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服务型政府的政治技术与政治艺术

2019-10-21 15:55杨锟
科学与财富 2019年28期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

杨锟

摘 要:服务型政府是我国政府现代治理的一项重要选择。如何利用好政治技术与政治艺术构建服务型政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当务之急。科学的使用政治手段进行社会治理,不仅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也有利于政治艺术的达到。不讲求政治技术与政治艺术的治理是简单、粗暴的治理,这与现代社会提倡的服务型社会是背道而驰的。文章从服务型政府构建的必要性出发,从科学的治理手段、高超的治理艺术与领导者自身素质提高等方面来构建服务型政府。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政治艺术; 政治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和历史的进步,我国在政府治理中也遇到越来越多的问题,如何更好的实现政府的治理功能,更好的提供社会服务是我国政府所遇到的一个难题。如何构建好服务型政府,如何使服务型政府在新的时期更好的被人们所认可、所推广这就需要我们政治技术和政治技术的运用。古往今来,历代的政治家统治者都十分注重政治权术的应用。

一、政治技术与政治艺术的涵义

根据《辞海》的解释,技术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政治技术是运用政治权利解决复杂政治问题,尤其是政治难题的设置、经验、方式和技能。政治技术表现为两方面,一是具备科学上的“可行性”,二是要具备人文上的“可读性”。即在社会公共政策在内容、结构上不过于复杂,具有一种大众性和通俗性,同时,能使社会大众能够领会和通晓,以使自己的政治意向能在社会各阶层中取得最大的回应。在政治实践中,政治技术是十分重要的。中国历史上的韩非、西方历史上的亚里斯多德、马基雅维里都十分强调政治技术的作用。

根据《艺术概论》作者的解释,艺术是人类在漫长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中形成和创造的成果,是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以一定的物质媒介为中介,以丰富的情感来表现社会生活和审美情趣的审美形态。 悉尼?胡克在《理性、社会神话和民主》一书中认为“政治作为一种科学和艺术”。列宁也曾对此作过一个著名的论断:“政治作为一种科学,是一种艺术。”而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思想霍布斯认为:“大自然是上帝用以创造和治理世界的艺术,这种艺术为人类所模仿,国家这个庞然大物‘利维坦是用艺术造成的。” 而政治艺术则是指以公共权力为中心,以政治生活为整体进行审美把握,遵循审美或反审美的规律,通过一定的政治技术或其他手段,并结合政治个体的人生经验、个性特质、审美体验、审美评价、审美理想等因素,创造出具有美学特征和价值的政治作品的政治行为。政治的艺术性体现为政治的美。当执政党的某种行为接近或符合于人的物种尺度,符合于人们意识中的经典范式,符合于人们头脑中所固定下来的获得了公理意义的美的形式观念时,就具有了美感。

可见,在西方把政治看成一门艺术,一门科学技术的观点是相当的广泛。这样也就要求政府在行使政治权利的时候运用政治艺术,使政治行为更好的为人们所接受。

二、政治技术与政治艺术的相关性

政治艺术简单来说就是一种政治审美活动过程及其相关行为。具体来说就包括政治技术的运用,政治行为的实施,政治审美过程以及最后所出现的结果。在服务型政府的构建中,利用政治技术与政治艺术,总的来说,可以看成是一种政治艺术的运用。服务型政府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的一项重要选擇,如何有效的利用政治艺术与政治技术构建我们的服务型政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议题。

在古代社会,君主们通过各种各样的技术手段来达到控制人们的目的。自秦汉以来,法以刑国,政以治国,礼以正国等都是政治家们治理国家的主要方式。政治技术的运用十分广泛。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自我意识的提高,政治家们在治理国家时开始更加注重于政治艺术的发挥。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必须要显示其在政治上的优越性,在西方的公共行政从公共管理理论到公共服务理论的发展过程中,我国政府果断选择了服务型政府作为我国新时期的治理方式。这是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保证,实现小康社会重要目标主题中应有之义。在我国政府从无所不能的全能型政府向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有限型政府的转变中,从管人管事的管制型政府向为人们服务的服务型政府的转型过程中政治技术与政治艺术的运用是必不可少的。在现代国家背景下,政府是“一个经由人民同意合法掌握并行使公共权力,利用公共资源,处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物品与公共服务,满足公众需求并承担公共责任的政治组织。” 所谓服务型政府一般是指在民主政治的框架下,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以为公民服务为宗旨,实现服务职能,承担服务责任的政府。“服务型政府”,即强调公民本位,社会本位和权利本位的政府。我们的党是以“三个代表”为指导的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服务型政府实际上是指政府该管什么不该管什么,都是由社会和公民的需要来决定,即实现社会本位和公民本位。这就需要将行政管理真正转变成一种公共服务,使政府成为有效的服务者,为社会提供基础性的服务和维护公共秩序的稳定。如何有效的使公民本位和社会本位得到发挥,这就需要运用我们的政治艺术和政治技术。

