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金宝
2006年6月23日,我在济南见到老将军范朝利。将军在中国人民抗战史上留下重重一笔:1937年10月19日,八路军129师769团团长陈锡联和参谋长范朝利,组织部队夜袭阳明堡机场,炸毁日军24架飞机,是129师抗日出师后的第一次重大胜利。令人惊叹的是,将军的胞弟范朝福也是一位老红军、老将军,曾任海军副参谋长。可谓“一门两将,双星闪耀”。
“坚持党指挥枪的原则,是关系到革命成败的重大问题。”范朝利开门见山,用亲身经历讲述军旅生涯的感悟。
范朝利原是红四方面军的干部,经历了工农红军和革命根据地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战斗历程。1932年年底,部队从鄂豫皖根据地转移到川北创建川陕根据地。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部队先后粉碎了田颂尧、刘湘等四川军阀的围攻,根据地很快发展到42000余平方公里,人口达500万,红军主力也发展到近10万人。随后,他们又强渡嘉陵江,向西发展。1935年6月,红四方面军与党中央率领的红一方面军在懋功胜利会师。用范老的话说,“我们就像久别的孩子回到母亲身边一样,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向北开进。”然而,就在这时,张国焘却自恃兵力雄厚,妄图用枪指挥党,篡夺党中央的最高领导权。范朝利说,张国焘带领左路军到达阿坝后,命令部队停止前进,强令左路军和右路军中的原红四方面军部队南下,向川康边的天全、芦山退却。党中央对张国焘的错误进行了坚决斗争,并给予耐心帮助,但张国焘顽固坚持其右倾分裂主义的错误。9月中旬,他强令左路军和右路军中的第4军、第30军南返,非法成立伪中央,自封为主席。那时,红四方面军的多数同志对张国焘分裂中央的行径并不清楚,只觉得南返以后的仗越来越不好打。后来才知道,这是张国焘搞的鬼。
当时,范朝利在红四军第11师当参谋主任。将军说,说来也奇怪,人还是那些人,枪也是那些枪,与中央一起北上时,处处打胜仗,而南返以后却处处碰壁,光在百丈一战中,红四方面军就损失近万人。1936年2月,在天全、芦山一带又遭敌进攻被迫向西转移,红四方面军也由南返时的8万多人减少到4万多人,损失近半。痛苦经历使广大指战员深深体会到离开党的正确领导的滋味。在广大指战员的强烈要求下,1936年6月,红四方面军与红二方面军一起北上,重新投入了党中央的怀抱。
范朝利在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参加和指挥战斗、战役无数,曾多次负伤,始终跟着党走。用他自己的话说,“我也算是枪林弹雨中的幸存者”。将军叮嘱:历史雄辩地证明,什么时候有了党的正确领导,我军就发展,就胜利;反之,就要遭受挫折,就失敗。你们记者要忠实记录这段历史,让年轻的官兵了解这段历史,记住这个用鲜血和生命的代价换来的经验教训。
还是在孩童时代,就听父亲讲谢振华的故事。说他少年得志,18岁就当红军的团政委;说他32岁便担任纵队司令;说他在上海战役时,以一个军吃掉国民党美式装备一个军,并活捉敌中将军长……
后来阅读红军战斗故事,知道了四渡赤水,巧夺娄山关,再占遵义城,强渡大渡河,翻越夹金山,穿过沼泽大草地,抵达吴起镇,告捷直罗镇,这些举世罕见、惊天动地的人间壮举,谢振华将军都亲身经历过……
2005年12月,我在北京万寿路一座静谧的院子,见到这位敬仰已久的老前辈。“长征是人类史上一个伟大的壮举。我们能够翻越大雪山、穿过沼泽草地,就是因为我们红军有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 90岁高龄的老将军如是说。
1935年6月中旬,红三军团开始翻越夹金山。这是一座海拔4500米高的大雪山,横亘于四川西部的宝兴与懋功交界处,终年积雪,空气稀薄。
年仅19岁的谢振华由团政委改任红三军团保卫分局执行科长,负责军团的收容工作。在出发前,谢振华向大家特别强调了军团叶剑英参谋长提出的翻山四点要求:不能快走;不能说话;不能坐下休息;搞好团结互助。过夹金山时的两个细节让谢振华终生难忘:在山脚下,他看见彭德怀军团长亲自抽查一些连队的准备情况;行至半山腰,他又看见彭军团长的骡子上驮着文件,彭军团长则与战士们一起艰难地一步一步往上走。彭军团长还大声命令一名体弱的战士抓住骡子的尾巴边滑边走。
老将军说,那时的艰苦已经到了人的生理承受能力的极限。我带收容队的同志走到一个避风的斜坡处,看见有十来个掉队的干部战士围着一堆燃尽的木炭坐着不动。我就过去喊他们赶快走,但他们却像雕塑似的毫无反应。原来,他们已经牺牲了。这是因为雪山上本来就缺氧,他们围在一起烤火取暖又消耗了氧气,结果因缺氧而牺牲。他们连名字都没有能够留下啊!
