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楠
(河南省沁阳市人民医院,河南 焦作454550)
输尿管结石与前列腺增生均是临床常见疾病,近年来发病率逐渐上升,并发症发生率也不断升高[1]。临床主要通过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本法创伤小,且无需进行麻醉等处理,术后恢复较快,预后良好,患者接受能力较强[2],但术后需要通过镇痛类药物辅助排石。输尿管结石合并前列腺增生患者若使用阿托品等药物,可出现排尿困难等不良反应,疗效不佳。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能有效缓解输尿管平滑肌痉挛,有效促进排石,且安全性较高[3]。因此,本研究旨在分析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治疗输尿管结石合并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沁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4例输尿管结石合并前列腺增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7例。对照组平均年龄(62.71±5.77)岁;结石直径(1.48±0.46)cm;前列腺体积(25.75±2.45)cm3;国际前列腺评分表(IPSS)评分(15.27±3.55)分。研究组平均年龄(63.25±5.52)岁;结石直径(1.52±0.41)cm;前列腺体积(26.23±2.01)cm3;IPSS评分(15.43±3.32)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经超声、肾盂造影等综合检查确诊;患者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肾功能严重损伤者;泌尿系统功能障碍者;认知障碍者;有精神病史者。
两组患者均接受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首先通过检测定位患者的输尿管结石位置,在冲击位置皮肤处涂抹耦合剂,减少冲击能量,根据患者结石情况调整冲击次数和电压,最后根据患者碎石效果配合其他的排石治疗。
2.1 对照组 术后采用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天津金耀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2020889,1 m L∶10 mg)肌内注射治疗,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给予5~10 mg,每日2次。持续治疗7 d。
2.2 研究组 术后采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0392,0.2 mg)治疗,每次0.4 mg,每日1次。持续治疗7 d。
3.1 观察指标 ①排石率。治疗后对两组患者实施为期2周的随访观察,通过腹部平片(KUB)观察排石情况。②前列腺症状。通过IPSS评价两组患者的前列腺症状,量表共包括7个项目,其中轻度:7分以下;中度:8~19分;重度:20分及以上。③不良反应情况。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或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3 结果
(1)排石率比较 随访2周后,研究组结石完全排出37例,排石率为78.72%;对照组结石完全排出32例,排石率为68.09%。两组患者排石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IPSS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IP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IPS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对照组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见表1。
表1 两组输尿管结石合并前列腺增生患者治疗前后国际前列腺评分表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输尿管结石合并前列腺增生患者治疗前后国际前列腺评分表评分比较(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 47 15.43±3.32 10.16±2.82△▲对照组 47 15.27±3.55 18.93±5.28△
(3)不良反应比较 研究组治疗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腹胀2例,心悸2例,口干1例,经对症治疗或无处理后好转。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输尿管结石是临床发生率较高的疾病类型,患者采用体外冲击碎石,可能对输尿管平滑肌产生刺激,引起平滑肌痉挛,导致肾部剧烈疼痛。因此,排石术后利用输尿管平滑肌松弛药物辅助治疗是临床重要措施之一,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舒适度,促进结石排出[4]。
山莨菪碱是临床中常见的抗胆碱类药物,能对输尿管平滑肌起到良好的松弛效果,减轻排石术后疼痛,但该药物抗胆碱功能较为广泛,治疗后可导致口干、心悸等一系列不良反应。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属于α受体阻滞剂,具有高度选择性,能抑制多种α受体亚型,促进排尿排石,避免发生输尿管痉挛,预后良好。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IPS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对照组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两组患者排石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文献显示,关于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排石率的研究存在一定差异,可能与结石粉碎情况、局部肉芽、输尿管狭窄等因素有关。罗金玉[5]采用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治疗输尿管结石合并前列腺增生,结果显示观察组IPS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及治疗后对照组(P<0.05),排石率无明显差异(P>0.05),与本研究结果相符。本研究中两种药物均能有效地将结石排出体外,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在缓解前列腺症状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且安全性高,可作为临床首选药物。但本研究收集的病例数相对较少,结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可靠性有待今后进一步进行大样本研究验证。
综上所述,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治疗输尿管结石合并前列腺增生效果明显,能有效清除体内结石,缓解临床症状,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