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浙大西迁

2019-10-24 01:41李大奎
遵义 2019年20期
关键词:西迁竺可桢永兴

文|■ 李大奎

浙江大学在湄潭的办学旧址(李龙江/摄)

浙大西迁,是民国时期一所重要的国立大学为了不受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影响而始终秉承高校办学理念的一次伟大的壮举,一部英雄般的爱国教育史诗。

那硝烟弥漫的烽火岁月,漫漫西迁路,见证了浙大可歌可泣的“求是”精神,也见证了浙大西迁湄潭七年办学创造的辉煌和奇迹。

如今,浙大与西迁所在地缔结的深情厚谊在横跨世纪的鱼水传承里更加美丽、璀璨,已成为校地共有的佳话和宝贵的财富。

文军长征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意味着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打响,战火迅即弥漫华东。为了“教育救国,科学兴邦”的理想及受命保护《四库全书》的转移,设在杭州的国立浙江大学决定举校西迁办学。

在时任校长著名地理气象学家、教育家竺可桢的率领下,浙江大学2000余师生于1939年9月启程,开始踏上漫漫西迁路,共穿越了浙江、江西、广东、广西、湖南和贵州六省,先后在浙江建德、江西吉安泰和、广西宜山落脚,最终于1940年迁往贵州贵阳遵义(在湄潭坚持办学七年),行程2600多公里,历时两年半时间,史称“文军长征”。

一迁建德:1937年9月浙大首迁离总部杭州不远的建德县,先是一年级新生在天目山学习,后全校师生自11月底分三批迁至建德的临时校舍。由于战事形势危急,日寇已逼近嘉兴,浙大决定再次搬迁。

二迁吉安、泰和:在民国政府教育部同意下,竺可桢校长亲赴江西落实校址,经奔波协调,于1937年12月二迁江西吉安,后到泰和。因日寇飞机的轰炸,江西也陷入战乱之中,物资匮乏,浙大师生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勤俭办学,出版《浙大日报》,出演话剧,募捐慰劳前线……“读书不忘抗战”,以同仇敌忾之气影响和激荡着赣江大地。同时,浙大师生帮助当地修筑防洪大堤、创设澄江学校、开辟沙村恳殖场等有益民生的急事。只是时局多变,到1938年7月,江西马当、彭泽相继失守,吉安、泰和已不是安全之地,浙大再次筹划西迁。

三迁宜山:1938年8月,经时任教育部长陈立夫同意,浙大再度西迁广西“蛮烟瘴雨”之乡的宜山,确立“求是”校训,制作校歌,“冒百死以求真知”办学。

四迁遵义、湄潭、青岩、永兴:由于宜山在1939年遭日机轰炸,此间环境已不安定。鉴于此,浙大决定第四次搬迁。竺可桢校长亲往贵阳联系校址时,恰遇湄潭人陈世贤、宋鳞生,两人力荐浙大西迁山清水秀的小县城湄潭,时任湄潭县长严溥泉闻讯后亦高度重视,多次写信给竺可桢校长,欢迎浙大西迁到湄潭办学,表示腾出湄潭最好的房舍、规划城西200亩土地供浙大师生选用。得天独厚的地势和纯朴、热情的湄潭人立时吸引了竺可桢校长,尽管当时遵义到湄潭的公路还未竣工,他决定亲自到湄潭实地考察,考察后,竺可桢校长很满意,遂决定于1940年1月浙大四迁贵州,把遵义作为本部,文学院、工学院、师范学院文科先安置复课,农学院、理学院、师范学院理科迁到湄潭,湄潭作为遵义浙大的分部;同时,一年级和先修班500多名师生先安置在花溪青岩(1940年2月至8月),半年后迁往湄潭永兴古镇。至此,浙大结束了两年多颠沛流离的西迁之路,在遵义、湄潭、永兴找到了一方适于教学科研的净土,在这里“以破庙陋室栖身,以桐油青灯相伴,以朴衣素服蔽体,以简餐淡食果腹”,写下浙大西迁七年艰苦办学创造骄人的教学成就、深远的文化传播这一辉煌历史。

抗战胜利后,在湄潭的浙大师生于1946年5月在遵义集中后取道贵阳、长沙、汉口、上海返回杭州,重新恢复重建了国立浙江大学。

在水之湄

浙大西迁湄潭办学的七年,是浙大历史上光辉的七年,45位两院院士在湄工作和学习过,竺可桢、苏步青、卢鹤绂、王淦昌、谈家桢、贝时璋、陈建功、束星北等著名科学家的主要论文在湄成稿、发表,培养了程开甲、李政道、谷超豪、施雅风、叶笃正等一大批科学泰斗、精英,在大西南半壁江山播下了科学文化和现代文明的种子,对贵州、对遵义、对湄潭的发展起到巨大的影响和推动作用。1944年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博士来湄潭讲学时,深为浙大师生艰苦办学的氛围和潜心于学术的精神所吸引,撰文誉为中国最好的四所大学之一,称之“东方的剑桥”。

