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创新推进航天技术应用产业持续发展

2019-10-22 11:41苏光冷艳莉孙方陈晨王旭
卫星应用 2019年9期
关键词:航天空间发展

文|苏光 冷艳莉 孙方 陈晨 王旭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简称“空间院”)作为“航天强国建设引领者,空间事业发展领导者”,肩负着新时代推动航天强国建设、发展空间事业的历史使命,将加快向世界一流宇航企业迈进步伐。航天技术应用产业作为空间院两大主业之一,经过近年的发展,已归核聚焦到卫星应用、智能装备、空间生物、节能环保四个重点业务领域,产业规模显著提升,产业收入从2008年的30亿元增长至2018年的147亿元,正逐渐成为推动空间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

回顾空间院航天技术应用产业的发展历程,离不开顶层的规划布局,也离不开持续的探索、创新与实践,下面主要对近年来产业在体制机制创新、谋划产业发展方向及重点举措、产业区域布局等三个方面取得的成效进行梳理,总结发展经验,为更好地开创产业发展新局面、建设世界一流宇航企业提供支撑。

一、体制机制创新

国有企业改革正不断向纵深推进,国家先后出台了“1+N”多项政策文件,包括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强化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加强和改进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为国有企业改革创造良好环境等八个方面,提出了明确的改革目标和举措。空间院在推动所属公司进行改革创新方面起步较早,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与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积累了经验。

1.中长期激励

空间院所属公司中,有多家实施了员工持股,充分调动核心骨干员工主动性、积极性,实现公司与员工共同发展,其中发展较好的包括康拓红外、东方红生物、天津中为等公司。还有一些公司在实施员工持股后,发展水平、经营情况未能达到预期。可以看出,员工持股并非包治百病的“万能良药”,其推广实施要与公司的发展阶段、经营团队情况相结合,不能搞“一刀切”。

除开展员工持股外,空间院还积极尝试多元化的激励方式。2011年,航天恒星作为国资委首批企业开展了岗位分红权的试点,对核心骨干员工进行激励,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16年,空间院开展了包括岗位分红权、超额利润奖等中长期激励方案的试点工作,选取了恒星实业、星达科技分别开展岗位分红权、超额利润奖激励方式;2018年,空间院又在3家军品科研生产单位、1家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公司开展中长期激励试点工作,分别采取科技成果转化、岗位分红权、超额利润奖等激励办法。此外,空间院还设立了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功勋奖和创新奖。以上激励方式和手段的运用,充分调动了航天技术应用产业队伍干事创业的热情,为产业的发展汇聚了人才。

在开展内部员工激励的同时,空间院积极探索尝试职业经理人制度,通过市场化选聘方式,引进企业亟需的市场、管理等人才,先后在神舟生物、恒星空间、航天智慧等公司引入了职业经理人。实施职业经理人制度,首先要考虑的是文化的融合,职业经理人要在企业发展愿景、企业文化、价值体系认同方面与企业保持一致,带领企业持续发展;其次,是要加强个性化的考核,对职业经理人的考核,不能仅以收入、利润等规模指标进行衡量,要更多地关注“两金占比”、现金流等风险指标,注重公司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能力;还要注重激励和约束并重,建立健全有效的监督体系,规范职业经理人履职行为,强化责权利对等,将考核结果与薪酬挂钩,对不再适合原岗位要求的,要及时引导其退出或解聘。

2.技术成果转化

为促进航天优势技术成果的转化应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2012年,空间院在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内设立首个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孵化资金,到目前已连续6年,每年投入3000万元支持院内所(厂)、公司的技术孵化创新,共孵化支持59个项目,空间院累计支持经费近1.78亿元,带动所(厂)、公司配套2.35亿元,合计约4.13亿元。培育形成了“全向智能移动平台”等30余个定型和型谱化产品,其中“便携式一体化遥感数据处理终端产品化”等6个项目累计合同额均超5000万元。截至2018年底,孵化项目已累计实现合同订单9.38亿元,其他延伸收入2.29亿元,合计11.67亿元。创新孵化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产品化、产业化,对于有较好产业化前景的孵化项目,空间院也在积极推动其与社会资本的有效衔接,按照市场化机制对项目进行持续的投入和培育,打造发展新动能。

除孵化项目外,为有效盘活体制内的无形资产,空间院积极推动和鼓励所(厂)、公司以知识产权作价出资入股的方式,与合作方共同成立公司,开展相关业务,例如航天恒星以信息采集技术、一体化无线传感技术等无形资产出资,与嘉兴市政府投资机构共同成立公司,依托嘉兴港区,开展智慧化工园区建设,提供智慧化工园区整体解决方案,使航天技术不断向国民经济建设领域辐射渗透,服务于国家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3.法人治理

国家领导人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重大政治原则,必须一以贯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也必须一以贯之。按照两个“一以贯之”要求,空间院坚持党的领导和公司法人治理紧密融合,完成《公司制企业贯彻两个“一以贯之”要求改革试点方案》的制定,并推动实施董事长、党委书记、法定代表人由一人担任,已在航天恒星、航天东方红公司开展试点。此外,空间院一直以来非常重视公司的“三会一层”建设,不断完善经营管理机制,通过修订董事、监事管理办法,明确董事会、监事会席位构成、董监事任职资格;出台公司法人治理操作指引,为董事、监事提供履职的基本工具和要求,加快形成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4.产融结合

