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农产品优质优价的因素及对策

2019-10-25 01:02丁声俊
黑龙江粮食 2019年9期
关键词:粮油乙醇燃料

□ 丁声俊

(接上期)

(二)影响农产品优质优价的新因素凸显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大宗农产品的“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日益结合与融合,促进国内外农产品市场的关联度不断提高。尤其是,随着粮食等大宗农产品属性的扩展和变化,其价格形成机制的新因素、即玉米、菜籽等农产品金融化、能源化趋势显着增强,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的影响因素更加复杂化、多元化,甚至国际化因素也趋于强化。

2004年以来,我国农业粮食整体保持增产趋势,总产量与总库存量都稳中有增,但主要粮食价格却出现波动。这表明,粮食价格波动与产量和库存消费比等传统关键指标之间似乎不存在关系,甚至是呈现背离现象。由此使人受到启发,在继续关注引发粮食价格波动的传统因素的同时,还必须注重非传统因素的影响,如粮食等大宗农产品金融化、能源化对市场价格形成的作用,尤其要关注金融化和能源化属性对大宗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影响作用。

1、粮油金融化趋势成为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放大器。所谓粮油金融化是21世纪以来的一个新概念。它最初是用来说明2000年后、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市场上出现的一种新现象。即:在粮油供求格局未发生明显变化的情况下,粮油价格却出现了波动的现象。这就是粮油金融化趋势的杠杆效应使然。

至今人们还记忆犹新,从2006年春季开始,“次贷危机”首先从美国爆发,到2007年8月逐步蔓延到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导致产生多种消极影响。有些多余的流动性投资基金,通过多层次转入有利可图的包括粮油在内的大宗商品领域。由此又产生两种效应:一种是,大宗农产品的商品化属性渐渐弱化;另一种是,大宗农产品金融化属性趋强化。这表明粮油产品的价格具有“双重性”,即不仅是传统的商品价格,而且也是现代金融衍生品价格。这种“双重性”直接导致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具有较强的杠杆效应,即把小幅度、局部性涨价转变成大幅度、全面性涨价。

从国际范围看,金融化属性明显增强导致国际粮油市场价格发生剧烈波动。从2007-2008年和2010-2011年,国际农产品市场上粮价先后经历了两轮暴涨,成为全球性的焦点和热点问题。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爆发了粮食危机。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国际市场上玉米价格飙升了50%,升至历史最高点,大豆和小麦价格也上涨了30%。与此同时,覆盖55种食品的全球粮食价格指数跳升了6.1%。这场粮价暴涨,也波及面粉、食品等其他加工制品。大豆和玉米是我国进口的两种主要农产品,特别是我国大豆油脂产业对进口高度依存,一旦国际市场大豆价格上涨,就必然诱发国内大豆、豆饼、大豆蛋白饲料涨价,进而传导、诱发肉蛋奶价格上涨。

粮食等大宗农产品属性的扩展和变化,使其在国际市场上金融化趋势的杠杆效益明显,并且逐渐成为资本市场上各种金融产品的挂钩商品。金融化趋势的因素对粮食价格形成的作用、甚至超过市场供求力量对粮食价格的影响作用。例如在2009年前后,国内市场上大蒜、大豆和大姜等“三大”产品价格暴涨,掀起“蒜你狠”、“逗你玩”及“将你军”的热浪。这实质上就是农产品金融化杠杆效应的表现,剧烈放大了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效应。

2、粮油能源化趋势成为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推动器。能源,是推动人类历史奔腾前进的必要动力。如果简要回溯,迄今人类对能源的利用大体经历了“四次大转换”。在当代能源体系的革命性转换中,绿色能源、清洁能源方兴未艾。

(1)粮油产品能源化趋势日益明显。在多种多样的新能源中,生物质能是最为重要、最有发展前景的能源。在以粮油等大宗农产品为原料生产的生物能源中,采用不同技术手段对不同生物材料进行加工,可以得到不同形态的生物质能源,主要包括三大类生物能源战略性产品:一是液体生物燃料,包括生物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二是气体生物燃料,包括沼气、生物质汽化;三是固体生物燃料,主要包括把秸秆等材料压缩为成型燃料。

