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识钓,探究垂钓的魅力

2019-10-23 02:24王丰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渔歌子江雪钓鱼

【教学内容】

《小儿垂钓》《渔歌子》《江雪》

【设计思路】

从教材中的《渔歌子》课文出发,立足“垂钓”这一议题,选取《小儿垂钓》《渔歌子》《江雪》三首诗词进行群文阅读,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会从“看词识钓”“看天识钓”“看人识钓”“看文识钓”“探因识钓”等方面进行比异阅读和现场创作,从而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让学生获得更多的阅读方略,提高学生的诗歌创作水平。

【教学目标】

1.阅读《小儿垂钓》《渔歌子》《江雪》,了解三首诗词在用词表达、人物塑造、创作原因等方面的不同,初步掌握“看词识钓”“看天识钓”“看人识钓”“看文识钓”“探因识钓”的比异阅读方法。

2.背诵三首诗词,进行语言积累。

3.编创诗词,培养语言实践能力。

【教学设计】

一、看图诵读,引出“别样的

垂钓”

1.出示垂钓图,引导学生背诵与垂钓相关的古诗词。

(1)看到这幅垂钓图,你能想到怎样的诗句?

(2)结合学生的回答,引读以下描写垂钓的诗句:

看到这幅垂钓图,清代诗人纪晓岚吟诵道:“一篙(gāo)一橹一孤舟,一个渔翁一钓钩。”

看到这幅垂钓图,宋代诗人陆游吟诵道:“花底清歌春载酒,江边明月夜投竿。”

看到这幅垂钓图,唐代诗人孟浩然吟诵道:“坐观垂钓者,徒有羡(xiàn)鱼情。”

2.引出课题。今天,就让我们穿越历史的隧道,重回唐朝,去领略另外三位诗人笔下别样的垂

钓吧。

【设计意图:观看垂钓图,打开了学生诗词储备的闸门。在诵读不同朝代垂钓诗句的过程中,引领学生走进垂钓诗词的殿堂,开启“别样的垂钓”群文阅读教学的序幕。】

二、初读诗词,走近“别样的

垂钓”

1.出示《小儿垂钓》《渔歌子》《江雪》三首诗词。(略)

2.学生自由朗读,借助注释了解诗词大意,并在四人小组内进行交流。

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注释】

蓬头:头发乱蓬蓬的。

稚子:年龄小的孩子。

垂綸:钓鱼。

纶:钓鱼用的丝线。

莓:一种小草。

苔:苔藓植物。

借问:向人打听。

鱼惊:鱼儿受到惊吓(而逃跑)。

应:回应,答应。

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注释】

渔歌子:原是曲调名,后来人们根据它填词,又成为词牌名。

西塞山:在浙江省湖州市西面。

白鹭:一种水鸟。

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

鳜鱼:江南又称桂鱼,肉质鲜美。

箬笠:竹叶编的笠帽。

蓑衣:用草或棕榈叶编织成的雨衣。

须:愿意。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注释】

绝:无,没有。

万径:虚指,指千万条路。

人踪:人的脚印。

孤:孤零零。

蓑笠(suō  lì):蓑衣和斗笠。

独:独自。

3.指学生(或小组)选择一首诗词朗读,并说说诗词的意思。教师相机纠正。

提问预设:刚才,大家借助注释学习了三首诗词。现在,请你(或四人为一小组)选择其中一首,给大家朗读一下,并说说诗词的意思。(具体怎么分工,由四人商量。)

附诗词大意。

《小儿垂钓》:一个头发蓬乱、面孔稚嫩的小孩在河边学钓鱼,侧着身子坐在草丛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影。路人想问路,小孩向路人招招手,生怕惊动了鱼儿,不敢回应过路人。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在飞翔,桃花盛开,水流湍急,鳜鱼也很肥美。江面小舟中,一位老翁戴着青色箬笠,披着绿色蓑衣,冒着斜风细雨,在江面上垂钓。他被美丽的江南春景迷住了,久久不愿离去。

《江雪》:千山万岭不见飞鸟的踪影,千路万径不见行人的足迹。一叶孤舟上,一位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渔翁,默默地在漫天风雪中垂钓。

【设计意图:群文初读时,将三首诗词及注释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借助注释,整体了解三首诗词的基本意思,为后续探究打好坚实的基础。】

三、研读诗词,探究“别样的

垂钓”

1.这三首诗词写的都是垂钓,但垂钓的内涵、垂钓的表达、垂钓的背景却有不同。今天,我们将试着从不同角度来探究这“别样的垂钓”。

2.引导学生从“看词识钓”的角度探究。

(1)找一找三首诗词中写垂钓的词语,看看有什么不同。

(2)反馈交流预设:

