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营林工程中的植树造林问题及其措施

2019-10-21 14:53卢天龙
科学与财富 2019年15期
关键词:植树造林意义措施

卢天龙

摘 要:营林工程中的植树造林不仅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而且可以促进长远的经济发展,并且树木具有涵养水分、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等作用,也具有改善生态及发展经济作用,基于此,本文简述了营林工程中的树造林重要意义与植树造林方法,对营林工程中的植树造林问题及其措施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营林工程;植树造林;意义;方法;问题;措施

目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最大困扰就是空气质量差,植树造林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有害物质,并且将氧气释放到空气中,从而提高环境质量。以下就营林工程中的植树造林问题及其措施进行了探讨分析。

一、营林工程中的植树造林重要意义分析

营林工程中的植树造林意义主要体现在:(1)加强水土保持。水土是人类生存的必备条件,水土流失不仅对环境造成很大破坏,影响土地质量,甚至会使土地变成沙漠。为了减少土地流失,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利用植物造林来实现蓄水是势在必行的。树木发达的根系为了自身有充足的水源,将土地中的水分锁住,进行蓄水。因此我们可以利用自然的力量来蓄水,从而减少水土流失。(2)防风固沙。近年来,我国的沙尘天气越来越严重,不但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而且造成了相当严重的危害。一旦风沙严重,土地、村庄、城市都可能在瞬间被吞噬。因此,为了防风固沙,就必须植树造林,防护林可以起到很好的防风作用,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风速,减少沙尘天气。(4)保护物种多样性。近年来,由于人们无节制的乱砍乱伐,导致我国森林面积越来越小,森林对于大多数动物来说,是它们的栖息地,是它们的家,森林面积的减少,就相当于动物正逐渐失去它们的家。研究表明,森林面积的减小会使许多物种因为不能适应环境而灭绝。为了给动物提供一个生存的空间,为了给动物提供更广阔的栖息地,为了保护动物物种的多样性,各地必须加大植树造林的力度,增加森林的面积,让动物不再消失。

二、营林工程中主要的植树造林方法分析

(一)播种造林法。播种造林法是最普通的方法。这种种植方法特别适合在空地上使用,尤其是大面积的空地,因为这种方法不用育苗,直接播种,比较容易操作。不过,凡事有利弊,这种方法的弊端就在于对种子的要求比较高,需要颗粒较大、比较容易存活的种子。种子在播种前需要浸泡、消毒和催芽的处理,主要是提高种子的存活率。这种方法另一弊端是对于播种造林的土地要求比其他方法的要求要高很多,不仅要求地里没有灾害性的因素存在,比如说害虫等,还要土地的土壤里有充足的水分,最好是离河边较近。运用这种植树造林的方法培育的幼苗,在幼苗长出后,抚育的要求特别高,幼苗对空气的温度、湿度特别敏感,后期的抚育工作难度比较大。因此,对于播种造林法这种造林方法,适合人烟较少的边远山区。

(二)植苗造林法。植苗种植法是将培育好的并且根系完整的苗木种植到地里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有以下优点:使种子的能量得到很好的保存,在育种环节不用种子直接在地里发芽,减少在发芽中的能量消耗。苗木与种子相比,对恶劣环境的抵抗能力强,苗木的存活率也高于种子,可以减少2次播种。苗木适应性强,对空气的温度、湿度以及种植土地的要求不高,可在大多数的土地上种植。不过,这种种植方法存在弊端,要加强对苗木根系的保护,在运输的过程中也要特别的小心,只有根系完整的苗木,存活几率才会比较大;尽量缩短起苗到种植的时间,存放的时间长,根部容易缺失水分,造成苗木的存活率降低。植苗造林与播种造林相比,几乎不受土地的限制,易存活,是最常见的一种植树造林方法。

(三)分殖造林法。分殖造林法操作技术简单易操作,且成活率较高,可以有效的节约育苗所需要的时间和费用,培育出的幼苗和母体十分相似,最能充分体现母体特征。但这种方法对土地的要求特别高,不同的地方在于分支材料由于受到母体数量和地区分布的影响,只能适合部分地区种植,不合适大面积种植,且只适合能够营养生殖的树种。