在目前生产利用的生物质能源中,液体生物燃料、即生物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是最主要的产品。燃料乙醇一般是指提纯浓度达到99.5%以上的无水乙醇,可与汽油混合替代石油,减少矿物燃料对大气污染。它也是可再生能源,改善能源利用结构,有利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生物柴油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是优质的石化柴油代替品。这两种产品,主要是以玉米、菜籽为原料生产的被称为“第一代生物燃料”。以及红薯、木薯和马铃薯等“三薯”粮油作物,以及多种农产品加工副产物等为原料。由于以农作物秸秆为原料的“第二代生物燃料”还未实现商业化生产利用,因而导致在西方国家粮油等大宗农产品能源化的趋势不断加强。

(2)我国液体生物燃料取得长足发展。粮油等大宗农产品能源化趋势首先从西方、特别是从美国开始的,至今西方国家在玉米燃料乙醇和生物榨油领域仍然占据领先地位。我国生物燃料起步较晚,然而,迄今生物燃料乙醇也已取得长足发展。从2000年开始,我国启动生物燃料乙醇项目。在初期,主要以消耗陈化玉米、小麦为原料,取得良好效果。随后,国家大力支持这些企业科技攻关,研究开发“纤维素燃料乙醇”,但至今还未达到商业化生产利用的水平。

为促进生物燃料乙醇的健康发展,我国采取了4项必要措施:一是实行“四定”政策,即定点生产、定向流通、定区使用和定额补贴;二是对销售燃料乙醇免征5%的消费税;三是对销售蛋白饲料免征13%的增值税,先证收后返还;四是对定点企业提供定额补贴。其补贴额逐年减少,直到减为“零”。从2005年到2007年的三年间,国家对吉林、河南、安徽和黑龙江等4个燃料乙醇企业年均补贴额依次为2099万元、1777万元、1373万元。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目前我国燃料乙醇总产量达到203万吨,并在11个省(区)推广使用。其消费量占同期全国汽油消费总量的五分之一左右。从长远看,我国适度发展生物燃料乙醇、将会促进粮油等大宗农产品供需平衡,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3)粮油等大宗农产品能源化对其价格形成机制的影响。国内外液体燃料发展的经验表明,在不同环境背景下,粮油等大宗农产品能源化对其价格形成产生不同的影响。

其一,当化石能源价格低迷、玉米等农产品产量过剩时,玉米能源化可发挥促进产销平衡,稳定市场价格作用。迄今,全球燃料乙醇总产量为7975万吨。其中,美国利用玉米总产量的37%生产燃料乙醇,推广使用玉米燃料乙醇4560万吨,占全国汽油消耗量的10.2%,减少5.1亿桶原油进口,节省201亿美元,创造了420亿美元GDP和34万个就业岗位,增加税收85亿美元。巴西年产乙醇2189万吨,超过汽油消耗的40%,燃料乙醇和蔗渣发电已占全国能源供应的15.7%。美国已成为燃料乙醇净出口国,连续8年保持增长。从2016年开始,中国是美国燃料乙醇的第三大进口国,然而2017年同比回落了88%,这主要是由于增加了5~30%不等的关税所致。

就国内的经验看,我国从2000年开始启动生物燃料乙醇项目。当时,大量玉米、小麦库存积压滞销,市场价格低迷,每斤分别不到0.3元和0.5元,尽快处理这些产品成为一大紧急任务。正是为处理大量积压的玉米、小麦等农产品,我国从2000年到2006年玉米燃料乙醇达到120万吨,消耗玉米396万吨。通过加工转化有效消化了如此大量的玉米库存,促使玉米市场价格上涨。例如,在2004~2006年间,每吨玉米市场价格涨幅达到300~600元,一定程度解决了“市场价格扭曲”问题。特别是对解决小麦、玉米主产区产品积压滞销、提高农民收入、逐步走出困境发挥了重要作用。同在2004~2006年间,东北三省居民收入增长均高于全国水平。以吉林省为例,农民人均纯收入依次增长7.8%、18.6%、8.8%和10%。再以黑龙江为例,2006年与2003年相比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043元,年均增长13.8%。这中间,发展玉米燃料乙醇功不可没。