三、服务型政府如何运用政治技术与政治艺术

1.科学技术合理引入是发挥政府治理艺术的技术手段

把科学技术引入政治领域,使服务型政府在治理过程中更加科学有效,使人们的权益得到有效的发挥。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计量技术、电子技术、传播技术等的发展,作为行政权行使者的政府在治理过程中可以利用电子技术,计量技术和网络技术,广泛征求大家的意见,使决策更加合理,更具有可操作性;而作为我们社会主人的人们则可以更好的利用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实现我们真正的民主权利,更好的发挥我们的主人翁意识;而对于发挥监督作用的特定部门和广大民众则可以利用网络技术、计量技术和传播技术等更好的实现对执政党的监督,使之更好的为民服务,真正成为主权者治理国家的工具。如成都市政府在构建服务型政府的过程中通过优化服务流程和集中服务等措施,广大群众享受到了政府提供的高效、便捷、公平、公正、公开的服务;通过改善投资环境、发展经济等措施,使广大群众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通过决策、执行、监督三个环节的创新,加快建立实行阳光行政的运行机制;通过流程再造、信息公开、电子政务和集中服务等具体便民服务措施,向群众提供基本满足需求的、标准化、有效率、高质量的服务。这些措施的实施都有利于我国服务型政府的构建,坚持了人民本位和社会本位的精神。

2.群众参与是实际发挥政府治理艺术的人文手段

在服务型政府构建中,着重于政治艺术的发挥,使广大的人民群众参与政治,真正做到人民当家作主。服务型政府是一个以民为本的政府,因此在政治权力的行使过程中人们必须发挥应有的作用才能体现其服务性。为了调动广大人民参与政治的积极性,政府部门通过改进决策机制和建立公共决策的调查制度、公示制度、听证制度等措施,使广大群众切实享有了法律赋予的参与社会管理等权利;通过建立城乡一体的就业服务体系等措施解决了失地农民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使人们通过自己劳动技能的提高成功实现就业,转移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压力;通过健全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制度等措施,使广大已征地和新征地農民参加了社保;通过全面推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等措施,使广大农民群众享受了合作医疗带来的实惠。这些政策的实施体现了我国政府政治艺术的运用。举个简单例子,在我国政府的治理中现在比较流行的一个方式就是听证。兰州有牛肉拉面涨价的听证,北京有地铁价格听证会等等。其实这个就是政府的一种政治艺术的体现。这样政府的政策将更加能够深入人心,更能够被推广。

3.领导者自身素质是保证政府治理艺术的保障

在服务型政府的构建中,领导者要注意自身的形象,注重其楷模作用与其平民化。政治家有良好的政治形象一直都是伦理道德所追求的,要求政治家正直、刚毅、光明磊落、坚守操持和爱家顾家。人们往往将政治家的个人品质与公共责任联系在一起。至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从很多电视小说中都可以看到一个政府工作人员的家庭情况被视为了一项重要的考核升迁的指标。如果出现离婚之类的现象则会影响到个人前途,为此出现了很多虽然不幸福但为了前途仍然勉强在一起的案例。因此人们可以笑谈普通人的风流倜傥,但是却难以容忍政治人物的绯闻,尤其是在我国。因此,在现代政治实践中,领导者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来提高其自身形象,扩大其影响力。其一廉洁、高效、民主、人性化的政治形象最受欢迎,而专制、腐败和无能的形象,理所当然地遭到普遍的否定;其二政府发言人和政治家在公共场合的语言也十分重要,往往会引起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因而必须谨慎小心,民众最反感政治语言中的“假、大、空”现象,也不喜欢公仆们信口开河或枯燥乏味的说教,要使语言生动活泼,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就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和认真准备,不断提高驾驭语言的能力;其三在行政人员的执法过程中依法行政,行为讲究规范,并且要勤政为民,深入社会,倾听群众的呼声,在政务活动过程中,不能滥用权力,也不能推诿责任,热心为百姓办事,改变“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最后由于社会上存在着不同的利益群体和不同的政治主张,相互之间的矛盾是客观存在,因此政治活动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妥善处理各种矛盾,避免激烈冲突,保持社会的稳定,这就需要讲究科学和艺术,要因势利导,平衡利益格局,充分发挥社会调解组织的作用,并且坚持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

现代政治是用公开性取代神秘性,用严格的程序性取代随意性,用制度规范约束政治行为;现代政治艺术是建立在取信于民的基础上的,并且千方百计落实民众知情权、批评建议权和监督权,从而不断提高政治公信力;现代政治艺术是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人民的政治。因此,我国在构建服务型政府时必须把握政治艺术与政治技术,从根本上把我国的服务型政府构建的更加出色。

四、结语

新形势下,中国各级政府都应当建设服务型政府。未来中国地方政府的活动将会越来越突出这一性质,使政府从“管”老百姓转变为通过“管”好社会事务来为老百姓服好务。建设服务型政府是一项比经济体制改革更为艰巨的任务,要求政府从管理理念、管理职能、管理制度、管理手段和行为方式等方面,实现根本性转变。推进政府自身建设和改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大任务,也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为此,我国从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计量技术和传播技术等方面加大政府治理技术的发挥,同时加强领导者政治领导艺术在公民参与政治和自身形象上的发展是相当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夏征农、陈至立.辞海,[M]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

[2] 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9

[3]丁煌.西方行政学说史[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12

[4]登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6

[5]罗西瑙.没有政府的治理[M].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12

[6] 高小平,鲍静,姜晓萍.服务性政府是我国行政改革的目标选择[J].中国行政管理,2005

猜你喜欢
服务型政府
精益管理在公共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基础
打造服务型政府的形势需求与探索
服务型政府、公共服务型政府、新公共服务的比较研究
对服务型政府绩效管理体制的解读
服务型政府视域下优化“三社联动”机制问题探讨
社会管理要善于回应个人利益诉求
完善河北省“两个代办”制度的学理审思
关于法学视角下的服务型政府建设探析
提升南昌市软实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