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进才
摘 要:园林规划设计中,BIM 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设计质量和效率。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需要构建三维模型,支撑协同设计的开展,有效提升设计效率。现阶段,国家需要高度重视风景园林的建设以及管理,通过分析可以看出,风景园林和人们的优质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并且风景园林会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发展。所以需要高度重视风景园林建设,尤其是在开展城市园林景观建设时,需要把园林建设的艺术审美和建筑工程的规划工作进行联系。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BIM技术在风景园林行业的发展和运用。
关键词:BIM技术;风景园林;发展
1 BIM技术概述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是将信息技术运用于土木工程领域,实现建筑信息数字化表达的工具。BIM 思想是由美国 Chuck Eastman 在上世纪 70年代年提出的,其后又有许多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2002年欧特克公司正式向国际建筑师协会(UIA)提出 BIM,2006年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基于 IFC 标准制定美国 BIM 标准,定义了 BIM 的实际内容。经过长期的发展,BIM 已经具有可视化、模拟性、协调性、优化性等优点,被广泛运用于土木工程领域。
BIM 技术的应用,是风景园林设计的重要创新。基于BIM 技术,为园林设计开发、形成设计方案以及具体建设全过程,提供了技术支持。从实践应用效果来说,能够在设计阶段,有效把控建设问题或者可能会出现的难题,营造美好的园林景观,推动风景园林的发展。
与传统的计算机辅助技术相比,BIM技术的进步之处体现在以下4点:
(1)可视的三维化模型。BIM技术不再以传统的平立剖二维模式来展示成果,采用该技术建立的三维模型可使各参与方都能更直观准确地获得所需信息。
(2)数字化的信息。三维BIM包含大量可以计算的信息。 例如,传统的项目成本是基于成本的人工计算项目数量,而BIM技术可以在三维BIM预输入相应的施工属性,自动对项目量和成本进行准确及时的统计 ,然后成本管理。 此外,通过施工进度管理的模拟过程,可以将建筑构件的信息用于质量管理。
(3)全生命周期管理。BIM技术在项目的不同阶段发挥不同的作用,控制和管理从项目开始到项目结束的整个项目周期。 建筑发展的全过程可分为规划,设计,施工,维护等阶段,经过现场分析后的规划阶段,由勘察方提供统一的三维测绘结果(三维模型), 设计人员利用这种三维模型进行进一步的深入设计,设计结果也以统一的标准格式传递给施工人员后来,三维模型被用于后期管理。 每个链接直接生成信息作为工作基础的下一步,这样每个阶段可以更好地连接,以避免工作脱节。
(4)协同工作。BIM技术构建开发信息集成的全过程,建立单个项目数据源,参与者,包括用户可以从这个模型中获取自己的信息,并进行修改和完善,实现参与者的协同设计。
2 BIM技术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技术模块
风景园林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实现三维图纸设计。设计人员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远程浏览以及操作,便利了设计创作和修改,增强了设计效果。这得益于BIM技术模块,具体如下:
2.1 现状分析模块
在设计前期,规划设计园林,涉及到前期信息整理和分析。BIM技术的应用,利用三维地形模拟功能和其他功能,能够便于设计人员进行景观分析。
2.2 施工图绘制模块
基于此功能模块,绘图更加准确,设计修改较为方便,便利了各专业设计人员的沟通,提高了图纸设计效率。
2.3 三维模型建立模块
在方案规划设计时,利用BIM技术,构建三维模型,运用虚拟现实功能和可视化功能,设计人员能够观看三维设计效果,边进行设计边修改设计。
2.4 效果表现模块
利用BIM技术,构建的效果表现模块,结合运用了渲染技术和仿真技术等,清晰展现了设计效果。
3 BIM技术在风景园林行业的运用
基于BIM技术在风景园林行业实际运用情况,参考美国建筑师学会(American Institute of Archi-tects)中模型发展程度(Level of Development,LOD)的阶段标准,从设计到竣工阶段的流程顺序如下。
3.1 概念设计阶段模型(LOD100)
本阶段通过BIM模型可以迅速评估和调整设计方案,通过收集场地地形、建筑、道路、植物、气候、水电等信息,初步分析评估环境舒适度,也是空间设计、编制工程概算和施工可行性评估的基础。
3.2 细部(扩初)设计阶段模型(LOD200)
本阶段将进一步细化和确认地形设施、植物设计、排水设施、水电结构和照明喷灌等,提供更精确的尺寸及材料等,并可以自动输出平面图、透视图、剖立面图。这会成为概算和可行性评价的依据。
3.3 施工图绘制阶段模型(LOD300)
本阶段BIM模型应该具有明确的造型、尺寸、材料、施工工艺、植物数量和品种等数据,并能自动计算它们的具体数量,自动生成施工图,辅助编制工程预算,估算成本。
3.4 项目施工阶段模型(LOD400)
本阶段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一步细化构建精度,如铰链样式、栏杆、灯具、把手和门窗的构造等,做到实时调整,也可以成为施工变更的依据。
3.5 项目竣工阶段模型(LOD500)
随着模型的不断深化,本阶段BIM模型中具有大量的数据信息,从几何尺寸到设计变更情况都包含在内。最终的BIM模型与竣工实际情况相吻合,还可以自动生成竣工图,提供决算的依据,也为今后運营阶段提供了数据信息资源。
4 发展分析
建筑行业的工业化生产的时代已经来临,由于业主方对施工工期、工程质量、安全文明施工和项目周边的环境保护的要求不断地提高,与传统的施工方案相比,利用BIM技术对工程项目的各个专业进行工业化装配式施工技术已经相当成熟,通过建筑业工业化生产和装配式的施工,对于工程项目的进度、安全质量有一定提升。但建筑業工业化的生产对于风景园林这个行业来说,并不十分适用,装配式的施工的确可用于风景园林工程中一部分景观构筑物,但对于风景园林本身的风格及其丰富性、多样性却不太适用。与此同时,传统模型没有办法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其他的建筑行业的BIM技术应用还可以通过利用4D模拟软件Navisworks使其与project软件相结合,从而对施工进度计划进行管理,并可以在Navis works软件中进行施工工序模拟搭接,使施工单位能够对施工进度进行准确控制,并使施工方案更为优化,从而更好地控制成本。目前在景观行业局部过程中对BIM技术有所要求,而在全寿命周期进程中的应用尚需考量。而风景园林的施工往往拥有巨大的施工空间和场地,不用像其他的建筑行业一样需要精细化施工管理,只需要控制施工工序的搭接,就可以做到施工方案的落实,因此,风景园林的施工方对于BIM模型的需求并不是十分急切。
5 结束语
总之,风景园林行业对于BIM技术的使用属于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要想得到更加广泛地发展,就需要联系各个部门。现阶段由于社会的持续发展,风景园林行业规模持续增加,并且会变得越来越数字化,在不久的将来,BIM技术会更加广泛地在风景园林行业中使用,并给风景园林行业带来更加显著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宋扬.BIM技术在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8(10):124~125.
[2] 陈舒.园林规划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研究[J].居舍,2018(3):95.
[3] 黄志超.BIM技术在风景园林工程项目中的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7.
[4] 谢军.风景园林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7(29):80~81.
[5] 武玮.BIM技术及其在风景园林行业应用的意义[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7(5):60~62.
[6] 刘小钊.现代信息技术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J].江苏林业科技,2000(S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