其二,当化石能源价格高扬、玉米等农产品产量短缺时,粮食能源化可激化产销矛盾趋于紧张,诱发市场价格飙涨。在2008年全球粮食危机爆发前,玉米主要生产国美国已将大量玉米用作生产燃料乙醇的原料,导致玉米价格大涨70%。恰在这年夏天,美国本土48个州中有2/3的区域遭遇中度以上干旱灾害,严重损害了农作物的收成,玉米产量比上年下降13%,大豆比上年下降12%。虽然美国粮食产量大幅下跌,但仍然消耗大量玉米生产燃料乙醇,致使国际市场粮价迅速上扬,甚至有失控风险。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食品价格指数上升6%,玉米价格上扬近23%。小麦的国际报价也飙升了19%。当时,国际上提出了严厉的批评,认为美国利用大量玉米生产燃料乙醇,是新一轮粮价暴涨的重要原因之一。

3、金融化能源化背景下优质农产品价格机制的选择。综合前述,粮油等大宗农产品的属性拓宽了,由单一食品属性、逐步与金融和能源挂起钩来,产生了金融化和能源化趋势。这种日渐强化的趋势,对粮油等大宗农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必然产生影响。

一是,大宗农产品价格波动频发和强化。如前述,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球流动性过剩,金融衍生品泛滥,大宗农产品贸易投机活动猖獗,导致粮油等大宗农产品逐渐偏离供求机制约束下的相对均衡,爆发农产品价格飙升,诱发其价格波动不仅频发,而且强化,即价格波动的范围与消极影响扩大了。

二是,大宗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复杂化。粮油等大宗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取决于供求关系,但在其金融化和能源化影响下,产品价格脱离其基本面,定价权旁落于金融国家操纵的跨国公司的手里,致使削弱、甚至脱离了传统供求关系的影响,越来越多地取决于市场心理预期。包括期货市场、货币市场、投资资本,以及能源价格等农产品非供求关系的影响,使大宗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日趋复杂。

三是,大宗产品宏观调控的难度与风险加大。大宗农产品金融化和能源化趋势使宏观调控与国际市场的关联性增强,而后者具有的多变性和复杂性,不仅增加了粮油等大宗农产品宏观调控的困难性,而且加大了风险性。针对以上特点,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在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同时,还要注重消除对粮食等大宗农产品供求关系可能带来的不确定性,即价格风险性。

(三)政府宏观调控对农产品优质优价的主导作用

由于市场优胜劣汰的法则和趋利避害的“市场主体”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动机,致使市场机制具有本身无法克服的自发性和盲目性,难免导致市场波动和价格失灵。这种现象提出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即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的客观必要性。政府通过经济的、法律的,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宏观调控,是现代市场经济题中应有之意。

当然,政府的宏观调控举措必须规范化、科学化,做到“三适”,即“适时、适情、适品”选择良策。这既是由粮油等大宗农产品的特性决定的,也是我国国情使然。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对粮油等大宗农产品必须因地制宜,因势谋划,因品而定,选择最佳的宏观调控举措。其中,要以经济手段为主策,以法律手段为准绳,以行政手段为保障,并以倡导商德为辅助。所谓经济手段主要包括:财政调节、信贷调节、价格调节及汇率调节等。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运用价格杠杆必须以健全合理的价格机制和价格管理体制为前提,运用价值规律进行调节,有效扭转可能发生的市场失灵、价格扭曲状况,保证大宗农产品市场正常平稳运行。

1.“适时”提高大宗农产品价格,是增强发展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的杠杆。从上世纪80年代改革之初,党和政府主动扭转忽视农民物质利益的问题,自觉运用价值规律和价格调节机制,大幅度提升粮油等大宗农产品价格。这项在当时引起社会震惊的大改革,既促进了农村经济和粮食流通的改革,又改变了粮食价格过低状况和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还有效改善了市场供给和价格体系。

根据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建议,国务院做出提高粮食收购价格的决定:从1979年夏粮上市时候开始,粮食统购价提高20%,超购部分在此基础上再加价50%。以这轮粮食价格改革为契机,从1979年到198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由33212万吨增长到40731万吨,创中国粮食总产量历史最高纪录。数据表明了这轮粮食价格改革的成功:一扫中国长期存在的粮食短缺、紧张的局面,而开创出供给宽裕、农村活跃、民众生活改善的新气象

2.“适情”放开大宗农产品价格,是增强市场活力、促进农业粮食发展的动力。上世纪80年代初发端的农村改革,迸发出蕴藏在亿万农民间的巨大积极性和主动性,创粮食生产“六连丰”,年均增产333.33万吨,促使农业粮食产销形势发生了巨变,粮棉出现了暂时相对过剩,并由此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多种新问题。1984年,国务院“适情”而发,采取了放开价格、扩大市场调节的改革措施:首先,有步骤地放开生猪、蔬菜等鲜活商品。其次,逐步放开大宗农产品价格。1985年,废除粮食统购制度,代之以实行“粮食合同收购制”;次年改为“粮食合同定购制”。这些以市场化为取向的改革,解决了卖粮难、储粮难、调粮难的难题,更使农民获得自主权。

