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雅森
摘 要: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是工民建工程的基础工作,为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岩土力学参数极其重要。本文作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从地层岩性、场地工程地质分析与评价两个方面对塞外江南小镇项目岩土工程勘察进行了分析,为该工程项目基础方案提供了建议意见。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基础方案
1 工程概况
塞外江南小镇属大陆性季风型气候,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炎热。多年平均气温8.8℃,最高气温41.5℃,最低气温-22℃;多年平均降水量585mm,最大降水量1056.50mm,降水多集中在6、7、8月;冻土深度1.26m,最大降雪深度27cm,基本雪压0.3kPa;历年最多风向为西北,最大风力9级,平均为1~2级。根据钻探揭露,场区在揭露深度内部分揭露地下水,圆砾层为其含水层,属第四系潜水;勘察期间实测稳定水位埋深为1.30m~7.30m,稳定水位标高为269.39m~271.90m,勘察期间为枯水期,地下水水位近3-5年变幅为1.5m~2.0m。
2 地层岩性
在勘察深度范围内,按地基岩土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特征、物理力学性质及成因类型等特点,场区地层共分为三层,现分层描述如下:
第一层 ① 杂填土(Q4ml):杂色,稍湿,松散-稍密,成份以建筑垃圾、碎石、粉土等为主,局部为素填土。
该层全区分布,厚度为0.30m~5.00m,平均厚度为1.33m,层底埋深0.30m~5.00m,平均深度为1.33m,层底标高为270.93m~274.80m。
第二层 ②圆砾(Q4al+pl):褐色,稍湿-饱和,稍密-中密,骨架颗粒成份以花岗岩、石英岩、灰岩等为主,磨圆度较好,颗粒级配较好,中粗砂充填为主,局部粘性土充填为主,局部夹有粉土、卵石、漂石。该层全区分布,厚度为0.40m~5.30m,平均厚度为3.64m,层底埋深2.0m~7.70m,平均深度为5.07m,层底标高为266.67m~273.13m。②1细砂(Q4al+pl):褐色,稍湿,稍密,砂质较纯净,成分以石英、长石等为主。②2粉质粘土(Q4al+pl):褐色,软塑-可塑,干强度及韧性中等,切面稍有光泽,土质不均匀。
第三层 ③页岩(Chd):③1 强风化页岩(Chd),灰黑色,泥质结构,鳞片状构造,岩芯呈土状及碎块状,风化很强烈,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
该层全区分布,厚度为1.30m~2.40m,平均厚度为1.84m,层底埋深4.00m~9.80m,平均深度为7.01m,层底标高为264.77m~269.90m。③2 中风化页岩(Chd),灰黑色,泥质结构,鳞片状构造,岩芯呈碎块状及块状,致密堅硬,风化强烈,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Ⅳ级。该层全区分布,最大揭露厚度为10.60m,最大揭露深度为16.00m。
3 场地工程地质分析与评价
经勘察拟建场地未发现不良地质作用,场地岩土工程地质条件良好。
3.1 场地各岩土层的力学性质
拟建场区覆盖层主要由第四系冲洪积层组成,根据钻探、原位测试及土工试验成果,具体分析评价如下:
第一层 ①杂填土(Q4ml):该层全区分布,层位稳定,工程地质特性不稳定。
第二层 ②圆 砾(Q4al+pl):该层全区分布,层位稳定,工程地质特性较稳定。
第三层 ③页岩(Chd):③1 强风化页岩(Chd),该层全区分布,层位较稳定,工程地质特性较稳定。
③2 中风化页岩(Chd),该层全区分布,层位较稳定,工程地质特性较稳定。
3.2 地基均匀性和稳定性评价
1#楼本次钻探范围内自上而下共分为三个工程地质层,依次为①杂填土、②圆砾、③页岩。地基持力层为圆砾层,属同一地貌单元,持力层底面坡度相差小于10%,压缩性低,属均匀地基,工程地质条件简单,尚未发现新近构造活动痕迹,地基稳定性为稳定,有利于该项工民建设。