《小儿垂钓》:垂纶 。

《渔歌子》:虽然没有直接写钓的词语,却都融在了“斜风细雨不须归”一句中。

《江雪》:钓。

(3) 小结:三首诗词,一首直接用“钓”表述,一首用钓的别称“垂纶”表述,还有一首更加精妙,用没有“钓”字的诗句来说明垂钓,我们把它称为“无钓之钓”。

(4) 请大家读一读相关诗句,感受感受。

蓬头稚子学垂纶

斜风细雨不须归

独钓寒江雪

3. 引导学生从“看天识钓”的角度探究。

(1)大家找一找三首诗词中写垂钓时天气的词语,看看有什么不同。

(2)反馈交流预设:

《小儿垂钓》:没有雨雪的天气。

《渔歌子》:雨天。

《江雪》:雪天。

(3)小结:三首诗词,一首是雪天钓,一首是雨天钓,这都是不同寻常的天气,而只有《小儿垂钓》是非雨非雪的常态天气,或晴或阴或多云,我们暂且称之为常天钓。

(4)请大家读一读相关诗句,感受感受。

侧坐莓苔草映身

斜风细雨不须归

独钓寒江雪

(5)其实,钓鱼和天气有着密

切的关系,我们来看看这些常识。

(出示)

钓鱼的最佳天气:

大雨过后,雨水不仅将鱼类爱吃的食物冲入水中,更为重要的是水中含氧量骤增,水温适宜,此时鱼类胃口较好,有饥不择食之感。

下小雨时,水温、气温较低,细小的雨点均匀飘落在水面上,会使水的含氧量迅速改变,鱼类欢跃,食欲大增。

气候将有较大变化的前1~2天,如冷空气滞留和台风过境影响时,一般气温会有较大下降,此时鱼类也异常活跃,摄食凶猛。

(6)看了钓鱼的上述常识,从钓鱼的知识储备和技能高低方面,有人起了“钓徒”“钓仙”“钓师”的称号,你觉得这三个称号分别适用于三首诗词中的哪个钓者?

(7)回答预设:

钓仙:《渔歌子》中的钓者。

钓师:《江雪》中的钓翁。

钓徒:《小儿垂钓》中的稚子。

4.引导学生从“看人识钓”的角度探究。

(1)大家再读读课文,看看这三首诗词中的垂钓者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的?

(2)反馈交流预设:

《小儿垂钓》:认真、聪明、安静的孩子。

《渔歌子》:执着、忘我、悠闲、聪明、自由的钓者。

《江雪》:孤独、寂寞的钓者。

5.引导学生从“看文识钓”的角度探究。

(1)大家再读读课文,看看这三首诗词通过哪些描写衬托出了三位垂釣者不同的性格特点。

(2)反馈交流预设:

《小儿垂钓》:借问、不应——问答衬托。

《渔歌子》:白、青、绿、红(桃花)、黄褐(鳜鱼)——色彩衬托。

《江雪》:千、万、孤(一)、独(一)——数字衬托。

(3)请大家读一读相关诗句,感受感受。

6.引导学生从“探因识钓”的角度探究。

(1)刚才,我们从看词、看天、看人、看文四个角度认识了这“别样的垂钓”,那么,胡令能、张志和、柳宗元三位唐代的文人为什么要写这些垂钓的诗词呢?接下来,我们从创作原因这一角度来认识这“别样的垂钓”。

(2)请大家阅读这三首诗词的创作背景,然后谈一谈诗人(词人)为什么写这篇诗词。(出示)

《小儿垂钓》创作背景:胡令能到农村寻找一个朋友,偶然间遇到一个钓鱼的儿童,向钓鱼儿童问路后写了这首诗。

《渔歌子》创作背景:公元772年9月,颜真卿任湖州刺史,次年到任。张志和驾舟拜访,时值暮春,桃花水涨,鳜鱼水美。好友欢聚,他们即兴作词,吟唱交流,张志和作词吟唱了五首,这首词是其中之一。

《江雪》创作背景:公元805年,柳宗元参加政治革新运动失败后,被贬官到永州。他所任官名为司马,实际上是毫无实权而受地方官员监视的“罪犯”。官署里没有他的住处,他不得不在和尚庙——龙兴寺的西厢房安身。自从被贬到永州之后,柳宗元精神上受到很大刺激和压抑,于是,他就借描写山水景物来寄托自己清高而孤傲的情感,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苦恼。

(3)反馈交流预设:

《小儿垂钓》:记录生活中的偶遇事件。

《渔歌子》 : 记录相聚中的美好景致。

《江雪》 :记录失意中的生活

窘境。

【设计意图:在研读诗词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三首统读,整体比较,从“看词、看天、看人、看文、看因”五个角度入手,深入探究三首垂钓诗词的不同之处。学生在学习中既了解了诗词的不同描写特点、文本内涵、创作背景,又获得了“五看识钓”的具体研读方法,实现了文本研读的深度与效度。】

四、诵读诗词,铭记“别样的

垂钓”

