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道德”的教学彰显德育课程魅力

2019-10-24 05:41孙民
中小学德育 2019年10期
关键词:规则道德德育

孙民

在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统筹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在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中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与价值。但是在现实中,由于任课教师的道德素养良莠不齐以及任教的不稳定性等因素,导致了德育教学专业研究的碎片化,使得小学道德与法治这样的德育课程教学本身便存在诸多“不道德”现象。这也促使我们不断反思,如何真正用“道德”的课程与教学展现德育课程独特的魅力,让师生共享美好的德育生活。

在最需要“规则”的时候:学会节制教师“权力影响”

小学三年级《生活中处处有规则》一课,旨在让学生通过体验感知“规则”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安全、有序,人与人之间更加和谐、友善,并进一步探究生活中处处有规则。在一次公开教学中,老师组织了“击鼓传花”的活动。当鼓声响起,同学们依序传花,鼓声停,拿到花的那位同学便要在全班說一个他发现的生活中的“规则”。活动顺利进行了几轮,学生们也说出了几条生活中的规则。又一轮游戏开始,当鼓声停下的瞬间,前面一个同学顺手把花往后一扔,后面这位同学没有能接住,花遗落在课桌上。该由谁来汇报“规则”呢?全班同学顿时聚焦到这里,为了活动能及时进行下去,老师连忙走过来,看了看遗落在课桌上的花,指着后排那位同学说:“该你来说!”只见那位同学嘟着小嘴,一副极不情愿的神情站起来汇报他发现的生活中的“规则”,其他同学有的错愕,有的不解,前排那位同学则显得有些侥幸……

这节课讲授的是关于“规则”的道德知识,课堂上发生的意外不在教师教学的预设里。我们认为,教师的现场处理本身的“道德性”是值得反思的。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点,教师的影响力是强势的,有学者将这种影响力分为权力影响力和非权力影响力。要避免“不道德”的教学出现,教师有必要自我节制权力影响力,发掘非权力影响力在教学活动中的价值。特别是德育课程教学中,切忌用“上帝视角”“成人眼光”对儿童生活进行横加干涉;切忌以“关爱的名义”绑架学生的主体权利;切忌用“独裁的方式”试图培养出未来尊崇法治的公民……

这节课现场生成的事件其实恰恰切中了本课“规则”教育的核心。当游戏活动中发生冲突与矛盾时,怎样处理才更加体现公平、正义呢?这不恰恰需要制定合理的“规则”吗?也许游戏本身已经有了规则,但是生活中总会有层出不穷的新情况出现。于是,规则、制度总有“不能”的地方,这就需人们要不断地修订、完善、补充规则,这正恰恰体现了当前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理念——坚持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注重以法治精神和法律规范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良法善治传导正确的价值导向,让学生理解法治的道德底蕴,牢固树立规则意识,诚信观念,实现法治育人功能。

试想老师面对课堂上生成的突发事件,不是武断地用教师的权力去判定某位同学该讲或某位同学不该讲,而是引导同学们来讨论这种情况该怎么办——看来在“击鼓传花”活动中还应该增加一些规则,诸如前一位同学如何传,后面的同学如何接……至于这一次这两位同学的问题,可以按照商讨增加的规则协商,也可以重来,甚至还可以猜拳判胜负。谁胜谁负已然不重要,关键是让当事的两位同学乃至全班同学感觉到公正,感受到民主,切身体会到人们为了更好地生活是需要规则的,这才是“道德”的教学。

在教研活动反思中,当事老师深有感触地说,我们不愿意在课堂教学中出现这种不道德的教学行为,但是这需要老师有多么高超的教学技巧,综合素养和机智的反应力啊。诚如这位教师所言,在课堂教学中这样意外的生成总是会超出老师的预设,但是,只要我们守正创新,只要我们意识到用这种道德的教学方式传授道德知识,我们就能够“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给孩子“挖坑”的活动设计:深度把握德育课程理念

小学二年级上册11课《大家排排队》一课分为“还是排队好”“哪些地方要排队”“怎样排队好”三个话题。其中“还是排队好”教材呈现了两个对比的场景:一个是同学们争抢新作业本的场景,一个是同学们排队有序领取新作业本的场景。对这一话题,老师依据教材“精心”设计了活动:

上课了,老师顺手从讲台上拿起一个盘子,盘子里装着饼干之类的小零食。“同学们,很高兴今天和大家一起上课,老师还特地准备了见面礼,这里有一些美味的饼干给大家品尝。”有同学们走上讲台,伸手在盘子里取零食,老师见大家还不够热烈,于是补充说:“快来拿啊!快来拿啊!” 于是同学们纷纷涌向讲台,围向老师……老师趁势在人群里前后趔趄,盘子里的饼干也有些洒落。活动告一段落,老师的“秋后算账”开始了:“老师为全班每个同学都准备了一份礼品,由于有的同学不守规则,多拿了;还由于大家争抢,有的饼干掉到了地上;老师的脚还被同学们踩着了……”老师进一步采访没有拿到饼干的同学心情如何?怎么看刚才的混乱场景?