我问老将军,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你们?老将军脱口而出:信仰。红军战士之所以能够坚持过来,就是相信跟着共产党一定会胜利。没有这种信念,是不可能走完二万五千里长征的。
老将军曾在我的家乡山西当过省委书记,他还和我谈了“文化大革命”期间山西发生的一些事情,包括他和陈永贵、江青之间发生的一些事情。他在延安时,江青曾和他在一个党小组,他是党小组长。他的秘书欧阳告诉我,你走了后,老将军把和你的谈话录音(3个小时)打开又听了一遍,他让我代表他向你表示感谢。2006年春节前夕,老将军委托欧阳秘书给我送来1瓶存放多年的山西老白汾,因为他在那里工作多年,有深厚的感情。我诚惶诚恐,连连说:“绝对不行!”欧阳秘书说:“你怕什么?这又不是送礼。老爷子给谁送过礼?老爷子高兴,他祝你春节快乐!”我的心头一热,眼泪直在眼眶里打转。我哪敢享用?我将这瓶酒放在我家最显眼的地方,贴上封条,写上事情的来龙去脉,像文物一样珍藏起来,作为永久的纪念。
作为军人,必须忠于国家利益,为国尽忠。这是军人的天职。2010年 6月13日,105岁高寿的开国将军、原军委炮兵顾问陈锐霆仙逝。我军将帅中两人最长寿:上将吕正操(1905年1月4日—2009年10月13日);再一个就是少将陈锐霆(1906年11月10日—2010年6月13日),两人都是当团长率部起义的。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震惊世界的“西安事变”。当时吕正操担任张公馆的内勤工作。“西安事变”后,张学良被蒋介石扣押。1937年3月,蒋介石强令东北军改编。当年5月,在一个行军帐篷里,吕正操秘密完成入党仪式,“七七事变”爆发后不久,率所辖691团脱离国民革命军,转投中共,被任命为八路军第三纵队司令员兼冀中军区司令员。1940年3月,陈锐霆任国民党军队李仙洲部142师425团团长,参加宜昌战役。皖南事变后,国民党顽固派掀起反共浪潮。汤恩伯调集12万大军,想一举吃掉刚由彭雪枫部队改编的新四军4师。陈锐霆被迫率部渡过颍河,与新四军作战。此时,陈锐霆(1936年即秘密加入共产党)与新四军彭雪枫部取得联系,经党中央批准后率部起义。
陈锐霆将毕生精力奉献给了人民炮兵事业,是我军炮兵建设的功臣。将军告诉我,他一生干炮兵,就是因为忘不了日军肆意轰击的炮火,忘不了惨死在日军炮火中的受难同胞,忘不了自己两次在日军炮火下死里逃生的经历。1928年5月,将军在济南师范学校读书期间,目睹日军制造的惨绝人寰的“五·三惨案”。这天,日军出兵侵占济南,屠杀中国军民5000余人,陈锐霆也险些丧命。此后,他毅然弃笔从戎,走上抗日救国的道路,并发誓干炮兵,结果干了一辈子炮兵,是我军炮兵的一代元勋。
2005年11月7日,将军100岁的时候,我与他作了2个小时的长谈。他头脑清晰,说话严谨。我拜访老将军的文章《百岁开国将军的传奇人生》,刊于《解放军报》2006年1月6日。2007年12月14日,老将军用亲身经历为疗养院官兵解读党的十七大精神,2008年1月3日的《解放军报》以《百岁将军陈锐霆话“旗帜”》为题做了报道。
老将军曾托人送我一幅字:“天下虽安,忘战必危。热爱和平,不辱使命。”强烈的忧患意识跃然纸上!