1.刚才,我们又通过了解作者创作的原因感受了这三首诗词的不同。至此,三首诗词垂钓的魅力已经尽收眼底。下面,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这三首诗词背下来,让经典留在我们心间。你可以坐着背,也可以站起来背,还可以来回走动着背,但有一点,不要影响别人。

2.反馈检查背诵。

(1)请你背诵出描写雪天垂钓

的那首诗。

(2)请你背诵出没有“钓”字的那首词。

(3)请你背诵出衬托小孩认真

垂钓的那首诗。

3.引导学生一起背诵三首诗词。

【设计意图:课堂上给予充分的时间,让学生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背诵,体现了让背诵走进课堂,通过背诵积累,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落地生根。】

五、编创诗词,反刍“别样的

垂钓”

1.在背诵中,这三首诗词已铭记在了我们的心间。老师结合今天的学习,以“别样的垂钓”为题,写了两首诗。大家读一读。

别样的垂钓(一)

王丰

令能书稚学垂纶,

柳公叙翁江雪钓。

风雨不归悠闲尽,

无钓之钓志和妙。

别样的垂钓(二)

王丰

一孩一招一不應,

一翁一竿一江雪。

一风一雨一不归,

一胡一柳一志和。

2.请你也像老师一样,结合这三首诗词的学习,创作一首《别样的垂钓》。

3.学生编创诗词,并展示交流。

【设计意图:围绕三首诗词的理解与学习,教师示范编写诗词后,引领学生把自己的学习理解通过创编诗词呈现出来。这体现着群文阅读教学立足文本、读写结合、强化语用的教学理念。】

六、推荐诗词,延读“别样的垂钓”

1.其实,和垂钓相关的诗词还有很多,同学们可以课后继续阅读。

2.推荐课后阅读诗词。

钓鱼

(唐·崔道融)

闲钓江鱼不钓名,

瓦瓯斟酒暮山青。

醉头倒向芦花里,

却笑无端犯客星。

和答弟志和渔父歌

(唐 ·张松龄)

乐是风波钓是闲,

草堂松径已胜攀。

太湖水,洞庭山,

狂风浪起且须还。

渔家

(明·孙承宗)

呵冻提篙手未苏,

满船凉月雪模糊。

画家不识渔家苦,

好作寒江钓雪图。

【设计意图:推荐不同朝代作家的诗词让学生课后阅读,体现着课内外有效结合、延续阅读的大阅读视野。学生通过课后的实践阅读,必将阅读更多的“垂钓”诗词,丰富知识储备,积淀经典诗词,提升文化素养。】

【教后所思】

第一天在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大城小学六年六班执教《别样的垂钓》一课时,教学过程比较流畅。我引导学生从看天、看文、看人、看词、探因五个维度走近《小儿垂钓》《渔歌子》《江雪》,了解三首诗词的不同之处。但课堂上也呈现了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学生抑扬顿挫的古诗朗读韵味还不足;第二,学生对于《渔歌子》一词的意思理解欠到位;第三,教学时间紧张,学生练写古诗的时间不足,只好布置成课外作业。

针对这些问题,我认真反思后,决定第二天在通渭县的教学进行如下调整:第一,课前互动交流时,通过范读引领指导学生学会抑扬顿挫、有腔有调地朗读古诗。通过交流,引领学生明白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时可以借助注释、借助同伴、借助教师解决疑惑。第二,诵读古诗环节让同组学生选一首最难的诗词,想办法了解全诗意思,并让学生反馈自己所遇到的难题以及解决的过程。第三,背诵诗词阶段让学生只选择其中最喜欢的一首诗词,自由地背诵。第四,编写古诗阶段,引导学生对照板书进行创作示范后编写古诗。比如,可给学生现场展示“钓徒稚子认真钓,钓仙老翁悠闲钓。钓师老者孤独钓,此乃看人学垂钓”等诗词。

第二天的教学是在通渭县思源实验学校阶梯教室上的,学生也是六年级的,听课教师有400多人。上课前,学生有些紧张,我按照调整的思路与学生沟通交流,引领学生对比阅读练写诗句。意想不到的是学生在课堂上大胆质疑,并请教同学和场下的教师解决问题。在我的引导下,学生从看词、看天、看人、看文、探因五个方面找到了垂钓的别样之处。练写古诗时,许多学生写出了精彩的诗句。比如王利伟同学以《别样的垂钓》为题,写出了这样精彩的诗句:“钓徒之真在常天,钓仙之由在雨天。钓师之独在雪天,三位钓者不同天。”可见,我调整的教学思路是正确的。

(作者单位:甘肃兰州市城关区宁卧庄小学)

责任编辑 杨壮琴

猜你喜欢
渔歌子江雪钓鱼
江雪
渔歌子·咏春蚕
渔歌子
钓鱼
第七章 去泥盆纪钓鱼
第七章 去泥盆纪钓鱼
第七章去泥盆纪钓鱼
江雪
渔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