适应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国家以市场化为取向、对大宗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价格采取多项重大改革。(1)取消粮油购销“价格倒挂”制度。1992年,国家采取了突破性价格改革措施,国务院决定废除粮油购销“价格倒挂”制度。次年,全国普遍放开粮食销价的县市达2000余个,意味着我国粮食统销体制全面废止。(2)再提高四种粮食定购价。1994年6月,我国对四种大宗粮食定购价提高了44.4%,并确定国有粮食企业掌握900亿斤的粮源。在此基础上,1996年再次提高四种大宗粮食的收购价,提高幅度达到40%以上。国家两次采取提高粮价的改革措施,都为建立合理的粮食价格体系,以及促进粮食企业迈向市场化目标注入了内在动力。(3)抓住有利时机全面放开价格。进入新世纪以后,我国农业粮食连年丰产,出现粮食充裕、粮价低迷、市场滞销、库存积压的问题。国务院适时做出深化粮改的决定。2004年,在坚持“四有利”的原则下,放开粮食市场、放开购销价格,创新体制机制,促使粮食稳健过渡到市场化。

3.“适品”运用和调整价格机制,是平衡市场、保护农民利益的调节器。适应农产品市场供求关系变化的需要,国家采取调整或改革机构的措施:(1)实行粮食“托市”、即最低收购价政策。2005年和2006年,国家对主产区稻谷、小麦先后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并确定中储粮总公司为承担者。迄今,这项改革已坚持实施十年以上,对保护农民利益、保障国家掌握足够粮源功不可没。(2)实行粮食“临储”、即临时收储政策。2007年以后,国家在东北地区实行玉米、大豆临时收储政策。对解决农民“卖粮难”、增加收入和促进粮食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到2015年,全国玉米产量提高到4491.6亿斤,同比增加178.7亿斤,而当年消费量仅在3500亿斤左右。与此同时,国内外主要粮食品种已连续4年价格倒挂,致使粮食供求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玉米出现阶段性过剩。面对粮食市场供求新形势,国务院决定从2016年开始取消粮食“临储”政策,同年国家又启动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其基本原则是“市场定价、价补分离、保障农民合理收益”。这意味着实行近10年的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被取消,而代之以“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新制度。与此相应,政府采取多项综合性措施,包括信贷支持、促进种植结构调整、合理消化库存,以及鼓励多元市场主体入市收购等,保障玉米收储制度的重大改革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成效和成功。

4、从农产品价格改革看政府宏观调控的主导作用。从国内外的丰富经验中,可以得出启迪性看法: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的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主导作用不可或缺。政府宏观调控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五个确保”方面:一是确保大宗农产品改革坚持正确的方向和道路,防止和避免农业现代化带来的“异化”现象;二是确保改革的主体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促其增收致富、奔上全面小康之路;三是确保以农业粮食“供给侧”结构改革为重点、促进“两侧”结构动态地相互适应;四是确保国家粮食、乃至国民经济安全,特别是口粮绝对安全;五是确保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和谐发展。

此外,政府实施宏观调控措施还有一项基本的作用,就是改善和优化营商环境。它包括多项指标,诸如开办企业、办理施工许可证、获得电力、登记财产、获得信贷、保护中小投资者、纳税、跨境贸易、执行合同和办理破产等。特别是要建立健全具备有效制度保障的营商环境,即是否具有“优质生产要素”的“软环境”,人才流动是否便利,商务是否便捷,办税物是否方便,海关通关是否快速等。通过改善优化营商环境,培育壮大新动能,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促进国内市场主体和生产主体、经济增长和就业扩大、实体经济良性循环;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等都流向营商环境良好的高地,助力大宗农产品建立优质优价机制。

(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粮油乙醇燃料
乙醇的学习指导
乙醇和乙酸常见考点例忻
新催化剂推进直接乙醇燃料电池发展
来自沙特的新燃料
生物燃料
导弹燃料知多少
乙醇蒸气放空管设置室内引发爆炸
最新粮油批发行情
最新粮油批发行情
最新粮油批发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