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政治话语
——俄罗斯语言学研究的新方向

2019-10-25 08:02:54刘梦嘉
山西青年 2019年20期
关键词:军事话语政治

刘梦嘉

(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 沈阳 110819)

一、引言

随着战争史的进程和战略、战术的演变,人类在制造和改进各种先进武器的同时逐渐意识到存在着另一种威力巨大的武器——信息。与直接用于战场对敌人进行打击和摧毁的武器不同,信息被用于操纵人们的思维和意识来完成某些特殊的任务。可以说信息战更具战略意义和计划性,因而参与这种心理战的各方都会使用某些特定的词汇单位和语法结构[1]。由此可见,冲突或者战争的发生和语言、话语密切相关。

二、俄罗斯军事-政治话语的相关研究

近些年来,话语语言学研究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其中政治话语和军事话语在话语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不过语言学家们一直倾向于将二者分别进行研究。最著名的话语分类理论之一是由俄罗斯学者卡拉西克(В.И.Карасик)在其著作《语言圈:个性、观念、话语》中提出的。卡拉西克根据交际参与者的地位、角色将话语分为个人话语和制度话语两类。其中,制度话语又包括政治、外交、行政、法律、军事、教育、宗教、神秘主义、医疗、商业、广告、运动、科学、舞台表演话语等种类,分类形成的主要依据是交际的目的和参与者。[2]卡拉西克并没有在自己的话语类型学框架中将军事-政治话语单门别类,不过他对政治话语的特点进行了相当充分的论述,提及大量相关课题的学术论文,其中特别强调了俄罗斯学者舍加尔(Е.И.Шейгал)的《政治话语符号学》一书。书中作者重点关注了政治话语与其他各种类型话语的相互联系,包括军事话语,但与卡拉西克一样,舍加尔还是选择将政治话语和军事话语分开进行研究。[3]

然而,军事和政治从来就是紧密相连的,德国军事理论家和军事历史学家、普鲁士少将卡尔·冯·克劳塞维茨(Carl von Clausewitz)就在《战争论》中指出:“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战争是流血的政治。战争是政治交往的一部分,政治是目的,战争是手段。”[4]由此可见,军事和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复合形成一个复杂的问题。而且近些年来,国家、地区间冲突日渐频发、日益加剧,涉及这些国际冲突问题的话语往往会使用特别的言语策略和表达技巧。所以,俄罗斯语言学界的一些学者开始注意到军事话语和政治话语的联系,把目光投向军事-政治话语,这样一种既涉及军事、又相关政治的特殊话语类型。

俄罗斯学者奥良尼奇(А.В.Олянич)在其《军事-政治话语中的表达策略》一文中把军事-政治话语看作一种媒体话语——军方在新闻报道中作出有关军事行动的报告,并在回应媒体代表提出的问题时被迫迎合当局(下令对其他国家进行军事打击的决策者)的政治利益。同时,他还认为,军事-政治话语是高度术语化的军事言语与高度委婉化的政治言语相结合的产物,其目的是在政治上表明实施军事打击或发起军事行动的正当性。[5]语言学家安德列耶夫(Н.И.Андреев)在他的文章《论德国军事-政治话语在俄译时的术语特点》中将军事-政治话语视为军事-政治语言或者交际过程中涉及军事和政治话题的言语;在现实或者虚拟的交际行为中对说话方的解释,即军事、政治相关文件和材料,以及文章、演讲、发言、对政府和军方人员的采访等。[6]

三、对比分析军事话语、政治话语和军事-政治话语

为探究军事-政治话语的相对独立性,更加详细地阐释其特征,我们以卡拉西克所提出的制度话语均固有的组成元素——参与者、时空关系、目的、价值观、言语策略、语料、种类和体裁、先例文本、话语公式[7]为标准对政治话语、军事话语和军事-政治话语进行对比-分析,见表1。

表1 对比政治话语、军事话语、军事-政治话语

根据对比-分析的结果,我们可以对军事-政治话语的特点及其与军事话语、政治话语的异同进行如下总结:

1.参与者。战争是一个非常敏感、须慎重对待的话题,关于其发端、进程和终结的声明通常都出自国家或国际组织领导人、军事或外交部门高级代表,例如1941年7月3日,斯大林向苏联人民发表“对德宣战”的广播演说;2017年8月2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就增兵扭转阿富汗战局发表电视讲话;美国前总统乔治·小布什在2003年5月1日关于结束伊拉克战争的讲话。军事-政治话语的参与者具有高层级特征,而政治话语并不存在如此严格的等级制度,任何层面的政治活动家都可以发表政治言论。与上述两种话语相比,军事话语在这一点上有着更为封闭的特点,因为它直接涉及战略、战术,也就意味着属于国家机密。

2.时空关系。从时空关系来看,军事-政治话语有别于军事话语和政治话语,介于两者之间。一方面,与以内部会议和秘密文件为特征的军事话语相比,军事-政治话语更为开放;另一方面,与政治话语不同,军事-政治话语不存在与公众进行对话的情况:决策已经做出,政治家和官员们的目的只在说服公众相信这一决策的必要性和正确性,因此军事-政治话语经常采用政府办公室和国际组织的声明、讲话和发言等形式,例如1941年12月8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在国会发表“对日宣战”的演讲;2002年9月12日,乔治·小布什在联合国大会会议上就出兵伊拉克行动的必然性发表的讲话。由此可见,军事-政治话语没有政治话语所固有的公开辩论和讨论的特点。