高锐将军曾被喻为中国的“潘菲诺夫”(苏联小说《恐惧与无畏》里一位红军师长的名字)。许世友曾评价他“没有知识分子的毛病,打起仗来和工农干部一样不要命”。他的经历颇具传奇色彩。
1937年,高锐在山东莱阳乡村师范上学。卢沟桥事变后的一天,同班同学鲁奇的亲戚(共产党员)对鲁奇说,红军在西安有一个红军大学,你们应该去考红军大学。11月的一天,高锐与鲁奇约了张凯、姜林东、曲常川三位同学,在地下共产党员的指点下,骑脚踏车奔西安。路上虽遭国民党军队的拦截,日本侵略者飞机的扫射,但终于到达西安。在这里,他们听从莱阳乡师转到西安女子师范教书的宗又新老师说,红军大学在延安,并改名为抗日军政大学,莱阳乡师的唐般若老师已经投奔延安。我给你们写封介绍信,你们去找他。
5位同学直奔延安,唐老师果然凭着这封介绍信介绍他们进了陕北公学。
临近毕业的前夕,他们有幸聆听毛泽东同志作动员报告。那天,毛主席穿着一套灰军衣,站在席地而坐的学员前面,以生动、通俗、有趣的语言,鼓励大家上前线。他首先说每个人在初上战场打仗时,会感到有点惧怕,子弹横飞没长眼睛,是会吓人的!主席循循善诱地说,这是因为你对打仗情况不了解。当人们对一种客观环境和事物不了解时,就会感到受压迫,感到不自由,感到有点怕。当你了解了它的情况后,就不会惧怕了。打仗也是这样,当你参加过几次战斗后,了解了打仗的实际情况,摸到了打仗规律后,就不会怕了。他还举了在他住的窑洞警卫员抓蛇的例子鼓励大家说,到敌人后方去,抓住日本侵略者这个野牛的尾巴,拉着它倒退,不让它向内地入侵。要学孙悟空钻到牛魔王的肚子里,撕碎它的五脏,让他昏死过去。最后他说,我们要在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配合正面战场,打败日本侵略者。要建立根据地,占据山区,依托山地开展敌后游击战,发展人民抗日武装力量,坚持持久战,直到把日寇赶回老家去。他向大家提出3个要求:一是当学生;二是当先生;三是当指挥员。他说,你们抗大毕业了,但学的知识还很有限,还必须继续学习,到实际工作中学习,不仅要向八路军学习,向友军学习,还要向敌人学习,向日军学习。既要学习带兵打仗,又要学习做群众工作,学会发动群众、武装群众,带领群众去和敌人作战。要把学到的抗日战争的道理向人民群众宣传,发动群众拿起枪来打日本。除了当学生当先生之外,还要当指挥员。用你们学的本领,去指挥部队打仗,运用灵活的战术不断地打胜仗,大量歼灭敌人,把日本侵略者打回老家去!
高锐动情地说,听主席一次报告,受益终生。这是高锐等5位同学迈向革命征程的关键一步,他们后来都成为党和军队建设的骨干:姜林东,曾任广州军区副政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张凯,曾任总参通信部政委;曲常川,曾任中共伊春市委第一书记;鲁奇,曾给朱德、杨尚昆等同志当过秘书,后任中国科学院科学史研究所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