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树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户外运动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迷上攀岩、户外探险等活动,甚至闯入了禁止游客进入的无人区,驴友遇险事件屡屡发生。这些事故暴露出不少户外运动爱好者安全意识淡薄、组织单位管理不规范、政府风险预警服务缺失等一系列安全漏洞。与驴友徒步旅游付出的低成本相比,他们遇险后的救援行动,每次都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议论。如何减少这类事故,并在实施救援中节省政府财力物力,需要做认真探索。
违规出行事故频发
7月23日央视网的《山洪致283名驴友被困16小时不间断救援279名驴友脱险4人遇难》文章称,7月21日,江西南昌252人乘坐大巴,另外14人驾驶4辆越野车、17人驾驶3輛小客车,共计283人,分别通过微信群等自发组织,到靖安县吕阳洞山区沿河地带进行户外徒步运动。当天下午两点多,高湖镇西头村局部暴雨,河水暴涨,导致人员被困。经过16个多小时的搜寻救援,被困人员中4人已无生命体征,其余279名驴友脱离险境。天灾背后,亦有人祸。夏季靖安天气多变,吕阳洞景区未经开发,缺乏相应游客保障措施;无旅游业务经营资质的“户外运动俱乐部”“驴头”,通过网络组织驴友出游,提供交通、导游、领队等旅游服务,并收取费用,但风险提示、安全保障能力不足,最终导致悲剧发生。
6月15日环球网一文《7名驴友违规穿越四川卧龙保护区1人死亡网上仍有人组织违规穿越》讲,2019年6月12日下午,四川省邛崃市卧龙镇派出所接到阿坝州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指令:有一行7名野外徒步爱好者组成的队伍正在卧龙保护区大雪塘徒步穿越,其中一网名为“江城子”的驴友失踪。经过寻找后发现“江城子”已经死亡。卧龙保护区管理局表示,根据报警人提供的信息,初步认定该行为属于涉嫌违规穿越保护区核心区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有关规定。此次事发的大雪塘,号称“成都第一峰”,海拔5300余米。该山的北麓属于卧龙自然保护区,有着目前唯一的攀登路线,但进入保护区需要经过严格的程序审批,通常情况下禁止入内。为防止外人违规进入保护区,当地在保护区外围拉起了铁丝网围栏,并设置了众多警示公告牌,但围栏时常被破坏,部分自然屏障也没能拦住“入侵者”的脚步。
5月27日中国新闻网的文章《找了一年凤凰岭失联女驴友确认遇难》提到,2018年5月26日,驴友朱女士独自去北京凤凰岭登山,当天傍晚,朋友接到朱女士发信息说“走错了路”,随后便联系不上。5月27日凌晨5点,朋友报警。当地公安、消防部门迅速展开搜救,蓝天、绿野、浩天等民间救援队及热心驴友等300多人参与此次救援行动,但是始终无法找到朱女士的踪迹。今年5月4日,两名驴友在攀登凤凰岭时,在一处沟壑内发现了骸骨并报警。警方随后对现场进行了勘查,将骸骨带回后进行了身份比对,结果显示骸骨确为失联的朱女士。
以身涉险理应埋单
7月12日澎湃新闻的文章《有偿救援能否阻止任性“驴友”》称,为了满足自己的挑战欲和征服欲,某些任性的旅游者违反一些景区、自然保护区的规定,故意到危险的地方寻求惊险和刺激。“驴友”将探险变成了冒险,而公共资源却一直在为他们不负责任的行为埋单。据了解,近5年来,黄山风景区每年救援救助约400起,仅2017年一年,就组织实施各类救援483起。除了知名景点黄山外,全国其他景区也屡次出现游客被困事件。2018年,为尽快救出被困“驴友”,北京曾出动直升机参与救援,而直升机一次出勤的最低花费就要2万元;还有一些救援活动,动员几百名村民和数十辆私家车参与。为救出探险者,耗费如此多的人力、物力,公众也提出质疑,不能用有限的公共资源为个别游客的任性行为埋单,要让他们得到警示和惩戒,才能从根本上禁绝他们的任性行为。
6月18日南方新闻网《就得让任性驴友付出应有代价》一文表示,公民陷入危险境地后,政府有救助责任,这是世界各国公认保护公民基本权利的准则。政府有强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做后盾,能够提高救援效率和成功率。但一些驴友不顾险情、无视警告闯入禁区,甚至任性地“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就该为其行为承担救援费用、罚款等责任,否则就是对奉公守法者的不公平。特别是在驴友未经许可擅自进入禁区而遇险时,救援人员也很难预见事态发展和险情程度,面临着相当高的风险。让搜救人员冒着巨大风险救援犯错者,就应该让犯错者承担一定成本。这也是对权责一致法治理念的体现,否则就可能形成负面示范,让类似行为层出不穷。
4月30日法制网的文章《驴友不守规则就得付出代价》提到,如果自身能力经验和装备设施水平没有达到一定水准,不顾一切地“说走就走”,甚至不守规则、不理会警示牌擅闯“禁地”,一旦发生不测,不仅会严重威胁自身安全,还会给社会救援增添负担。诚然,对陷入困境、险境的驴友进行救助,是政府和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如果每次救援完毕就不了了之,显然无法达到积极的遏制效果,不足以防范“后来人”再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尤其是在讲究责权对等、财政公平的今天,如果营救驴友的费用和成本全部由公共财政埋单,显然并不妥当。而且《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也明确规定,旅游者在人身、财产安全遇有危险时,有权请求旅游经营者、当地政府和相关机构进行及时救助,但旅游者接受相关组织或者机构的救助后,应当支付应由个人承担的费用。
