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国锋,杨 燕
(新疆焉耆县人民医院,新疆 巴音郭楞 8411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发病率较高的一类呼吸系统疾病,随着患者疾病的不断进展会导致其通气功能受到严重的损伤,从而导致患者出现呼吸衰竭等并发症,其中较为常见的是II型呼吸衰竭[1]。对于COPD患者来说,一旦合并发生II型呼吸衰竭,则会导致患者病情加重,是引起患者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积极地加强对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是挽救患者生命健康的重要保障。临床对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的常规治疗主要以抗感染、扩张支气管、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吸氧等对症治疗为主,但常规治疗所获得的疗效有效,并不能令临床满意[2]。为了进一步改善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笔者应用莫西沙星对其进行辅助治疗,获得了良好成效。
选取在2018年3月~2019年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90例,按照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45例患者)和对照组(45例患者)。观察组45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2例,患者的年龄在42~83岁,平均年龄为(65.6±1.6)岁。对照组45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1例,患者的年龄在44~82岁,平均年龄为(64.2±1.2)岁。二者的社会学资料、疾病类型比例、病程、病情等资料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
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同时应用莫西沙星(德国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50015)进行治疗,400 mg/次,每日1次。患者连续治疗2周时间。
用SPSS 21.0对数据进行处理,患者年龄、IL-10、CRP、IL-18值及SaO2、PaO2、PaCO2值等数据用“±”表示,借助t检验进行比较。当统计值P<0.05,则表明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IL-10、CRP、IL-18值[3]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但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明显比对照组更具优势,P<0.05差异显著。如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改善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改善情况比较(±s)
组别 时间 IL-10(ng/L) CRP(m ng/L) IL-18(ng/L)观察组(n=45)治疗前 3.80±0.32 16.53±2.65 416.53±48.63治疗后 15.37±1.44 6.21±1.36 249.25±22.14对照组(n=45)治疗前 3.78±0.63 16.47±2.05 414.85±50.04治疗后 11.27±1.35 9.13±1.29 295.64±31.76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SaO2、PaO2、PaCO2值[4]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但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明显比对照组更具优势,P<0.05差异显著。如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标改善情况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标改善情况比较(±s)
组别 时间 SaO2(%) PaO2(mmHg)PaCO2(mmHg)观察组(n=45)治疗前 54.80±4.41 29.43±3.75 56.49±4.55治疗后 72.36±0.93 40.42±3.47 86.38±4.20对照组(n=45)治疗前 55.06±4.53 29.38±4.14 56.38±4.06治疗后 62.28±0.50 32.22±3.38 77.75±3.86
莫西沙星属于喹诺酮类抗生素药物,具有阻碍细菌DNA合成的作用,能够对多种病原菌均发挥良好的抑制作用,从而发挥广泛的抗菌作用[5]。从表1数据可以看到,对COPD合并II呼吸衰竭患者应用莫西沙星进行辅助治疗,有利于维持患者机体抗炎-促炎因子的动态平衡,利于控制炎症反应的进展,从而减轻炎症对机体产生的损伤。而从表2的数据可以看到,莫西沙星的加入能更好地改善COPD合并II呼吸衰竭患者机体抗氧化能力,从而减轻氧化应激给机体带来的损伤。
综上所述,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COPD合并II呼吸衰竭患者应用莫西沙星进行辅助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和血气指标,这对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疗效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