3.目的和价值观。军事-政治话语区别于其他话语类型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它的目的,它不是关于权力斗争的,如政治话语;也不是关于战争本身的,如军事话语,而是关于战争问题中最复杂的那些方面——军事行动的发起、获得民众战争的支持或者证明现行道路后续将暴露出隐患。

同时,军事-政治话语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的内在价值观。彰显弥赛亚意识成为军事-政治话语的特点之一,比如发动战争的必要性被解释成为拯救人民、改善国际局势或者捍卫国家主权,就像在所谓的冷战时期一样。与之相比,政治话语主要在于对社会普遍接受的传统价值观的诉求,这通常体现在政治口号的措辞上,例如普京在2018年总统选举中的竞选口号——“Сильный президент——сильная Россия!(强大的总统,强大的俄罗斯!)”充满对国家和民族的使命感;特朗普在2016年总统大选期间的选举口号——“Make America Great Again!(让美国再次伟大!)”彰显了美国人民的伟大和美国的超级大国地位,因而引起民众的广泛共鸣。而军事话语更多是对取得战争胜利所需优秀品质的呼吁,这鲜明体现在军队座右铭和军事口号上,例如英国特种空勤团座右铭——Who dares wins(勇者必胜);美国海军海豹突击队座右铭——Semper fidelis(永远忠诚);德国KSK特种部队口号——Facit Omnia Voluntas(意志决定一切)等。

4.言语策略。从运用的言语策略来看,军事-政治话语与政治话语十分相近,都借助弱化、强化策略和“合法化”、戏剧性策略等来达到目的。

强化和弱化策略二者常常相互配合,前者通过展示实力、树立积极形象来提升己方的地位,后者通过贬低、指责对方、破坏其威信来从心理上形成压制。“合法化”策略则试图建构正义的“我方”、非正义的“他方”,将本质残酷、颇具争议的战争建构为目的高尚、动机正当、广受支持的合法行为,旨在为侵略行为进行辩解和粉饰。

戏剧性策略在军事-政治话语中至关重要,因为其具有高度感染力,能够说服听话人做出顺应说话人的选择,并通过军事-政治委婉化唤起和平民众对军事行动的理解、支持,同时起到掩盖真实意图的作用。如同在政治话语中,戏剧性策略广泛使用的原因在于交际中的民众方,大多数情况下扮演着被动观察者的角色,他们不做任何重要的决定,而且往往将战争和军事事件视为远离自己生活的“戏剧表演”行为。

5.主题。政治话语的主题涵盖各个层面涉及国内外政治的一般性问题,军事-政治话语则主要集中在国际关系领域,大多数情况下是关于国家、地区间冲突的问题,而军事话语关注的焦点较为狭窄,仅仅包括军事、军队内部的问题,如战略战术、等级关系等。

6.种类和体裁。军事-政治话语的种类和体裁与政治话语有交叉但不重合,军事-政治话语以国家元首及其直属下级的口头讲话、声明和报告为主,包括一些发表在媒体(报刊、杂志、互联网等)上的文字材料,而由于获取高层内部或第三方信息的途径受限,这些文字材料通常也是在上述口头资料的基础上形成的,这表明军事-政治话语具有一定的精选性。

7.先例文本和话语公式。对现有语料的研究表明军事-政治话语和政治话语更为相近,二者与军事话语形成鲜明对比。军事话语的语言表达受到严格限制和约束,几乎不能使用任何文学表现手法,而军事-政治话语和政治话语则相对自由,这是由于两种话语都具有一定的情感表达功能。

四、结语

军事-政治话语是一种多媒体话语,既包括公开演讲,也包括发表在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媒体上的文字,该话语以军事、政治为话题,运用军事和政治术语,语言高度委婉化,言语策略戏剧化,目的在于证明某些政治、军事行动的合理性,从而对公众和舆论产生影响。

对比-分析表明军事-政治话语兼容军事话语和政治话语二者的某些特点,呈现综合性,但较为突出地体现其政治成分,特别是在话语策略、体裁、先例文本和话语公式方面,因而可以将其定义为关于战争和用于战争的政治话语。军事-政治话语和政治话语的共性缘于二者都具有情感表达和说服功能,但从话语的主要特征——目的和价值观来看,二者并不重合,所以军事-政治话语可以被视为一种相对独立的话语类型。

近年来,随着社会意识形态和国际环境的改变,俄罗斯语言学界对军事-政治话语的兴趣愈发浓厚,虽然还未展开足够全面和深入的研究与阐释,但是军事-政治话语已然成为俄罗斯语言学新兴的研究方向。

猜你喜欢
军事话语政治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河北画报(2021年2期)2021-05-25 02:07:18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7:56
“政治攀附”
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2
“政治不纯”
当代陕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2:50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当代陕西(2018年24期)2019-01-21 01:24:06
话语新闻
浙江人大(2014年6期)2014-03-20 16:20:34
话语新闻
浙江人大(2014年5期)2014-03-20 16:20:20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
当代修辞学(2014年1期)2014-01-21 02:30:20
军事幽默:局
军事文摘(2009年9期)2009-07-30 09:40:44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