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帆
摘 要: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作为走在社会前沿的建筑业,对生态环境的创造更是有着不容忽视作用。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而建筑是一个城市的灵魂,一个有着高贵灵魂的城市,必然有高贵的建筑。衡量高贵建筑的一个重要标尺就是建筑以外的配套设施和环境的塑造。人类聚居在一起对人类是有益的,但是对于我们自己生存环境的破坏所可能带来的后果我们尚未考虑完善。毫无疑问,一个缺乏灵魂和个性的冰冷的建筑并不是我们所需要的。
关键词:建筑设计;环境艺术;关系
随着经济的进步,人们已经不满足与简简单单的建筑的设计方面,而是,周围的环境与其环境艺术设计。“环境艺术”是一个大的范畴,综合性很强,是指环境艺术工程的空间规划,艺术构造方案的综合计划,其中包括了环境与设施计划、空间与装饰计划、造型与构造计划、材料与色彩计划、采光与布光计划、使用功能与审美功能的计划等,其表现手法也是多种多样的。环境设计作为一种艺术,它比建筑更巨大,比规划更广泛,比工程更富有感情。这是一种爱管闲事的艺术,无所不包的艺术,早已被传统所瞩目的艺术,环境艺术的实践与影响环境的能力,赋予环境视觉上秩序的能力,以及提高、装饰人存在领域的能力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一、建筑设计与建筑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建筑设计是为完成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在建设之前进行建筑物的平面、空间和环境的布局规划,处理建筑物的内部和外部形象,是选择合理技术、先进构造方案的过程。当然建筑设计也是离不开文化、习俗及美学的,但它更多的指向实用,所以建筑设计是将精神物质化的过程。艺术设计是用形象反映现实但比现实具有典型性的意识形态内涵,它包括文学、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曲艺等。所说艺术设计通常是艺术创作,艺术创作是借助于物质体现精神内涵,它最终的指向是意识形态。
从这一点看艺术设计可以包罗万象,它可以体现人们的精神、表达人们的心境、反映人们的追求,但这些都是寓于实物之上,因此艺术设计是将物质精神化的过程。建筑环境的艺术设计是建筑物与场地条件的融合,是在一定的场地条件下,一定的历史背景下,对地域文化习俗的反应,通过协调建筑与环境关系,拉近历史与现实、自然与人类的距离,从而揭示了场地的隐蔽性格特征。这种揭示可以是隐忍的,也可以是彰显的。在建筑环境艺术设计中,它是借助一切物质来改变或塑造环境,进而体现创作者的思想、追求、心境,建筑只是景观艺术的一个表现因素。换句话说其是一个人造或人工修饰的空间的集合。它是公共生活的基础和背景,是与生活相关的艺术品。作为艺术品它更注重的是它运用的因素所表现的历史、文化内涵,是对美的理解与审视。比如中国传统建筑的厅堂中轴对称,序列关系,以及色彩和造型特点,使人一看到这样的格式就会感到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一看到黄色和故宫的太师椅,便会想到至上的皇权;一看到传统的大红灯笼,就联想到喜庆的节日气氛。
二、.既要彰显时代特征,又要遵循自然发展规律
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要注重其整体性,处理好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使建筑与周边环境的风格保持一致。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要遵循自然发展规律,符合“崇尚自然”的人性审美观,强调“回归自然”的设计理念。快节奏的都市生活,破坏了人们追求人性与情感的行为,“回归自然”的设计思想正是彰显时代特征的一面旗帜,体现的是追求自然审美情趣的环境艺术设计。比如巧夺天工的云南大理石、美轮美奂的景德镇瓷器、如诗如画的苏州园林以及中国古典建筑中斗拱、飞檐、柱廊、彩绘等设计元素,都是追求自然审美艺术的设计素材。
建筑也要追求设计的艺术个性。创造力是艺术设计的灵魂,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不仅要保证与周围建筑的和谐统一,还要体现出建筑独一无二的设计风格。这要求设计师紧跟开放的时代潮流,开拓视野,丰富经验,全方位、多角度、用求异思想寻找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的灵感,从设计思想中凸显出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的个性。
三、生态环境艺术
建筑设计中除了建筑本身优美动人的造型外,其配套设施也是衡量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中唯一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在保持城市生态平衡、改善城市面貌方面,具有其他设施不可替代的功效。是我们创造生态环境的一个必不可少的依托条件。只有搞好城市绿化,创造优美、清新、健康、舒适的人居环境才能更好的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目前全球环保人士呼吁保护好我们的家园,地球是我们唯一家。作为设计师尤其是建筑设计师,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创造宜人的生活空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
四、节能生态型建筑的塑造
“生态建筑”不仅仅是指绿色植物的应用,单纯的颜色改变,更为重要的是环保材料的应用、环保的施工。在各种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为了我们能有个健康的生活环境,设计师义不容辞。建筑是能源消耗的主要领域,人类對于建筑的需求经历了从遮掩→舒适→健康→绿色这样一个发展过程。第一个阶段是低能耗甚至零能耗阶段,第二、三阶段是高能耗阶段,第四阶段即现在所讲的生态建筑是高能量效率、大量利用可再生资源,突出强调能源节约和建筑材料资源的循环利用,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避免和减少建筑过程中对自然环境和资源的损害。目前中国建筑业物质消耗占全部物质消耗总量的15%左右,建筑能耗约占全部能耗的28%,建材生产,建筑活动造成的污染约占全部污染的34%。因此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推进建筑节能,对于解决中国能源问题,改善环境有着重要意义。同时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住房需求的增加,中国建筑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预计2020年全国房屋建筑面积达690亿m2,推进建筑节能的任务将是十分艰巨的。我国生态建筑的发展,应该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体现绿色平衡理念,充分展示人文与建筑、环境与科技的和谐统一,实现建筑的选址规划合理、资源利用高效循环、节能措施总和有效、建筑环境健康舒适、功能灵活多样的目标。
结语:随着社会的发展,艺术的追求,建筑设计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任务,重新寻找失落得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点。环境问题成了世界的中心话题,人是环境的主体,于是人和环境又成为了建筑创作的中心课题!
参考文献:
[1]李凯,张晓彤. 探讨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J]. 科技资讯 , 2009,(05) .
[2]王磊. 浅析环境艺术设计中美的标准[J]. 法制与社会 , 2009,(23) .
[3]竟永华.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对空间认知的研究[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