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外文化是韩企在华“败走”根源

2019-10-22 03:13王涛
中外管理 2019年9期
关键词:三星厂商小米

王涛

三星为何将关闭在华最后工厂

近来,三星电子在华最后一个工厂会否关闭的问题引发大量关注。

继去年底,三星天津工厂正式停产后,6月初,三星电子在中国的最后一家手机制造工厂、产能一度占三星全球手机生产量17%的惠州三星电子有限公司又启动了裁员工作。

三星在近期的一份声明中表示,“由于中国市场形势严峻、竞争加剧,我们正在调整三星电子惠州工厂的产量。”

而与三星手机在中国的落寞对比,三星手机在全球市场依然是不折不扣的iPhone killer(iPhone杀手),2018年三星手机全球销售3.14亿部,依旧稳居第一,iPhone则以2.25亿部销量位居全球第二。可不知怎么回事,三星手机在中国,无论是市场数据还是品牌声誉,都呈现出一副“兵败如山倒”的尴尬模样。数据显示,三星手机2013年在华手机市场份额曾高达20%,但到2018年,其市场份额已跌至0.8%。这意味着,短短5年时间,三星在华市场份额急剧缩水了9成!

不仅是裁员,更有消息称惠州工厂最快将在今年9月份关闭。对此消息,三星表示,尚未决定是否关闭三星惠州工厂。但是环顾三星在中国这几年的发展,可以说是一年不如一年。三星在华衰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未来还有机会翻身吗?一边在加速撤离,一边又在投资建厂,三星到底在做什么?三星在华的经验和教训对中国企业又有哪些启示?为此,本期“管理百家”采访到了互联网业内知名人士,IT评论家贾敬华先生。

三星败在“本土化”乏力

贾敬华表示:三星手机衰败的背后其实有很复杂的原因,中国本土品牌的崛起和三星Note 7爆炸事件的影响都加速了三星的陨落,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三星的本土化战略做得不够好。

三星是一家韩国企业,无论是管理架构,还是决策流程,都没有办法快速适应国内手机市场的变化。可以看到,短短几年,像小米、荣耀、魅族、360等,还有一些其他的互联网品牌手机如雨后春笋般冒出,面对这些手机品牌的冲击,三星并没有及时拿出新的营销策略,这点通过三星产品就可见一斑。

三星最初的很多产品都是定位在高端市场,早期国内很多厂商都开始使用金属外壳的时候,三星旗舰机型还在坚持使用塑料外壳,而且价格还比那些使用金属外壳的国产手机贵两倍以上。消费者又不傻,一年里可能不会有太大的用户流失率,但当国产手机配置越来越高,体验越来越好的时候,三星的危机就真的来了。

三星不太了解国内消费者的需求变化,更不了解国产手机厂商在市场竞争上的一些打法。比如:小米主打性价比,三星可能就看不上,毕竟三星是靠技术起家,有多年的技术积累和成熟的销售渠道,它觉得自己的产品可以卖那么贵。结果就是,小米销量很快超越三星,并远远把它甩在后面。三星手机在中国的衰败,其实是一个日积月累的结果。

三星机会仍在,因为中国手机下一轮竞争更残酷

不過,即使三星手机现在在华的市场份额已经可以忽略不计,但并不代表在国内市场三星就没有翻身机会。在贾敬华看来,三星手机机会仍在,因为手机行业厮杀到当前阶段,才开始比拼综合实力。现在仅仅是把一些小弱手机品牌给淘汰掉了,真正残酷的竞争还在下一轮,那个时候才是真正实力较量的开始。

国内手机厂商看起来很强势,像小米,OPPO、vivo等,销量很好,但是这些厂商缺少核心技术。比如:小米使用三星的屏幕,三星只需要不供给或减少供给,卡产能、抬价格,就会对小米产生巨大的影响。此外,从摄像头到屏幕,再到存储芯片,三星都

有优势。尤其是在5G技术方面,三星也有自己的5G芯片。三星有着完整的硬件产业链,可以说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可以独立生产手机的企业,这点国产手机厂商尚且无法相提并论。严格意义上来说,除了华为之外,国内手机厂商基本上还是一个组装厂。华为相对来说强一些,但是也有很多硬件要依赖于三星和其他国际供应商。

贾敬华称,三星的衰败主要是市场策略上的失败,并不是说三星的产品做得不好、体验很差。平心而论,三星手机不比华为、小米、OPPO、vivo的质量和体验差。至于国内很多用户反映的三星系统卡顿问题,其实很大的一个原因是:三星手机想在国内卖得更好,就需要预装一些App,但是装第三方的App就要给对方最大的权限,三星也没办法。还有一些预置的App,其实是因为渠道商想赚钱,它们会在销售渠道环节中把系统重新刷一遍,并不一定说三星原厂中就有那么多App。但是,针对中国用户的操作系统深度定制方面,三星花的精力确实不如国产厂商。但只要三星重视中国市场,在未来并非就没有机会卷土重来。