三、营林工程中的植树造林问题分析

营林工程中的植树造林问题主要表现为:(1)栽植树种单一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只追求国家规定的造林面积和数量,只一味追求纯林木面积,并没有将多种林木进行有效的组合。如果当地发生严重病虫害时,这种单一栽植模式很容易对病虫害的控制造成影响。(2)植树前对土地没有处理的问题。对土地进行适当的处理,这是植树前的基本工作,但在许多地方往往注意不到这一点,造成苗木成活率不高。如有些山地土壤本身就贫瘠,在植树前应该适当的施点肥料,但在实际种植中人们对这一点的重视明显不足。再如,有些山地长满荒草,根系错综复杂,植树前也应该对根类进行适当处理,然而很多人并未对此展开适当处理,这很容易对苗木的成活率造成严重影响。(3)苗木质量不好的问题。苗木的质量是保证其成活率的最根本的因素。苗木品质不好除了茎干细弱外,根系也发育不好,更重要的是,我国种植的部分的苗木存在病害苗、虫害苗。这样的苗木种植后,成活率自然不会高。(4)栽植技术的问题。较好的苗木栽植技术对苗木的成活率起到重要作用,也是保证苗木成林的保障。但目前,栽植苗木时,并没有技术人员指导,单凭借人们的栽植经验种植,这难免成活率不高。具体的实例如,苗木种植时没有进行生根试剂处理,土壤没有杀虫粉处理,栽植时形成窝根和扭根等情况。

四、营林工程中的植树造林措施

营林工程中的植树造林措施具体体现在:(1)因地制宜进行造林。不同地区的经济条件不同,人口数量和密度也不尽相同。所以要根据各地的适当条件安排植树造林规模。如经济实力好、劳动力充足的地区,在植树造林时,要适当的将造林规模扩大。否则,造林面积就相应的减少。(2)保证苗木质量良好并且一致。在苗木栽植时,对苗木进行详细的检查,将病苗、弱苗、根系发育不好的苗木进行剔除。这样处理,会使苗木的成活率增加,并且成活率会一致。(3)苗木种植前土地处理。较为贫瘠的土地,在栽植苗木前,应当适当的施些有机肥或化肥。对于杂草较多的山地,在栽植前,应当将错乱的草根进行适当的处理,这样有利于苗木的成活。(4)苗木栽植后加强后期管理。苗木栽植之后的后期管理至关重要,要时刻关注苗木后期的生长状况。具体可从以下几点着手:第一、时刻关注苗木病害的发生状态。一般在多雨季节,病害发生较为严重,这时候要经常注意观察苗木的枝條、叶片生长状况,如果有病害初发的症状,应给予及时的药剂处理。第二、做好苗木后期生长的修剪工作。经过春、夏两季的营养生长,到了秋、冬时节,植株内部和外围的枝条都通常繁多。这时候要对多余的枝条进行疏除,对植株进行适当的整形。具体的做法是:疏掉树冠内部细弱的枝条及树冠顶部较粗的枝条。这样做有利于养分均衡的分配到树体的每个部位,有利于植株的健壮生长。

结束语

综上所述,过去由于人们对树木的过度砍伐,使得我国森林面积越来越小。随着人们对环境的认识度提高,因此需要加大植树造林,扩大森林面积,而营林工程中的植树造林对我国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必须加强对营林工程中的植树造林问题及其措施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1]李治芬等.植树造林方法与植树造林必要性[J].现代园艺,2018(07).

[2]张海涛.浅谈植树造林的必要性及造林常用的方法[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6(03).

[3]秦立成.提高造林质量的主要技术措施与管理方法[J].农民致富之友,2014(19).

猜你喜欢
植树造林意义措施
植树造林
植树造林
植树造林
一件有意义的事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有意义的一天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生之意义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