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卫光
英国是一个“人人都是园丁”的国度。英国人对园艺的痴迷广为人知,他们打理花园的水平也备受赞誉。上至王宫贵族下至平民百姓,英国人就像呵护恋人一般热爱着园艺,英国园艺正是因此才能历久弥新、举世闻名,英国也才能成为全世界爱花人士心驰神往的园艺王国。
对很多英国人来说,最值得引以为豪的就是自己的房子和花园,打理花园在英国已经成为一种最受欢迎的生活方式。有调查显示,90%的英国人认为自己动手打理花园,这是一件让人非常享受的事情。
在很多英国小镇,园艺中心成为流行的“标配”,它们如同超市一般重要,为英国的爱花人士提供了无比的便利。在城堡、庄园等旅游景点的纪念品店,往往都设有鲜花和花园装饰品区域,以便游客购买并将参观园林的心得体会在自家花园付诸实践。英国的报纸、杂志和电视节目中,都有专门的栏目来介绍园艺,这些栏目备受民众欢迎。英国各地还经常组织不同规模的园艺比赛。
在英國书店里,介绍园艺的书籍也不计其数。2004年,一本名为《园艺,英国人的爱情》的书在伦敦出版,迅速走红。该书巧妙地把英国历史上脍炙人口的浪漫故事与各个知名的花园联系在一起,不仅对英国园林史进行了一次浪漫的回顾,还通过活泼生动的文字,让读者们心领神会了英国古老而有趣的园艺传统,以及英国人和园艺之间紧密而愉快的关系。
英国媒体评论说,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私人王国”,一个“可以让想象力任意发挥的游戏场所”,这是很多英国人对园艺乐此不疲的重要原因。英国人的花园与其他国家相比有所不同,例如,美国家庭的花园通常都在房前,好像在说着“邻居们你们好”,显示自己“对世界开放”,而英国家庭的花园传统上都在后院,具有很强的私密性。再例如,法国和意大利的花园,往往庄重正式,“旨在让人观赏和羡慕”,英国人建花园则是为了“把自己包裹在只属于自己的绿色中”。
在英国,不乏热爱园艺的名士达人,他们的影响力,对园艺在英国的推广普及起到一定“自上而下”的引领作用。
他们当中,有喜爱报春花的前首相狄斯雷利,有酷爱兰花的“绥靖首相”张伯伦。伊丽莎白王太后一生对花卉和园艺情有独钟,喜爱在皇家园林里修修剪剪、除草松土。在格洛切斯特郡,查尔斯王子用大量精力打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花园王国”——海格洛夫庄园。在那里,查尔斯王子会脱下体面的礼服,亲自耕种栽培。据说,他在没人的时候,还会和植物说悄悄话。
英国园艺知名度如此之高,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一些成功经营的大型花展。每年5月在伦敦举行的切尔西花展,被称为“园艺界奥斯卡”,是公认的全球最具影响力的花展。该花展由英国皇家园艺学会举办,首次展会在1862年举行,经过150多年的发展,现在已经成为全球顶级的园艺展会,也被认为是行业发展的风向标。花展尽管门票价格昂贵,但是每年都是一票难求,近年来的展览吸引的观众数量都在16万以上,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也是每年必到。皇家园艺学会通过举办评比活动,将花展办成具有强大影响力和辐射力的社会化产业活动。
除了花展,英国皇室每年在白金汉宫举行的女王花园聚会,也是向外界展示英国园艺的重要场合。该聚会始于19世纪60年代,起初,参加花园聚会的人大多来自上流社会,如今,这一活动也面向公众,邀请对英国公共事业作出贡献的人士参加。
近年来,英国园艺出现一种新的发展趋势,正在成为一种具有“医学疗效”的生活方式。英国一些研究人员称,“园艺对人的治疗、恢复力量是巨大的”。切尔西花展在其“展示花园”的设计中,越来越关注园艺“治病疗伤”的功效。
英国“国王基金”在应“国家花园计划”组织委托出台的一份报告中,建议政府将园艺作为提升国民身体和精神健康的重要工具。报告甚至建议医生们将园艺作为“药方”,开给癌症、阿尔茨海默症、抑郁症患者。“国家花园计划”主席玛丽·贝里说,“我早就意识到园艺的治疗效应”。
英国有一家名为“茁壮成长”的园艺慈善组织,口号是“用园艺改变生活”。该组织发言人阿里森·考利说,园艺好处众多,可提高身体和精神健康,给人奋斗目标和成就感,喜欢园艺的人往往喜欢交流有关知识,这利于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
《每日电讯报》报道称,很多研究表明,患者在住院期间如果能常去花园,那他们的康复速度往往更快。《卫报》报道称,伦敦一些地方的家庭医生其实已经开始把园艺作为给患者开处方的一部分,这样做的效果是减少了患者看医生和急诊的需求,改善了他们的心情和睡眠。英国“国王基金”健康智库的报告称,那些附近有花园的患者暴力行为减少19%,相比之下没有花园的患者暴力行为则上升了7倍。
英国广播公司园艺节目著名主持人蒙蒂·唐多次现身说法,宣传园艺的治疗功效。他曾患有严重的抑郁症,并经历过一次轻微中风。他不止一次公开谈论过自己的抑郁病情,并称是园艺拯救了他。他说:“泥土给我带来的治愈好于任何药物。”
(摘自《生命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