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 明
脑海中有些旧事往往会莫名地再现,比如今天就想起了一两桩陈年往事。
想想也是快四十年的光景了,那时我生活在陕南老家。我们家住平房一栋,后坡上斜对着发小东子的家,他其实比我低一年级,但打小就在一起和泥上树玩大的。东子的爸爸当过子弟学校的校长,姓黄,人称黄校长。东子妈妈也是子弟学校的老师,姓刘,化学教得特别好。
也不知是在哪一天,从另外一个嘴欠的小伙伴那里得知,东子不是他爸妈亲生的,是管人要的。感觉那时候的小孩都比较单纯,现在叫傻,大家都认为孩子哪有不是爹妈亲生的,谁都应该是爹妈养的。于是就有嘴更欠的小伙伴直接问东子是不是他爸妈亲生的,结果可想而知,东子去问了他爸妈,他爸妈怎么回答他的,咱不得而知。反正是东子爸爸黄校长分别找了我们这几个孩子的爸妈告知这样说不好,我们的爸妈自然再警告我们以后绝不能再说此事。
可是后来还是有不知深浅的小伙伴问东子他想不想找亲爸亲妈,东子却说黄校长和刘老师就是他的亲爸亲妈。
我家一栋平房隔着几门住着王叔和王姨两口子,他们比我爸妈大几岁,由于不能生养,之前一直养猫数只,而且养得膘肥体壮,毛色油光。后来有人劝他们为何不领养一个小孩,这样才算是一个完整的家。也是,那时哪家不是好几个孩子,没孩子的家庭堪称稀缺。于是王家夫妇听从了邻人的劝说,真的就领养了一个小闺女,那时王叔王姨已经岁数不小。夫妇二人自然将抱养的小女孩视如己出,奉若掌上明珠,小女孩长得也是人见人爱,十分可人。
若干年后,我考学离开了家乡,直至定居在外省,自然也就少了老家这房左屋后邻居的信息,只言片语不能准确获悉这两家非亲生子女的准确情况。
又若干年后,我从母亲那里得知,前些年那位爱喝大酒的黄校长已经不在人世,其夫人刘老师本就是一个不爱出门的人,家里家外、买菜做饭都是儿子东子的事儿,如今自己成了家有了孩子的东子一直跟爸妈住在一处,还说东子从来话不多,把刘老师伺候得很好,妈妈说,刘老师真是得了东子这孩子的济了。
跟我家一栋平房的那个王家闺女也成了家立了业,她先后送走了王叔王姨,妈妈还是说,王家两口子也是得了这个女孩子的济了,那闺女真孝顺,从没听她说过王叔王姨的半句不好的话,更别说那王姨还几乎是个盲人。
妈妈跟我说,他们都是好孩子,我深以为然。面对天生的与人不同,他们无法选择,但他们可以选择如何正确地幸福生活,很简单,不自弃,不抱怨已有的生活,用真心面对真心,一路走下去,就会一路洒满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