办学:浙大西迁湄潭分部设在湄潭文庙,办公室、图书馆、医务室和公共课教室均在此,竺可桢校长的住处和部分教职员工、留学生宿舍亦在此。文庙右侧安置女生宿舍,右侧皂角树下建浙大附中。扶风山下的老湄中为浙大主要教学基地,有仁、义、礼、智斋男生宿舍,玉皇阁处为浙大附小,临(湄)江边建体育场、游泳池,双修寺设为物理系,建实验楼,城西贺家祠堂建农场,占地200余亩,内设病虫、农艺、园艺、蚕桑等系。浙大教职工宿舍主要安置在财神庙、朝贺寺、天主教堂、魏家院子、尚家院子及城西部分民宅内。永兴古镇主要安置浙大一年级新生,集中于江西会馆、三楚会馆、四川会馆和南华宫内,财神庙设生物、物理实验室,火神庙设畜牧实验室,教职工宿舍安置在张家巷等民宅内。

组建“湄江吟社”:1943年2月由苏步青、钱琢如等教授发起,旨在湄潭陶冶性情,切磋诗艺,相互砥砺,抒发情感。社址设在西来庵,成员有江问渔、王琎、祝廉先、胡哲敷、张鸿谟、刘淦芝、郑晓沧等9人,当年共组织8次诗会,汇成《湄江吟社诗存第一辑》,成诗两百余首。

联合兴“茶”:1939年9月由浙大农学院病虫系教授刘淦芝(茶叶专家、昆虫学家)牵头,在湄潭县城城南筹建民国中央实验茶场,在民国政府的统筹下,与张天福、李联标等40多位国内知名专家汇聚于打鼓坡(今象山),联合兴“茶”,引进杭州“龙井茶”的生产技术,培养出湄潭绿茶、红茶等品种。自1940年起,民国中央实验茶场领恳500多亩的打鼓坡茶园,开辟湄潭(永兴)茶场(今中国茶海),为出口创汇、换取抗战物资做出了重大贡献。

悠悠两地情

抗战胜利后,西迁湄潭办学七年的浙大回到了杭州。两地结下的友谊至此生生不息,谱写了永载史册光芒万丈的深厚情谊,推动着两地奔赴远方,驶向更美好的未来。

浙大西迁湄潭的旧址,文庙现已修缮一新,成了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更名为湄潭浙大西迁历史陈列馆后,纳入编制管理,讲解员解说。馆前原县政府所在地已拆建为浙大广场,刻下浙大西迁办学纪念碑永矗其间。每年社会各界特别是浙大师生及当年读书的浙大学生及后代来此参观学习的络绎不绝。还有谈家桢教授曾居住的天主教堂,《湄江吟社》所在地的西来庵,联合兴“茶”的茶科所所在地“万寿宫”,浙大实验茶场所在地万亩茶海,理学院物理系所在地双修寺,农学院畜牧场所在地龙泉山森林公园,在永兴办学的“欧阳公曙”、“李氏古宅”、“浙大教授楼”等等已成为旅游景点。湄潭县城还有求是路、浙大路、院士大桥、浙大湄潭现代农业示范园产学研基地,求是中学(湄潭中学)……可以说,在湄潭县城和永兴古镇,无处不闪烁着浙大师生当年活动的印痕,传承着浙大“求是创新”的光芒。当年李政道在永兴茶馆专注于读书的情形至今影响着湄潭学子风雨无悔的求学路。湄潭于2007年12月28日还成立了“浙大西迁历史文化研究会”,每年财政划拨专项经费,专门研究这一段历史,收集开发史料,弘扬浙大西迁文化,搭建两地联谊桥梁,实现共赢。

浙江大学与湄潭在战火纷飞的年代缔成的这份弥足珍贵的鱼水情谊,必将永远铭记永续两地合作佳话。

猜你喜欢
西迁竺可桢永兴
纯电动汽车电池低温加热系统
求是前行的竺可桢
西安交通大学西迁博物馆雕塑作品《交大西迁知名教授》
西迁丰碑
弘扬西迁精神,铸就“西迁精神”出版工程
西迁赞歌·东情路——东北地区西迁民族美术作品北方六省巡展作品选登
胡适与竺可桢打赌
陕西西安明永兴恭定王墓
竺可桢与胡适赌寿命
竺可桢学——《竺可桢全集》催生的一轮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