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国内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行业内部的竞争压力也在不断上升,各建筑企业为了降低工程项目施工建设成本,从中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上引入许多新的管理方式,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较好的效果。本文主要围绕当前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和成本控制展开研究,首先对其原则展开分析,然后探讨具体的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成本优化控制
1 前言
虽然目前大多数建筑企业都对工程造价管理表现出较高的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成本优化控制,但是在这些企业中只有很少部分真正实现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成本控制。许多企业对造价动态管理意识较为模糊,没有形成系统性的规划方案,以致在建筑造价控制上效果不佳,影响到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2 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原则分析
为更好的控制建筑工程造价,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使成本控制实现最优化,还需在造价管理工作中采用动态管理的方式,而从目前动态管理的现状来看,其主要需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2.1 全方位控制原则
由于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造价较高,且期间影响造价的因素较多,为此部分建筑企业在进行造价动态管理的过程中,采取全方位控制的原则。该原则主要在企业内部建立完善的监督反馈机制,当在监督管理过程中发现造价超出目标价格后,需及时做出反馈预警,以便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从而实现对造价的动态管理。
2.2 全寿命周期内控制原则
考虑到建筑施工期间存在较多不可控因素,较容易引起造价管理失去控制,因此在实际的造价管理中,从全寿命周期内的最小造价来指导各阶段、各环节的施工工作,以此提升投资环节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包括设计方案、施工方案都需以此为基础进行制定。
2.3 全过程控制原则
全过程控制原则主要指的是对建筑施工的整个过程进行造价控制,这种控制原则也是当前企业应用较多的原则之一。其通常可以分为设计阶段、施工阶段、招投标阶段以及竣工阶段四部分,然后对各阶段的人力、物力进行仔细的核算和管理,使其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之内。
2.4 全要素控制原则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有着许多关键性的要素,如:施工工期、施工质量、施工安全以及环境因素等,这些关键性的要素都会对建筑工程造价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在对建筑工程造价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应当综合这些要素进行考虑,从这些要素中寻找出一个平衡点,在满足各要素的需求下盡可能的降低工程造价。
3 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策略研究
为实现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下面主要基于全过程控制原则,结合笔者自身在实践管理工作中总结的经验,提出几点优化策略。
3.1 设计阶段
建筑企业需对建筑项目的整体造价做出限制,然后将自身的一些要求明确告知设计单位,由设计单位进行专业的施工图纸设计。在施工设计图纸完成之后,建筑企业需组织专门的审查小组对图纸进行反复性的核查,图纸的正确性和可靠性,不仅影响到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质量,而且对建筑工程施工造价有较大的影响。尽可能避免后期因为图纸存在问题,而造成重复性施工,增大施工造价。同时在核查的过程中找出施工造价最低且最符合自身要求的设计施工方案。
3.2 招投标阶段
招投标阶段也属于造价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的关键阶段之一,建筑企业依据前期完成的施工设计图纸采用公开招标或者邀请招标的方式进行招投标。从众多参与投标的企业中选出价格、信誉最优的施工企业,并加强对整个招投标过程的监管,以防出现收受贿赂、串标等危害企业经济利益的情况出现。此外,在与施工企业的合同签订中,需对工程进度、使用材料数量和规格型号、质量要求等做出明确,避免后期出现合同纠纷,增大工程项目的建设成本。
3.3 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属于不可控因素最多的环节,也是造价动态管理和成本优化应当着重加强的环节。在实际施工中难免会出现原设计条件与现实条件不符的情况,或者原设计方案存在不合理之处。这些都会涉及到设计变更,由此会造成工程量的变动,进而引发材料、人工、机械费用等的变动。因此在实际的造价管理与成本控制中,首先应当尽可能避免工程变更的情况,尽可能沿用原设计方案,以免在变更后增加工程造价;其次当必须做出变更时,需及时计算相关的变更量,并由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共同确认签字,将工程造价控制在可控范围之内。同时也有效避免后期可能出现的施工纠纷,实现对隐性成本的有效控制。
3.4 竣工阶段
在竣工结算阶段,建筑单位应当仔细核对工程项目中每笔费用,检查费用支出项目是否属实。尤其应当对工程变更引起的造价变动部分进行仔细核算,核查变动增加工程量、人工费用、材料费用等。如果在费用支出核算中发现问题,需查找出引起问题的原因,确保每笔费用支出正确。此外,需将相关数据信息录入到相应的系统之中,成立专门的数据库,既方便后期数据核实查看,也可以对其它建筑工程项目提供参考和借鉴。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实际的建筑工程施工建设中有着太多不可控因素,而这些不可控因素都可能增大建筑工程的施工造价和建设成本。因此,在施工建设中应当转变以往固定的造价管理模式,结合施工建设的各个阶段和过程,结合施工建设实际情况,然后对造价管理和成本管理控制做出相应的调整和优化,采用动态的管理方式来进行控制,从而将造价控制在一个较低的范围之内,为建筑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李慧.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策略[J].住宅与房地产,2018(27):51.
[2] 郑樑,黄庆.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8(25):140.
[3] 徐乐昊.浅析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20):47.
[4] 朱爱青,刘广省.浅谈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J].建材与装饰,2018(24):129~130.
[5] 简恒贵,王关志.浅析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J].低碳世界,2018(5):321~322.
作者简介:
俞炳洪(1979—)男,民族:汉,籍贯:浙江省桐庐县,学历:研究生,研究方向:建设工程造价管理,职称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