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雄安

2019-10-22 00:56刘卫宁
河北画报 2019年8期
关键词:白洋淀乡愁摄影

文/刘卫宁

7月28日,雄安新区“记得住乡愁”摄影展在雄安新区城乡管理服务中心拉开帷幕,一幅幅具有代表性的雄安乡愁影像令观众流连忘返。

雄安新区设立伊始就遵循“坚持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历史文脉”的发展理念,与新区建设同步启动了“记得住乡愁专项行动计划”。

记住乡愁,就要记录乡愁。四季轮回的自然景观,勾起往事的古树老房,携带田野湖泊新鲜气息的民间技艺,琐碎平凡的生生不息……摄入镜头的都是心底里最为珍惜的东西,承载的是千百年来日月星辰、雪雨风霜的原生态样貌。

本刊选取影展中反映雄安本土的传统习俗、民间技艺等方面的部分作品予以刊登,以飨读者。期待它像一扇美丽的窗,为大家展露出雄安内在的淳朴与岁月的沧桑。

当然,随着“记得住乡愁专项行动计划”的不断深化,雄安的乡愁也会变化、生长。雄安的乡愁将不仅是传统意味的乡愁,还会糅合来自五湖四海雄安建设者的乡愁,以及拥有世界眼光的未来乡愁。

乡景

乡景是让我们眷恋的宜人景色,是勾起我们乡愁的古树城墙。

遥看白洋水,帆开远树丛。流平波不动,翠色满湖中。白洋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承托着雄安新区的人文环境。

一棵大树穿过墙壁,葱郁茂盛,笔直的矗立在半空中。它是人类的朋友,是一方水土最忠实、最长久的守望者,更是一个地域文化的重要符号。古树应景而生,英雄顺势而起。雄安新区的先民们,自古就崇尚水土之美,几乎在每一个村庄都留有老树,每一棵古树,无不似敢于笑对人生的勇士。

古建筑更是承载着当地村民祖祖辈辈生产生活的集体记忆,见证着村落的发展变迁,一代又一代村民的繁衍生息、家族的发展壮大。

——摘自《记得住乡愁》摄影展

屋是老屋,蓝砖、灰瓦、花窗、木椽。厚厚的墙和厚厚的屋顶是自己亲手筑就,满含着家的温暖。屋檐下的砖雕,有梅花,有凤凰,都是吉祥图案,每一刀都刻出对生活的美好期盼。配上一盏传统风格现代工艺的大红灯笼,显得更加温暖。大红灯笼高高挂,高高挂起的,是吉祥如意,是幸福平安,是所有普通百姓心中对未来最真实最美好的祈愿。

明月禅寺 千年古柏 摄影/ 马梦迪

明月禅寺,曾经如一轮明月,照亮古人迷茫或者明朗的路。现在,古柏的身躯依然镌刻着千百年来劈风傲雪的的精神,古柏一样坚挺的信念,古柏一样顽强的意志,会把我们引入一个自信、繁荣、富强的未来。

古柏秋风里,我们会真正进入一种平静的心态。然后我们会听到几声从远处传来的悠扬的钟声。这钟声已回响千年;这钟声,就叫做乡音。

水村小巷 摄影/ 胡兰涛

备年货 摄影/ 张学农

天是蓝的,水是清的,冰,则是晶莹透明的。白洋淀的冬天也很美,在冰上划着冰床赶集买年货,在冰上推着小车走亲戚回娘家。

呼朋友,叫亲戚,找玩伴,约闺蜜,煎炒烹炸一大桌,酒足饭饱谈天地。乡邻乡里说乡音,成年也有孩子气。想明朝信心满满,看今日喜气洋洋,不由得嘴里就哼出几句乡间小调。

这样的乡景,有多温馨!