2#楼本次钻探范围内自上而下共分为三个工程地质层,依次为①杂填土、②圆砾、③页岩。地基持力层为圆砾层,属同一地貌单元,持力层底面坡度相差小于10%,压缩性低,属均匀地基,工程地质条件简单,尚未发现新近构造活动痕迹,地基稳定性为稳定,有利于该项工民建设。
3#楼本次钻探范围内自上而下共分为三个工程地质层,依次为①杂填土、②圆砾、③页岩。地基持力层为圆砾层,属同一地貌单元,持力层底面坡度相差大于10%,压缩性低,属不均匀地基,设计时应适当加强基础的刚度和上部结构的强度。工程地质条件简单,尚未发现新近构造活动痕迹,地基稳定性为稳定,有利于该项工民建设。
4#楼本次钻探范围内自上而下共分为三个工程地质层,依次为①杂填土、②圆砾、③页岩。地基持力层为圆砾层,属同一地貌单元,持力层底面坡度相差小于10%,压缩性低,属均匀地基,工程地质条件简单,尚未发现新近构造活动痕迹,地基稳定性为稳定,有利于该项工民建设。
5#楼本次钻探范围内自上而下共分为三个工程地质层,依次为①杂填土、②圆砾、③页岩。地基持力层为强风化页岩层,属同一地貌单元,持力层底面坡度相差大于10%,压缩性低,属不均匀地基,设计时应适当加强基础的刚度和上部结构的强度。工程地质条件简单,尚未发现新近构造活动痕迹,地基稳定性为稳定,有利于该项工民建设。
6#楼本次钻探范围内自上而下共分为三个工程地质层,依次为①杂填土、②圆砾、③页岩。地基持力层为圆砾层,属同一地貌单元,持力层底面坡度相差小于10%,压缩性低,属均匀地基,工程地质条件简单,尚未发现新近构造活动痕迹,地基稳定性为稳定,有利于该项工民建设。
7#楼本次钻探范围内自上而下共分为三个工程地质层,依次为①杂填土、②圆砾、③页岩。地基持力层为圆砾层,属同一地貌单元,持力层底面坡度相差大于10%,压缩性低,属不均匀地基,设计时应适当加强基础的刚度和上部结构的强度。工程地质条件简单,尚未发现新近构造活动痕迹,地基稳定性为稳定,有利于该项工民建设。
8#楼本次钻探范围内自上而下共分为三个工程地质层,依次为①杂填土、②圆砾、③页岩。地基持力层为强风化页岩层,属同一地貌单元,持力层底面坡度相差大于10%,压缩性低,属不均匀地基,工程地质条件简单,尚未发现新近构造活动痕迹,地基稳定性为稳定,有利于该项工民建设。
污水处理站本次钻探范围内自上而下共分为三个工程地质层,依次为①杂填土、②圆砾、③页岩。地基持力层为强风化页岩层,属同一地貌单元,持力层底面坡度相差小于10%,压缩性低,属均匀地基,工程地质条件简单,尚未发现新近构造活动痕迹,地基稳定性为稳定,有利于该项工民建设。
4 结论和建议
4.1 结论
根据野外钻探GB 50021-2001(2009年版)《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结合现场原位测试及地区经验,综合考虑,场地无不良地质作用,岩土工程地质条件较简单,均匀性较好,有利于该工民建设。
4.2 建议
根据拟建物的结构和特征以及现场揭露的地质情况建议:1#楼:基槽挖至269.45m左右,以②层圆砾层作为地基持力层,采用筏板基础为宜。
2#楼:基槽挖至270.15m左右,以②层圆砾层作为地基持力层,采用筏板基础为宜。3#楼:将②1细砂挖除,基槽挖至269.70m左右,换填级配砂卵石(20cm/层),分层碾压振实至基底设计标高270.95m,采用筏板基础为宜。4#楼:将②2粉质粘土挖除,基槽挖至269.40m左右,换填级配砂卵石(20cm/层),分层碾压振实至基底设计标高271.65m,采用筏板基础为宜。5#楼:以③1 强风化页岩层作为地基持力层,采用独立基础为宜。6#楼:基槽挖至271.10m左右,换填级配砂卵石(20cm/层),分层碾压振实至基底设计标高272.70m,采用筏板基础为宜。7#楼:将杂填土、粉质粘土挖除至272.45m左右,以②層圆砾层作为地基持力层,采用筏板基础为宜。8#楼:基槽挖至268.70m左右,以③1 强风化页岩层作为地基持力层,采用独立基础为宜。污水处理站:基槽挖至266.60m左右,以③1 强风化页岩作为地基持力层,采用筏板基础为宜。
作者简介:
周亚森(1986—),男,籍贯河北省承德市,大学本科,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岩土工程勘察、岩土工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