一边听课的我问了一位刚才拿到饼干,并且吃了两块的同学,只见他嘟着嘴说:“先又没说一人只能拿一块……”那股委屈劲别提有多大了。

不仅这位同学感到委屈,我们也替同学们感到委屈,我们觉着这段教学活动存在着明显的“钓鱼执法”的嫌疑,具有“不道德性”。在课后的教研活动中,执教老师也认可这种看法:“我是有意在教学设计甚至教学组织中去误导学生,强化不排队与排队的对比,不然该怎么办呢?”我能够深切体会到一线老师这种无奈,他们是实在找不到出路才出此下策,所以说这样的不道德的教学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线老师一种无奈的选择。

老师为了完成40分钟的教学,不得不给学生“挖坑”,是不是“只此华山一条路”呢?思路决定出路,当我们冲破具体某一课的教学的思路束缚,运用小学德育课程的理念,我们就会发现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要回归到儿童常态的真实生活中来,帮助学生实现在生活中的成长与提高。这样我们的眼界就不会再被教材的具体场景所封闭,而会回到学生生活的这个大世界中。我们发现,即便是二年级的孩子,他们是有着自己的思考与选择的,有的孩子特别注意不去和其他孩子争抢,甚至在活动中让着别人,哪怕有饼干的诱惑。当你深入了解他们后会发现精彩的世界:有的孩子很有安全意识,在饼干的诱惑与安全之间,他们毅然选择安全;有的孩子会告诉你,他上幼儿园时有因为争抢而受伤的经历,所以他不会去争抢……这些孩子平常生活中的行为以及这些行为背后的不一样的故事不正是“还是排队好”宝贵的教学资源吗?它们那么朴素,那么真实,那么有感染力!

经历了深度教研的那位执教老师深有感触地说:“看来我们不需要挖坑去组织我们的教学,孩子们生活中就有我们的教学资源,只是我们没有能把它们挖掘出来!”说得多好啊!“不道德”的教学现象背后往往是我们对于课程理念把握的缺失。深度理解和把握德育课程理念,我们才能获得并不断提升驾驭德育课程的专业素养,从而避免反道德的教育教学行为。

课堂内外的“反差”:德育教学注意“工夫在课外”

小学德育课程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但并不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这也就是说,实施乃至检验小学德育课程效度的不仅仅在课堂教学内,更是要覆盖学生的课外的生活,借用“工夫在诗外”的说法,老师在教学小学德育课程时也要坚持“工夫在课外”。

某地进行小学德育课程教学竞赛活动,参赛老师带着本校学生汇集到教学竞赛活动举办的學校,教学竞赛活动结束后再返回各自学校。一位老师执教了小学低年级《我和动物交朋友》一课,课内,老师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精致的教学课件,精彩的教学活动和学生共同度过了40分钟,学生乃至听课的老师都感受到人们关心、爱护动物的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方式,沉浸在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情境中。下课了,老师与同学们收拾整理着教具与学具,准备乘车返回本校。这时,一名学生将刚刚上课用到的一个盛着五颜六色金鱼的金鱼缸端到那位老师面前,看样子是询问怎么带回去?只见那位老师二话不说,端着金鱼缸走到阶梯教室外不远处的垃圾桶旁,一股脑连水带鱼倒进垃圾桶,拎着空金鱼缸带领全班同学离开……

所有的美好被这位老师的轻率之举撕开了一道深深的伤口。我不敢想象看到这一幕的刚刚上完《我和动物交朋友》这一课的孩子们当时的神情,正是因为与刚才上课形成的巨大反差使得这一幕显得格外丑陋!这丑陋在我看来不仅仅是揭露了刚刚站在讲台上一切“表演”的虚伪,更让我看到了势利、麻木……我知道这一幕会给这些孩子在心灵上留下无法抹去的伤痕。生活中的这一平常举动足以抵消刚刚进行的40分钟的教育,甚至多个40分钟的课堂教学都无法弥补。

