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乾
人民音乐家王莘于1950年作词、作曲的歌曲《歌唱祖国》,缘起于1949年开国大典,问世于1950年国庆节前,又于1951年9月15日登上《人民日报》,成为中央文化部(文化和旅游部前身)要求全国范围学唱的歌曲。此后,在海内外迅速传播,成为几代中华儿女耳熟能详的歌曲。
生于1918年的王莘,幼年在“丝竹音乐”盛行的环境中成长。1932年,年仅14 岁的王莘踏上了远赴上海的学徒工之路。1935年“一二·九”运动爆发后,17 岁的王莘在青年会刘良谟先生的介绍下加入了“民众歌咏会”,后又结识了正在上海搞救亡歌咏活动的冼星海和吕骥等人,很快便成为活动骨干。
1938年,王莘到达革命圣地延安,考取了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在冼星海、吕骥、向隅等名师的悉心指导下,开始专业、系统的学习。延安紧张充实的学习生活和参与《黄河大合唱》筹备与首演的经历,为王莘日后从事专业音乐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实践经验和情感储备。
毕业前,冼星海赠给王莘一支颇有纪念意义的法国自动铅笔,他说:“我用这支笔写下了《黄河大合唱》,你拿着它,希望你也能用这支笔写出些催人奋进的音乐作品来。”
1949年1月15日,解放军攻占天津。第二天,王莘便带领“华北群众剧社”全体成员进驻天津。在开国大典前的一次工作会上有人提议,应该每人创作一首新歌曲,为开国大典献礼。这个倡议得到参会人员的一致赞同。王莘更觉得责任重大,常常苦思冥想,夜不能眠。
直到10月1日,王莘作为天津音乐界代表参加开国大典游行,看着一个个游行方队喊着口号走过天安门城楼时,不禁激动得热泪盈眶,热血沸腾。有一个十分具体的场景出现在他的脑海里:如果游行方队能够齐声唱着这样一首歌,迈着整齐的步伐走过雄伟壮丽的天安门广场,该有多好!
王莘旧照
1950年9月,正值国庆一周年前夕,身为团长的王莘为天津音乐工作团采购西洋乐器,到北京出差。在西四牌楼附近的一个当铺,发现了国民党军乐团遗留的旧乐器,他花光了身上所有的钱,买下几件急需的乐器。两把长号背在肩上,小号、长笛和双簧管都挂在脖子上,左右手提着圆号“狼狈”地向火车站走去。为国庆排练的少先队员敲着鼓,吹着号,唱着《中国少年儿童队队歌》,迈着整齐的步伐练习队列,准备接受检阅。看到这一幕,作曲家不禁回忆起开国大典时的情景。
那个想了很久却迟迟未来的曲调就那样自然地流淌出来:“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一上火车,王莘急忙拿出笔,没找到纸,便在烟盒背面飞快记录起来。窗外的景色不停变换,他灵感如泉涌,写下了“越过高山,越过平原,跨过奔腾的黄河长江……”当这段歌谱跃然纸上,音乐家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王莘很快便将《歌唱祖国》的手稿送到了天津日报社,希望能够赶在国庆期间发表。当时的报纸版面有限,遇上重大节庆,版面则更加拥挤。不久,他就收到了铅印的退稿信。
虽然遭受了打击,但王莘没有丝毫怀疑。他一边将《歌唱祖国》的总谱刻板印刷,寄送给同行、好友征求意见,一边组织天津音工团的团员们演唱,并在天津耀华中学礼堂亲自指挥公演。公演成功后,王莘又到南开大学、天津纺织厂、炼钢厂和铁路机务段等地边教唱边征求意见,群众反响十分强烈。没过多久,这首歌曲就在天津的工厂和学校传唱开来。
1951年春,王莘自制的歌片传到了北京工人合唱团;夏天,北京电台播放了工人合唱团的演唱录音后,歌曲便在北京的工厂、学校和社区传唱开来;中国音协首任主席吕骥在北京大学的一次集会中也听到了这首歌,同样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秋天,诗人艾青得到这首歌曲,他反复吟诵歌词,对作品给予了极高评价,在做了两处修改后,将其刊发在自己担任副主编的《人民文学》杂志上。
1951年国庆节前夕,王莘接到老朋友孙慎从北京打来的电话,请他协助查找《歌唱祖国》的创作者和歌谱,并反复叮嘱“中央文化部急要!”王莘在电话里笑着回答:“词曲作者正是我。”
1951年9月15日的《人民日报》用近半个版向全国读者推荐了《歌唱祖国》(包含歌谱和孙慎撰写的唱法指导)。1951年10月29日,在中南海怀仁堂召开的全国政协一届三次会议上,毛泽东主席见到王莘时,高兴地夸奖《歌唱祖国》写得“好、好、好”,还将刚出版的《毛泽东选集》赠予王莘,并为他签字留念。此后,《歌唱祖国》风靡全国,成为中国当代音乐创作中最具影响力的群众歌曲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