回家过年 摄影/ 张学农

乡恋

乡恋是民间艺术的传承,是故土情结的升华,是一幅幅精彩纷呈的乡村图景。

技艺超强的踩高跷表演,祈祷风调雨顺和五谷丰登的舞龙舞狮表演,韵味十足的西河大鼓,土与火的艺术、力与美的结晶的黑陶,极具水乡特色的芦苇画,巧夺天工的木匠工艺,防身健体的鹰爪翻子拳……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根,一个民族的魂。没有文化的传承,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了解传统习俗蕴含的意义及其发展变化,体会传统节日和民风民俗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是传承和发扬新区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摘自《记得住乡愁》摄影展

1918年,雄县人陈子正受上海精武体育会邀请担任副会长,专授鹰爪拳,还先后在上海大学、中国公学、圣约翰大学授艺。后去香港精武会传艺,翌年赴新加坡精武会教拳。到新加坡不久,在擂台上用半个回合击败一英国拳术名家,被授予刻有“中国拳王”四字的印度尼西亚短剑一把。

1936年,安新人郑怀贤远赴德国,参加柏林举行的第11届奥运会,进行了火叉表演,技惊四座,令观众叹为观止,是当时最轰动的项目之一。

陈子正、郑怀贤都是民国时期著名的爱国武术家,他们勤学苦练,技艺精湛,誓把武学发扬光大;他们心系家国,胸怀坦荡,嫉恶如仇。他们不但用高超的武功护佑乡邻,还用精湛的医术为乡亲解除病痛。因为他们对最高境界“武德”身体力行的践行,使他们的武学精髓和武德精神得以延续、传承、发扬光大。现在,家乡人以他们为荣,以他们的精神为榜样,励精图治,砥砺传承。

安新火叉 摄影/李 辉

杂技 摄影 / 李 辉

在雄安,有许多身怀绝技的武术、杂技、体育、曲艺界的民间高手,他们延续了传承数千年的中华民族文脉,用文脉浸润乡里,感召后人。在这个弘扬光大的过程中,除却自身的勤修苦练,还有着割扯不断、挥之不去的浓浓的乡土情怀。

鹰爪翻子拳 摄影 / 李 辉

戳脚——容城县南张村武术会 摄影/ 李 辉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随着雄安人物质生活日渐富足,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正如高跷演员出场多以“八仙”装束打扮一样,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形式犹如得到春天温暖阳光的沐浴,得到长足发展,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高跷、舞狮、跑旱船、小车会、赶驴儿……这些乡亲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极受欢迎,谁家赶上有红白喜事,若不请高跷或者狮子会来助兴,就如同丢了面子一样。

在铿锵的锣鼓声里,在乡亲们发自内心的掌声中,演员们闪转腾挪,翻腾跳跃,尽显真功夫。

乡土,才是民间艺术最好的发展土壤。

跑驴 摄影 / 李 辉

梁神堂登云圣会 摄影/ 李 辉

八东民间舞狮 摄影/ 李 辉

西河大鼓 摄影 / 李 辉

赵北口音乐会 摄影/ 李 辉

抗日战争时期,在雄县,艺名“小毛贲”的王魁武是王派西河大鼓传人,他利用西河大鼓的艺术形式宣传抗日,编演了《昝岗惨案》《减租减息》等区别于传统的新节目,用说书宣传抗日思想,进行革命活动。抗战胜利后,王魁武被选为本村贫农团主席,1947年8月,国民党“还乡团”占领雄县,王魁武被叛徒出卖遭逮捕,被押到板东村戏楼示众,临刑前为乡亲们唱了一段西河大鼓后从容就义。

王魁武临行前演唱的唱词,我们已经无从知晓,可是他的精神还在,还在乡亲们中间久久传唱。

有时候,我们能记住的并不是哪一句唱词,而是一种发自心底的情感。这种情感,关乎乡土、关乎民族、关乎国家命运、关乎人类在这个世界上的生存发展。

这种情感,叫做乡情。

剪纸老人 摄影 / 李 辉

家,是很多普通人一辈子为之付出不求回报而且无怨无悔的地方。家里边不能缺少的是烟火气,叫做“味儿”。家里边还不能缺少的是生活气,叫做“韵”。韵,涵盖了信仰、世界观、文化和对生活的态度。这种韵,在生活中蔓延,无处不在。文化的韵味,无时无刻不在浸润着我们的生活。在大都市里,文化可以肆意张扬,引领时尚。在乡村,文化如春天的细雨,时时刻刻润物无声。