加强产业与资本的结合,是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实现新跨越的必经之路,空间院一直在这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与实践,近十年来,产业发展累计从外部获得股权资金支持32亿元,对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其中,将航天恒星卫星应用业务和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在实现价值倍增的同时,促进了卫星应用业务与资本市场的有机结合,助力卫星应用业务的快速发展做强做大;进入上市公司后,近年航天恒星持续获得资本投入,累计金额近15亿元,有效补充了产业发展所需资金,为卫星应用业务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成立于1988年的康拓红外事业部,是空间院及所属研究所主动实施航天优势技术转化的重要尝试,经过持续的体制机制创新,实现了研究所体制向公司制的转变,逐渐建立了适应市场化发展的公司制平台,并充分激发调动核心骨干积极性,实施了员工持股,为最终成功上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产业发展方向及重点举措

近年,空间院持续推动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归核聚焦,不断强化院顶层战略谋划对产业发展的指导作用,通过战略管理委员会专题研讨等形式,进一步梳理产业发展思路,围绕高质量发展,明确了卫星应用、智能装备、空间生物、节能环保四个业务领域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并且每个领域均启动实施了切实可行的重要举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在卫星应用领域,按照集团公司第七次工作会提出的“发展天地一体化卫星综合应用信息系统业务,为军民商各类用户提供专业化综合服务”要求,空间院通过成立卫星应用总体部,在集团公司和院层面统筹卫星应用资源,从顶层牵引卫星应用产业发展,打造系统级大项目,提升卫星应用核心竞争力与产业主导力;以强军为首责,瞄准卫星应用增量市场,创新商业模式,代表航天打造区别于其他竞争对手的核心竞争优势,为军、民、商各类用户提供天地一体化卫星综合信息服务系统解决方案。积极布局智慧城市产业,以航天智慧公司为主体打造智慧产业发展平台,抓住与中航油合作契机,实施了中航油安全运营远程监控平台(一期)、北京新机场配套供油工程智能化系统等标杆工程,以及浙江省湖州市四县两区社会综合治理数据平台项目,实现社会综合治理项目的可推广、可复制。

在智能装备领域,空间院2017年11月启动了康拓红外重大资产重组工作,以重组后的康拓红外上市公司作为发展主体平台,依托院内相关研究所在控制方面的专业技术实力,把握国家推动“中国制造2025”战略和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契机,明确以铁路行业与核工业作为重点发展方向,融投并举,后续向其他特种行业应用拓展,快速做强做大智能装备业务领域,将康拓红外打造为集团公司智能装备板块旗舰企业。通过此次重大资产重组,空间院探索了事业单位在整体转企前的改革路径,是空间院改革发展和资产证券化的重要实践,为后续开展相关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在空间生物领域,充分发挥空间院在航天搭载方面的独特优势,紧紧把握与华润集团合作重要战略契机,借助其资金、管理和市场优势,以重组后的航天生物为发展主体平台,大力发展空间生物实验服务、生物原料药、生物保健品等重点业务,构建国家级空间生物创新平台,助力国家生物科技创新及产业化发展。

在节能环保领域,发挥以真空镀膜、机电一体化、热控为代表的技术优势,把握国家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的契机,联合重点行业用户,将太阳能光热、高效集成冷热源系统、热控产品等业务作为重点发展方向。太阳能光热业务将通过加强与大唐新能源、中船新能源等能源类企业的合作,绑定用户资源,实现产品的销售和业务拓展。

此外,空间院还积极推动航天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把握与万达影视、中国科技馆的合作契机,拓展文化创意产业市场空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产业区域布局

无论是体制机制创新,构建现代企业制度,还是归核聚焦,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最终的落脚点都是要实现航天产业与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空间院充分发挥建院50余年积累的航天优势技术和人才智力资源,积极投身区域发展,支持地方建设,目前,空间院在全国已设立各类机构上百家,近五年与地方政府、企业合作开展重要项目300余项,涉及智慧城市、精准农业、生态环保、国土普查、社会综合治理等多个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通过进一步梳理产业区域布局,空间院将集中优势资源,更好地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贯彻落实各项政策导向,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加快开创产业发展新空间。

为积极把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机遇,利用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等国家政策,自2019年开始,空间院进一步对区域业务发展和机构布局情况进行梳理分析并提出布局建议,聚焦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个地区进行重点布局,进一步提升院在各区域的发展能力和水平。在京津冀区域,重点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做好产业升级转移、优化区域功能布局,立足北京总部基地,统筹推进天津、河北怀来、雄安新区四地的业务发展。在长三角区域,加强协同创新产业体系建设,优先布局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高地,以浙江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杭州市着力打造“中国数字经济第一城”的有利机遇,空间院联合院内多家单位,通过整合资源,创新体制机制,实现体系化的能力输出,在杭州市落子布局设立杭州中心,是空间院推动可持续发展、拓展新发展空间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将面向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打造前沿技术创新平台、重点产业孵化中心以及智能装备研发与集成基地。在珠三角区域,空间院将紧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战略机遇,立足深圳前海“高新技术、文化创意、现代物流、金融业”四大支柱产业和区位优势,推动院内商业航天、芯片设计与人工智能、航天文化创意产业等相关资源在深圳市的布局,搭建国际合作交流平台,以点带面,不断提升院在珠三角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参与度,增强院产业发展的后劲和韧劲,打造院新的经济增长极。

四、结束语

当前,在更加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下,在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国企改革的各项工作再次提速,“双百行动”、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等,这些重要举措将全力推动国有企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为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指明了方向。航天技术应用产业作为推动空间院发展的重要引擎,将责无旁贷地承担起改革创新发展的重任,为更好地支撑空间院建设世界一流宇航企业贡献智慧和力量。

猜你喜欢
航天空间发展
我的航天梦
航天梦,我的梦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空间是什么?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创享空间
逐梦航天日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