强化管理安全至上
6月22日环球网的《首个违规“驴友”为任性埋单!安徽黄山有偿救援能否拦住“越界旅游”》一文表示,2019年6月1日,王某擅自进入黄山风景区的未开发、未开放区域被困,黄山风景区对其进行了救援。事后,黄山风景区管委会要求王某承担部分救援费用,这次救援因此成为《黄山风景名胜区有偿救援实施办法》实施以来的首次有偿救援行动。除了黄山之外,2019年还有多起对违规穿越景区甚至无人区的驴友的救援,都采取了有偿救援的措施。5月5日,穿越西藏羌塘无人区时失联了50天的徒步爱好者冯某被找到。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安多县森林公安局对冯某和两名队友分别罚款5000元。6月16日,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通报了一起致1人死亡的非法穿越事件的处理结果。幸存的6人,除了分别受到5000元罚款行政处罚外,还必须支付医疗救护费用;而对遇难驴友的遗体运送及在卧龙的善后处置费用由遇难者家属全额支付。当然,有偿救援也不会漫天要价,更多的是一种警示作用,请“驴友”敬畏规则、敬畏生命、敬畏自然。
8月7日凤凰网的文章《2018年国内自助游发生143起安全事件律师:可建立危险探险线路申报制度》提出,各大旅游社交平台作为可能的联络建立者,目前尚无明确的责任担当,“如果平台缺乏管理,游客极有可能直接和他们对接上”,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副教授杜炜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等相关法律需要完善,明确旅游平台也需承担一定的责任。但是,加大监管和惩罚力度,是否意味着对旅客自助探险的“一刀切”?律师建议,在必要的情况下,可建立危险探险線路申报制度。“建立危险探险线路申报制度,明确进行户外探险必须具备的资质及相关费用,以书面形式告知风险及义务,将户外活动的线路、常见灾害情况、求救电话等基本情况进行登记,既有利于降低户外探险安全风险,同时也方便紧急救援的开展。”有律师这样表示。
8月7日新华网《两部门要求做好非A级旅游景区、未开放景区和未开发区域洪涝灾害防御》一文称,为了防范和降低户外探险的安全风险,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做出部署。据应急管理部网站2019年8月7日消息,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文化和旅游部日前联合印发通知称,2019年入汛以来,多地先后发生多起游客因暴雨洪水被困事件,造成人员伤亡。各地要突出做好非A级旅游景区、未开放景区和未开发区域洪涝灾害防御,设立防洪安全警示标志,添置报警设施,安排专人劝导,探索建立户外活动报备制度;同时,要大力开展汛期旅游安全宣传和警示提醒,加强防汛知识和户外安全常识宣传,引导游客强化风险意识,及时关注安全提示警示,合理规划线路;要强化监测预警信息共享和应急联动,开展联合救援演练,及时科学高效组织被困游客救援;要针对山丘区旅游探索新型管理措施。
4月28日《人民法院报》的文章《驴友不守规则就得付出代价》提到,要想真正管住任性“驴友”,还可以探索更多方式来规范野外探险活动。比方说,除了要让他们自付救援费以外,还要对他们或进行经济重罚,或依法追究其他责任。总之,唯有通过多种举措,加大对任性驴友的追责力度,提高其违规成本,让更多人懂得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才能倡导珍爱生命、理性出游,让户外探险朝着健康有序的轨道发展。
链接:驴友户外出行注意事项
驴友户外出行须谨慎,安全为重中之重。出发前应做好周全的计划和充足的准备,万一在野外迷失方位也应冷静地采取应对措施。
一、出发前的准备
最好跟团走。有的户外活动危险系数非常大,对参与者的野外综合技能要求较高,一般要求参与人员具备良好的体能、稳定的心理素质,所以非专业人员最好选择一个靠谱的团队。对于年老、体弱者而言,如确要出行最好要有家人陪同,带上必备的药品和应急用品。
“三问”。问天:山林地区温差大、天气变化快,所以出行前要查询目的地的天气状况;问路线:指的是提前勘察好路线,评估一下危险系数;问自己:徒步是一项很耗费体力的运动,一旦感觉体力跟不上就应马上停下来补充给养,身体出现更严重的状况就要马上停止徒步。
必带装备。高热量糖果:提供身体所需的能量;小镜子:反射阳光,万一遇险,可以使用小镜子反射表明自己的位置,让救援人员能够尽快找到自己;火种:一可以取暖,二可以发出信号。
建立紧急联络人。在户外活动中每离开一地应该向友人(家人)告之去向,同时必须约定好联络方式和联络时间。一旦没有在约好的时间联络,对方会帮助报警。
二、迷路后的应对措施
建立庇护所。一旦迷失方位,不要盲目地自寻出路,应当原地等待救援,保持清醒的头脑,利用地形地貌和一切可利用物搭建简单的庇护场所(尽量选择朝阳处),以便应付恶劣天气。
求救信号。白天可多收集点潮湿的残枝败叶、杂草,点燃后可借燃烧产生的大量烟尘向外界示警。夜晚可利用强光手电向天空和附近山顶进行一定规律的晃动照射,同时点燃篝火用于取暖和驱赶蚊虫、兽类。
补充饮食。寻找水源,合理分配所携带的食物,必要时可采集自己能够辨别的野生植物,尽可能地煮熟后食用,别一次性食用太多,以免产生过敏反应。
取暖保温。做好防寒保暖,防止失温的危险,无防寒衣物时可挑选并折取阔叶类树的枝叶将身体四周尽可能多地覆盖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