芦苇画大师 摄影 / 李 辉

雄州黑陶 摄影 / 李 辉

一幅剪纸,可以让一位耄耋老人手持剪刀静坐几小时,尽管腰酸臂痛却乐此不疲,只是为了那一剪之下生出无穷的韵味。一幅芦苇画,让一位艺术家坚守几天,废寝忘食,只是为了那画面中能够飞出迷人的风采。一件黑陶,让一位老者在高温的炉前激动不已,只是为了那份坚守一生的情怀。这份爱,值得赞美;这种情,令人感动;这一腔情怀,容不得我们有半点的丢失。

山峦起伏,小溪飞瀑,亭台楼阁掩映于松柏之间。云雾弥漫于山腰,行人仙游于云上。一处处若即若离的仙境时时刻刻激发着人类的想象,想象幻化到生活里,叫做美好。

一梁一柱,斗拱飞檐,精雕细画,精打细磨。

我们有手艺,我们有心思,我们有力气,我们有情怀。谁说我们老了?对于生活的向往,对于美好的期待,我们从没有停止。一座楼,一座塔,一座桥,一条船,在我们的刻刀下栩栩如生地展现。美的东西从来不能独享,一定要分享给乡亲们。

乡亲们说,真好,真美,真漂亮!

我们说,有这份美好,就够了。

微缩匠人 摄影 / 李 辉

当今木船作为交通工具已经越来越少,造船技艺也濒临失传。但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形状好看又实用的游船需求量日渐增多。作为水乡,手工制造的木船是水文化、船文化的重要载体,造船技艺已成为一门绝活,需要传承与保护。

四舱、五舱、画舫、鹰排子、鸭排子,每一种船都有自己特殊的功用,载客、载货、施肥、收苇子……各式各样的木船,承载着一段段白洋淀的生活故事。

造船老人 摄影 / 李 辉

古法刺绣 摄影 / 李 辉

一针一针缝补的,叫做龙袍,曾经穿龙袍的人,可以征服天下,唯我独尊。龙袍,记录了朝代的更迭。

一锤一锤敲打的,叫做铁器,在古代叫作兵器,可以斩将夺旗,攻城掠地。兵器,记录了历史的兴衰。

一捆一捆缠绕的,叫做笤帚,一种用细竹枝或去粒的高粱穗、黍子穗扎制的清扫工具,记录了故土的烟云浮尘。

一盘一盘放映的,叫做胶片,这是离现在这个年代很近的东西,记录了太多的时代巨变和浮光掠影。

铁火四射摄影/张学农

刨笤帚摄影/宋一力

影人旧事 摄影 / 李 辉

如那些与我们渐离渐远的老电影一样,苇箔、苇席这些传统的工艺,或许注定要离我们而去。没有人能阻挡时代的车轮前行,但我们有必要记住,正是这些繁琐而古老的手艺,养活了一代又一代雄安人,滋养了厚重丰硕的历史文化。也给我们注入了关于生存、关于发展、关于创新的基因。

水乡苇编 摄影/张学农

编织幸福 摄影/张学农

织苇箔 摄影/宋一力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芦苇的根状茎十分发达,正好可以制作成苇席、苇箔等,苇箔除了可以作为屋顶的建筑材料外,也可以在晾晒蔬菜干、水果干时用于铺垫;苇席,常常用来做铺炕,特别是夏天使用的芦苇席,凉爽又不会凉得让人难以接受。

乡味

乡味是家长里短的平淡,是柴米油盐的日常,是城市里寻不到的人间烟火。

“土毛无缟纻,乡味有槎头。”人们懂得用五味杂陈形容人生,因为懂得味道是每个人心中固守的乡愁。家乡的味道总是令人魂牵梦绕,无论酸甜苦辣咸,都会深深地铭刻在我们味蕾的记忆当中。雄安的乡味对你来说是什么呢?是刚刚从淀上捕来的鲜鱼,还是清香祛火的荷叶,亦或是香甜的莲子,脆爽的藕……不管离家乡多远,每当家乡的味道缠绕在舌尖,幸福的滋味就漫上了心田。

味道,是说不清道不明的。雄安乡味,在你的记忆深处潜藏。

——摘自《记得住乡愁》摄影展

锅里熬的,是炖大菜,每家每户逢上婚丧嫁娶红白喜事必备。呼朋唤友叫亲戚,咱家里有事了,你必须来!来到咱家里,猪肉白菜豆腐粉条,一锅炖大菜,闻着香喷喷,吃着热腾腾,盛到碗里,可以滋遛滋遛喝酒,吧唧吧唧吃菜,不用在乎是否斯文。吃不了可以端回家,不够吃可以舔碗底。一大群乡亲在一起,可以插科打诨,嬉笑怒骂开玩笑,笑就笑得高高兴兴,骂就骂得痛痛快快。这才是乡亲,这才是乡村生活。

