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艺术家

2019-10-22 11:01
珠海 2019年12期
关键词:沙龙澳门艺术家

2019年正值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为了记录澳门的变化,《珠海》杂志与中国摄影在线合作,开设《澳门艺术家》栏目,介绍部分澳门的艺术家。我们通过艺术家们独特的视觉语言,以人文的态度观察澳门独特的文化。

李公剑

澳门著名摄影家

在摄影大咖层出不穷的今天,或许知道李公剑的摄影者和爱好者很少,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李公剑是澳门与内地摄影交流中的重要人物。

上世纪50年代初李公剑开始对摄影感兴趣,1960年加入澳门摄影学会。

1978至1984年期间,李公剑担任澳门摄影学会副会长,1981年出任学会举办的第一届澳门国际沙龙主席。

1985至1988年,李公剑出任澳门摄影学会会长,由1981年至今,他曾多次应邀担任北京、港澳等地区的国际摄影比赛评选委员,由1987年开始担任深圳摄影学会主办的全国十杰富士杯摄影大赛评选委员。

1989年起担任董事会主席至2001年3月止。

1987年在澳门举办西藏风貌三人联展,1988年在香港万能达画廊举办西藏风貌个人展,1992年应邀在香港大会堂主讲“西藏猎影见闻”。

1995年应邀在珠海摄影家协会主讲摄影构图用光及摄影经验讲座。1996年初获澳门市政厅的邀请举办“李公剑35年摄影作品展”并出版影集。同时将展出作品公开义卖,一共筹得善款澳门币四十多万元,全部捐助给澳门大专教育基金会,作为澳门清贫学生升学之用。

1998、1999年先后应邀在广州、深圳、香港等地摄影协会主讲花卉摄影讲座。

2000年11月在华南理工大学主讲构图用光等摄影讲座。澳门回归时被选为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推选委员。

2001年先后在江门、顺德两市举办李公剑个人摄影展。

2002年3月16日在广州文化公园揭幕的“李公剑摄影作品展”,展出了自1966年至2001年30多年间,在祖国各地和外国拍摄的风光、人物、花卉佳作共112幅。作品画面清新朴实,生活气息浓郁,主题和艺术语言与时代共脉搏、与社会同呼吸,客观地反映了时代的真实,使人振奋和鼓舞。

李公劍从影的六十年间,也是沙龙摄影在澳门蓬勃发展的时期,他本人也是第一届澳门国际摄影沙龙主席。那时的沙龙摄影与今天相比,其本质鲜有变化。

可能是有一种摄影术传入中国自澳门始的说法,摄影技术在澳门相对普及,摄影群体也相对发展较快,而“沙龙摄影”往往被理解为是代表澳门摄影的主要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由读图时代出版社出版的 《李公剑从影六十年回顾展摄影作品全集》,一函三本,既有沙龙摄影又有纪实性的影像。

有人经常指出当下的“沙龙摄影”不够“艺术” 和“真实”,这样的指责也同时被人质疑,尤其是在众多的国际摄影沙龙的参与者和“批评家”之间。其实,每每遇到这样的探讨,都客观地产生了相互提示的作用:现在的沙龙片,是和“国际水平”无关的一种图像展出活动;这种图片好像并不在艺术和真实的范畴。

现代科学的发展和普及,使得拥有影像似乎变得较为省事儿,在技术条件变化、拍照成本相对降低的前提下,摄影影响大众文化的程度也确实随之变化。但是,作为“艺术”和“真实”范畴的影像 ,其实并没有完全像有些人得出那种误会的判断:“摄影的门槛儿在降低 ”。这一点也并不特别难以理解,就好像会画画的人多了,但如何成为画家, 或是成为“艺术家”,可能真的同自诩与自我标榜没有太多关系。

在李公剑的作品集中有一本是黑白精选,有他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拍摄的澳门回忆。从时间上推算,当时李公剑正值壮年,从影也已经快二十年左右,在视野中挖掘影像的能力已是纯熟 ,且在地域不大的澳门进行拍摄,看起来并非难事,但是如果不是最终的自觉 ,也是很容易产生非光影刺激而身处历史事件或场景中 “视而不见” 。

李公剑曾说:“对于个人而言,某些记忆的忘却,也许带来内心深处的失落与无奈,但对于一个社会、一个城市而言,集体记忆的消失,却是难以弥补的损失。”(文丨长弓)

猜你喜欢
沙龙澳门艺术家
ABC ENGLISH SALON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澳门回归日
沙龙
消失的沙龙兔
健康沙龙:姜水烫脚治感冒(健身)等
99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