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为新中国创新而歌

2019-10-22 19:26马文良
中关村 2019年10期
关键词:中关村科技企业

马文良

2019年10月1日,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华诞。70年风雨兼程,70年沧桑巨变,勤劳勇敢智慧的中国人民,在古老的华夏大地上,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的壮丽诗篇。

中关村——这个原本在新中国成立伊始位于京郊默默无名的小村落,成为国家科技创新的一张名片,凭借敢为天下先、坚韧不拔的创新精神,在改革开放的历史大潮中,勇于突破、风雨兼程,参与和见证一个奋斗的时代,诸多创新者和创业者一起,共同奏响了时代的最强音。

在这里,诞生了我国第一家民营科技企业、第一家不核定经营范围的企业、第一家无形资产占注册资本100%的企业、第一家有限合伙投资机构、第一个政府引导基金、第一部科技园区地方立法……如今中关村“一区十六园”的格局,不仅仅是物理空间上的扩充,更成为一代又一代知识分子为国家富强而奋斗的精神符号,成为一个国家追求卓越、勇攀科学高峰的精神象征,鼓舞和激励着后来者奋勇前行、争创一流。

在这里,拥有2.2万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收入超过5.9万亿元;诞生了曙光超级计算机、中文搜索引擎、人工智能芯片、无人驾驶平台、高端医疗器械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拥有有效发明专利超过11万件,创制各类标准9500多项;培育形成了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与健康、智能制造和新材料、节能环保、现代交通、新兴服务业等六大新兴产业集群;培育独角兽企业80多家,几乎占据了全国总数量的半壁江山……这一组组令人振奋的数字背后,都是中关村乘势而为、务实创新的生动实践。

追溯历史,有媒体如此评论:“中关村闻名于世,始于1953年中科院研究所的进驻,新中国的科学事业在这里奠基。70年间,高等院校在这里落地生根,科研院所在这里抽枝散叶,高新企业在这里迭代升级,中关村成为中国科技资源最为密集、科技条件最为雄厚、科研成果最为丰富的区域,为在全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的确,这成为中关村快速发展的动力源区,而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关村成为天下闻名的科技圣地。

1988年5月,国务院批准成立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1999年6月,国务院批复要求加快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2009年3月,国务院批复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要求把中关村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从上世纪80年代的“电子一条街”,成长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关村不仅聚集了人才、技术、资本等全球高端创新资源,建立了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而且活跃着500多家产业联盟、协会商会,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创新生态。不仅如此,中关村还将40年发展的经验辐射全国,在京外建立了20多个合作园区;在全国率先实施了外籍人才绿卡直通车、外籍人才绿卡积分评估等人才新政,集聚留学归国人员4万多人、外籍从业人员1万多人,集聚外国区域公司总部和研发中心超过300家;中关村管委会在海外设立了14个联络处,中关村的企业也在海外设立了1000多家研发中心和分支机构,每年举办上万场国际交流合作活动。中关村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成为链接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节点。

中关村的创新故事,每天都在上演——在美丽如画的科技园区里,在星罗密布的写字楼中,在人潮汹涌的创业大街上,有无数充满梦想的年轻人,他们从全国各地来到这里,融入创新创业的浪潮之中,沿着无数创业者走过的路,砥砺前行、一往直前,谱写着中关村的奋斗史诗。

进入新时代,中关村正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迈进的步伐。恰如北京市海淀区委书记于军所言:“中关村走过的每一步,都承载着国家战略的强劲支持,打上了国家战略的‘符号。”

当前,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活跃期,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大量涌现,我国经济正在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北京也正在以中关村為主阵地,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全国科技创新中心。面对全球发展百年未有的大变局,中国开放大门将越开越大,中关村的企业也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布局全球创新网络,加快国际化发展的步伐。

这是中关村的故事,也是新中国发展的一个缩影。在这样一个特别的节日,祝福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也祝愿中关村在新时代踏浪前行,为创新而歌!

猜你喜欢
中关村科技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中关村医疗器械园有限公司
中关村医疗器械园有限公司
中关村,催生“创新”传奇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