三星工厂在华其实“有出有进”

三星近些年逐渐将手机制造从中国迁至越南和印度:三星在印度建立了世界最大的手机工厂,在越南也投入巨资建立众多制造工厂。对于这种迁移的原因,贾敬华表示,其实就是成本问题。

相比中国,印度、越南这些国家的人力成本更低,这点通过富士康的工厂迁移也能看得出来。富士康工厂最早在深圳,然后内迁到西安、郑州,后来又到重庆、成都等地,为什么会一直往内地方向深入?就是因为那儿的人力资源成本低,而代工厂的利润又很微薄,为了控制成本,保证利润最大化,必须向低成本地区转移。不仅仅是三星,国内的OPPO、小米等厂商也都在印度建工厂,都是这个原因。

一方面三星手机工厂有意撤出中国,但另一方面,三星在中国市场还有全球最大的存储芯片工厂,还在天津投入巨资建设全球领先的动力电池生产线和车用MLCC工厂等新项目。对于三星的这“一进一出”,贾敬华分析称,这是三星业务布局的调整,三星并不会真的撤出中国这么大一个市场。虽然它在国内手机市场的份额仅剩下1%左右,可是三星在全球的销量还是排在第一位,这是其他手机厂商无法比拟的。

这时候把手机工厂迁到国外去,就是因为三星手机在国内销量大幅度减少,哪怕是都从国外进口,成本也不高。而在印度等一些新兴市场,三星的销量很大,如果从中国往印度出口,成本就会增加,再加上印度本来生产成本、人力资源成本就低,所以说三星手机业务外迁是很正常的。

而三星在中国布局新能源电池产业,很大的一个背景是:这两年我国在政策上鼓励新能源电池的发展。所以说未来5-10年内,三星肯定会把一些主要的、极具未来发展前景的新项目落地在国内。中国已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三星提前布局动力电池业务也是希望在中国市场掘金。

韩企在华“败走”,根在排外文化

韩国《中央日报》此前报道称:三星电子和LG加速从中国撤厂,现代汽车和起亚汽车也停止了在北京和盐城一些工厂的作业。此外,乐天这类企业自不必說。在贾敬华看来,韩资企业在华屡屡受挫,根本原因还是它们的内部管理架构问题。

在人员任用上,无论是三星也好,LG也好,韩企不太信任中国管理层。哪怕是在三星中国区,只要是总监级别以上,基本上都由韩国人来担任。不让懂市场、懂产品的中国人担任重要的领导岗位,是因为韩国人的骨子里面不信任中国人,这是他们一种畸形的文化。中韩两国市场差别很大,大部分空降的韩方高层对中国市场不甚了解,这就导致他们很难在中国“如履平地”。

中企比肩三星要学习“华为思维”

虽然三星在国内的市场份额,尤其是手机业务发展得不太好,但是三星仍然有很多值得国内企业学习的地方,尤其是在产业链的布局方面。当中国刚刚迎来商用5G时,三星已经在布局更远的6G。

三星副董事长、三星实际“掌门人”李在镕近日表示:三星将继续投资未来潜力业务,包括6G移动网络、区块链和人工智能(AI)等,以应对不断增长的商业挑战,并培育新的增长动力。

可以看到,三星手机,从屏幕到内存,从相机到5G基带,三星都有了一个完整的布局。而国内的一些手机厂商一味的围绕手机外观、屏幕、颜色去做小小改动,其实这些对于真正的商业竞争来说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为从长远趋势来看,手机也好,AI也罢,都是复杂的、高精尖的科技战。如果仅是掌握一点皮毛技术,那么在下一个阶段的竞争中落伍是毋庸置疑的。

面对这一情况,贾敬华表示,中国手机厂商应该走华为路线,实现从点到面的突破:这个技术现在没有,但不能一直没有。你可以慢慢地去研究,今天用不上,10年之后就可以用得上,这也算是一种进步。而不是说,一直只追求短期的盈利目标,就是为了赚快钱,那么结果就是:你在接下来的竞争中,时间越久优势越小,当你没有任何优势的时候,被消费者抛弃也只是早晚的事情。

为什么中国很少有百年以上的老品牌,而美国、日本等国都有很多百年历史的品牌,就是因为国内企业大多太急功近利。它们需要沉下心来做事,用“工匠精神”去经营企业;它们需要专心致志做研发,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个时代,没有研发,没有技术创新,没有核心竞争力,很容易落后,一旦落后再想追赶或超越就太困难了。

猜你喜欢
三星厂商小米
传递
玩具厂商及合作机构新年进步
三星Galaxy Note 20 Ultra 5G
“三星”惊现
杜小米的夏天
厂商对北京卡车市场不抱希望
读《幸福的小米啦:小米啦发脾气》有感
可爱的小米
考虑产能约束的耐用品厂商易耗部件兼容策略
决胜终端,三星的绝对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