ofo因押金难退引发社会高度关注。酷骑单车、小蓝单车等共享单车企业同样发生了押金无法退还的事件。除了押金问题,用户个人信息泄露也备受关注。共享经济的核心是“信息共享”,为了给用户画像,一些共享经济企业越权、强制索取用户信息。而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监管部门很难预判信息泄露风险点。
共享经济形态下,产品品质与安全问题同样不容忽视。共享住宿,房东与租户素昧平生,可能滋生人身财产安全风险;共享玩具,如果消毒不到位,又会对儿童造成健康风险……在传统监管体系中,已经明确了由市政、公安、交通、工商、检验检疫、金融等具体的监管部门来控制这些风险。但对于共享经济而言,目前在现实中存在的种种风险,还缺乏相应的监管政策。
“全面深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对于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家发改委创新和高技术发展司副司长孙伟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介绍《关于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时表示,今后将进一步完善信用监管。
“共享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也会积累出越来越多的信用数据,共享经济和信用体系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发展和促进关系。”面对这些“成长中的烦恼”,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肖钢认为,信用将成为共享的保障。
近年来,随着相关监管政策、标准规范的陆续出台以及企业的自我管理的不断加强,共享经济正逐步走向规范,值得注意的是,诸多举措中,都能看到信用监管的元素。
为整治共享单车乱象,去年11月1日起,北京市提出要将共享单车承租人纳入信用管理。今年7月,深圳市明确,对违规骑行、停放以及恶意破坏的个人将列入“失信名单”。南京市交管局也明确,共享单车使用人如有交通违法未处理将被列为交通违法失信人员。
《意见》要求,利用平台数据补充完善现有信用体系信息,加强对平台内失信主体的约束和惩戒。完善新业态信用体系,在网约车、共享单车、汽车分时租赁等领域,建立健全身份认证、双向评价、信用管理等机制,规范平台经济参与者行为。
孙伟指出,一方面,为平台企业建立信用档案,根据信用记录开展公共信用综合评价。此外,还将对平台企业实施差异化监管,对风险较低、信用较好的适当减少检查频次,对风险较高、信用较差的加大检查力度和频次,引导平台诚信依法经营。另一方面,通过进一步加大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的开放力度,为平台内部信用建设提供支撑保障。鼓励平台根据信用状况,对经营者实施差别化的管理和服务措施,为守法诚信的经营者提供更多优惠便利,对违法失信的经营者进行坚决治理乃至清理出平台,引导平台经营者规范自身行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在标准规范方面,去年年底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研究中心发布了《共享住宿服务规范》,对平台、经营者及消费者三方提出具体要求和规范,包括从房东登记房源、房客住宿、交易完成后的评价等服务全流程;房东要求与规范包括上线房源要求、设施要求等8个方面,并提出探索建立行业“黑名单”制度。
除了政府出台相关举措和标准,很多共享平台企业也将信用作为管理的日常手段,例如,滴滴出行日前上线单车业务催收项目,如果用户没有及时支付骑行费用,4天后将收到催缴短信提醒:“您的账号有一单骑行费用未支付,请及时支付,以免影响信用。”滴滴出行方面表示,这里的信用仅限于滴滴出行平台,不涉及一般人理解的个人社会信用。
记者了解到,目前主流的共享单车企业大都采用平台信用分管理制度。例如,当摩拜单车骑行者出现违反交规、弃车走人的行为时,信用分将会被扣50分,用车成本会从半小时1块钱提高到半小时100块钱。摩拜单车和小蓝单车也通过建立信用分及骑行费用的相应调整等方式,约束违反交规、破坏车辆等严重违规行为。
对于各地各企业借助信用手段规范共享单车管理,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李燕霞认为,这是未来的监管方向。李燕霞表示:“比如建立企业用户信用记录,强化企业质量评价,建立企业之间信息联盟信息共享,对规范企业的运营行为和对规范用户的骑行行为都是很好的尝试。”
“健全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有利于共享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杜丽群建议,应通过强化信用评价机制,加强市场主体的信用约束,扩大共享经济带来的规模效应。同时通过对信用的管理和承诺,处罚失信者,为合作行为提供激励机制,促进市场实现更多潜在交易。
可以看出,当下无论是消费者、企业还是共享经济平台,都有越来越多守信的人和企业,在共享经济中因守信而受益,也会因为失信而“受伤”。可以说,交易的达成很大程度上依靠彼此之间的信任。这种信任通过一次次践诺履约、评价、点赞行为,不断构筑强化。期待在监管部门、企业和消费者的共同努力下,不断完善共享经济中的信任机制,让共享经济蜕变为更高效更有“诚信范儿”的经济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