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法国特约记者 姚蒙
皮尔·卡丹曾经是中国市场上万人追捧的国际名牌,但如今早已走下“神坛”。最近几年,这一国际品牌与出资购下其部分商标使用权的中国公司打起诉讼拉锯战。在长达7年的官司中,中方一度面临巨额赔偿的考验,但日前最终胜出。此案可让中国企业得到许多经验与教训,值得一一道来。
2009年,皮尔·卡丹以3700万欧元的价格,将中国区皮具、针织服装、皮鞋等部分商标的使用权,转让给中国诚隆公司。但仅过3年,皮尔·卡丹就将诚隆告上国际商业仲裁法院。其诉讼要点在于:第一,由于双方对部分产品拥有品牌共同所有权,因此在使用上需要双方签字同意。而中方故意拖延签字导致皮尔·卡丹经济损失;第二,中方不能以皮尔·卡丹的名义成立单方面管理经营公司;第三,在毛线衣还是针织品问题上,品牌授权只限于毛线衣,而中方理解为针织品从而构成侵权。由此,皮尔·卡丹公司提出因中方拖延签字赔偿1000万欧元,取消买卖合同,无偿收回产权、专利权与合作权,禁用其品牌与名称等一系列诉求。如果这些诉求获得法庭批准,中方损失将达到5000万欧元。
为此,中方聘请包括在法中国律师在内的资深法律团队应诉。这场诉讼一打就是4年,中方胜诉:仲裁法院驳回了皮尔·卡丹取消合作合同、要求高额赔偿的诉求,也驳回其将针织品只限于毛线衣的商品定义。但也判定中方不能在没获得皮尔·卡丹同意与授权下开设用其名称的公司,在皮尔·卡丹有关品牌权方面要求签字、认同时必须立即回应。
此后,皮尔·卡丹公司开始千方百计寻找中方的失误与漏洞。他们向中方发了100多封要求中方签字的合作文件,但中方却在执行方面存在时间等程序上的失误。皮尔·卡丹抓住这一点,2018年再次向巴黎大事法庭提起诉讼,以中方不配合产权执行为理由,要求法庭判决中方赔偿1亿欧元。此次官司历经两年,中方最终将此案提交巴黎上诉法院,同时反诉对方,并获全胜。
这样涉及一系列国际商务规则、品牌产权等敏感问题的高难度诉讼,对方又是在当地有深厚经济实力与社会关系网的品牌,中方能够胜诉自然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笔者在了解案情脉络后,深感有以下几点值得中国企业注意:
一是中企在国际商业环境中首先要注意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企业经营环境与企业利益最好的保证就是企业行为要做到合规合法。
二是要十分注意商务、法律的程序与文件处理。欧美企业非常注意文件、合同等文字细节,在程序处理及文字记录上也非常严谨。而据了解,不少中国企业不注意书面文件与文字细节,在程序处理上也不够严谨,这在国际业务经营中会导致严重后果。一个不慎,就有惹起诉讼的风险,给经营带来严重损失。
三是中国企业遇到问题既要及时沟通与谈判,也不要怕打官司。此案的诉讼双方实力悬殊,社会影响力与关系网 络也不可同日而语,但最终中
方胜诉说明还是要相信法庭的公平公正。因此,中国企业遇到此类诉讼,不要畏惧对手的强大或权势,应对之道是做好充分准备。
四是要选对律师团队。首先,中国律师理解中国企业的文化与内涵,理解中国企业家的想法与观念,因此在诉讼中能更清晰地表达中国企业的诉求,更能与法官进行解释与交流。由于没有语言与文化的障碍,中国企业当事人与中国律师的交流也更加直接、方便。其次,在法国乃至欧美许多国家的中国律师经过多年打拼,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同时在当地司法界等积累了大量人脉。第三,许多中国律师是有其专业团队的,拥有很出色的当地律师合伙人,这也是保证诉讼质量的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