吃饱了,一抹嘴,拿俩年糕,或端一碗菜回家,没人拦着你,也没人笑话你。乡亲们都这样,直来直去,坦坦荡荡。不是没情怀,我们有大情怀,如果你不理解,那是你不懂。

八大碗 摄影/ 胡兰涛

圈头炖大鱼 摄影/ 胡兰涛

一张网撒下去,收回来,大鱼小鱼蹦蹦跳跳,彰显了今天午餐的丰盛。

一只船揺到家,靠了岸,鲜虾肥蟹收获满满,预示了明日生活的美好。

我们这样生活了几十年,和和美美,快快乐乐。“爱”这个字,我们不是不会说,是不习惯说出口,能说出口的不见得全都美好,藏在心里的,才是最朴素、最真实、最美好的声音。

春光最美白洋淀 摄影/ 胡兰涛

西淀霞光 摄影/ 付永泰

梦之网 摄影/ 胡兰涛

莲蓬熟了 摄影/陈 伟

荷叶、荷花,莲蓬、莲子,还有出于淤泥却很洁白的莲藕。因为长期吃这些食品,养成了白洋淀人近似于荷花的性格:香浓浓,脆生生,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一切,都是白洋淀清波碧水所赐,所以,我们爱白洋淀。

正是莲蓬上市时 摄影/ 胡兰涛

晒荷叶 摄影/ 胡兰涛

淀边晒荷叶 摄影/ 付永泰

白洋淀荷塘遍布,盛产莲藕、荷叶、荷花、莲子。荷花作为中国的传统名花,花叶清秀,花香四溢,沁人肺腑。有迎骄阳而不惧,出淤泥而不染的气质,象征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理想人格。

孙犁的代表作《荷花淀》选取小小的白洋淀的一隅,寓意也是为了在战火硝烟的残酷环境中以荷花映衬夫妻之情、家国之爱,纯美的人性、崇高的品格,迸发出来对祖国、对革命、对同志和亲人炽热无私的爱。

嘎子捕鱼 摄影/ 崔会强

种稻,捕鱼,是白洋淀人延续千百年的生活方式,这生活艰辛劳累,这生活也乐趣无穷。鱼鹰捕鱼,并不只为了捕鱼,和鱼鹰在一起,和芦苇荷花在一起,和碧水蓝天在一起,本身就令人陶醉。

可以撒网,可以下篓,可以下粘钩,可以下地笼,也可以在水中和鱼虾一起畅快地游。

如果你的视野足够开阔,你的胸怀足够豁达,白洋淀的一切都能为你带来快乐。置身其中,你会笑意频频;离开时,你会恋恋不舍,屡屡回眸。这种回眸如果多了,会有一种情怀悄然而至,这种情怀,就叫做乡恋。

当乡恋愈发浓烈时,还会有一种心绪油然而生——乡愁。

淀上人家——老顽童 摄影/ 李 辉

淀上人家——鱼鹰老人 摄影/ 李 辉

丰收之歌 摄影/任 逢

拥有乡愁记忆的人是幸福的。今日雄安人的乡愁是什么?

是古树老宅,石桥老井;是集市庙会,乡里乡亲;是日出而作,炊烟袅袅;是荷花飘逸,渔歌唱晚……在雄安,乡愁的印记随处可见。

记住乡愁,心里就会升起一份温暖与牵挂,就有了身之所系、心之所系、生之所系、根之所系的源头,就会在人生旅途的行进中愈发的成熟、坚韧。

记住乡愁,雄安大地,未来之城——依然是易水秋风,依然看得见山、望得见水,伴随着溢远清香的莲荷,新的雄安故事正在发生。

猜你喜欢
白洋淀乡愁摄影
永远的乡愁
乡愁
月 亮
九月的乡愁
白洋淀人家
白洋淀深冬挖藕人
回头一望是乡愁
WZW—bewell摄影月赛
最美的摄影
摄影42℃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