从这个意义上说,德育课程不仅仅是学校众多课程中的一项,也不是谁都可以随便代一下的无关紧要的课程。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因此,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这是德育课程的这种特殊性与重要性,我们有必要杜绝这种不道德行为的发生。

教师的道德水平不仅对学校十分重要,而且对整个社会也举足轻重。德育学科任教教师尤其如此。习近平强调:“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老师是学生道德修养的镜子。好老师应该取法乎上、见贤思齐,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提升人格品质,并把正确的道德观传授给学生。”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教师必须是道德高尚的人群。合格的老师首先应该是道德上的合格者,好老师首先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现在,关于师德的问题已经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可以说方向是明确的,关键是如何步步为营地去落实。

教学“立场”的反思:以“大情怀”担当课程育德使命

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伴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要站在国家治理战略的高度,深刻理解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法治与德治的关系,准确把握当代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使命与意义,把传播法治的理念、精神、价值贯穿于儿童的生活之中,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会更加深入人心。在新时代,我们的课堂教学要有大情怀,不仅重视学生个人品德的培养,更要重视社会公德的养成,特别是家国情怀的培育。

可以说,今天我们站在小学德育课程的讲台,是担负着大使命的。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需要潜移默化地渗透新时代的新理念,有些未能体现新时代要求的理念虽不能绝对说是“不道德”的,但是在教学中,它们显得与新时代格格不入。

在教学四年级上册第11课《变废为宝有妙招》第二课时《减少垃圾,变废为宝》一课时,教师为了开拓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环保理念,从网上找到一些资料,补充到课堂教学中来。在课后的教研过程中,这位老师谈了她的想法:在教学时讲述日本小学生对饮料瓶是如何进行分类的,让我们知道别人在垃圾分类这条路上已经做得很好,走得很远,我们对照别人怎么做,才能看出差距;通过即将举办的日本东京奥运会奖牌制作这一新闻热点,让孩子们感知科技的力量,通过这一热点想告诉孩子,只要我们脑洞大开,变废为宝,就有更多的可能;最后用瑞典这个例子,说明在世界范围内,发达国家已经率先给我们做出了榜样……在课堂教学的结尾,我很想抛出未解决的难题来激发孩子们展望未来,去争做“环保卫士”。塑料问题是全人类面对的难题。发达国家已经有自己的方法,并取得了明显的效益,那我们呢?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应该怎么做,这是一个值得在场每个人深思的问题。

在进一步的教学研究中,我们反思了这样的教学思路。当前,社会上出现的垃圾分类新时尚正是我国社会进步的表现。以前,在特定历史发展阶段,我们没有倡导垃圾分类并不意味着我们没有充分利用垃圾。我们都有这样的生活感受:拾荒群体实际上实现着垃圾的精细化分类,并以此为生。现在,我国城镇化建设及经济高质量发展对垃圾分类提出更高的要求,不正是生动地反映了我们的进步。我们不反对学习一切先进的经验与做法,但是西方发达国家在垃圾处理上也有着极其不光彩的一面,即向不发达地区输出垃圾……我们在小学德育课堂上持有什么立场,以什么样的价值取向展开教学,就体现在我们经历的每一节课上。

历经这次教学研究的执教老师恍然大悟,原来自己完全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不道德”的教学行为。当她感知到正确的教学立场与方法以后,通过这种实实在在的对比,切实增强了教学的道德性感受。这位老师深有感触地说:“总听说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没想到离我们小学老师如此之近。”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特别是小学德育课程教师更要有这样的大情怀,大视野。

教学中诸多反道德教育现象存在的原因是复杂的,绝大多数也是一线老师不愿意出现的。一线老师往往很注意在课堂教学中避免出现知识性的错误,并且把它称之为“硬伤”,而一些“不道德”的教学行为对于德育学科其实会造成更恶劣的影响,我们姑且称之为“内伤”。只要我们的一线老师在认识上高度重视,在课堂教学中持之以恒地研究、探索,是可以避免和改善“内伤”的。也只有通过这样的深耕研究与探索,才能让德育教学散发出迷人的魅力,也让现代师德建设下接地气。

责任编辑   王清平

猜你喜欢
规则道德德育
跟踪导练(五)(2)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道德
让规则不规则
不如吃茶去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