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汝斌
摘 要:本文简单介绍了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对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
1 前言
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结果关乎工程项目质量安全,操作人员在样本检测过程中必须遵循相应工作原则,提高检测精确度。在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过程中,检测人员必须以国家法律规定内容为参考依据,保障检测方法符合国家标准。
2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主要内容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检测大致分为两种类型:其一,已建工程的检测;其二,新建工程的检测。在建筑工程施工材料进入施工现场时,应详细检验施工材料的质量,将质量控制体系标准作为主要依据,选用相应的检测途径。对于已建工程,大致存在三大方面的检测内容,分别为常规检测、专项检测及可靠性检测。
3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
3.1 外观检测
对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中外观检测,其是一种可视性特点,能够直接将建筑结构外观缺陷进行及时发展。一般建筑工程外观缺陷为,混凝土结构为麻面、裂缝、空洞等,并且还能够对混凝土结构外观尺寸与质量进行检测。不仅能够对建筑结构中的预埋件、结构距离等作为检测的主要内容,还能够通过尺量的方法将建筑结构的准确外部尺寸进行确量,保证相关建筑结构尺寸的偏差在合理范围内。
3.2 钢筋检测
钢筋作为建筑工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材料,在混凝土建筑结构中广泛的使用。但是因为在建筑结构中,钢筋的使用位置与使用方式等直接对整个建筑结构质量产生影响。因此,我们在进行混凝土浇筑前,必须要将内部钢筋的质量进行有效的检测,检测内容包含了对钢筋数量、规格、类型、绑扎质量等。当进行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我们还需要通过电磁传感器等一些探测设备,对钢筋的位置及自身变形情况进行准确的检测,确保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钢筋结构的自身稳定性,从而帮助提高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安全。
3.3 建筑主体结构抗压强度检测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自身抗压强度,对于整个建筑结构的整体稳定性与安全性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要对建筑结构主体进行抗压强度检测。而目前对建筑结构进行抗压检测的方法主要有回弹法和钻芯法两种。其中,钻芯法主要是通过应用检测仪器对建筑结构进行取样,然后检测判断建筑结构的构件强度,虽然采用这种方法进行检测其检测结果非常准确,但是这样方法对建筑混凝土结构会产生一定的破坏,从而降低了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回弹法能够对一些混凝土结构裂缝进行有效的检测,其通过应用回弹仪器,弹击混凝土结构的表面,然后根据仪器自身的重锤接触的回弹值,以及碳化深度来检测建筑结构的抗压强度,这样方法对建筑结构不会产生破坏,并且准确性也较高。
4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存在的问题
从建筑工程检测现状来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与监督管理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各种缺陷问题,比如法律缺陷、管理机制缺陷或者职能交叉等问题。在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监督管理方面,工作人员可能无法把握重点内容,容易浪费时间,且最终检测结果也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另外,监督管理人员管理手段、管理方法比较单一,实体检测过程中可能会因为技术手段较低而无法达到工程监督标准,从而影响到工程项目施工质量。因为监督人员没有在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中发挥作用,所以对检测人员威慑力可能会有所下降,不利于监督检查工作顺利开展。现代建筑工程施工周期较长,工程项目主体结构可能会因为各种因素影响而发生质量问题。因为监督人员在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监督过程中不够重视纠错工作,所以主体结构质量可能会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在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过程中,检测方案常会出现不合理现象,方案更改现象比较常见,导致工程检测时间延长,可能会对工程项目施工进度造成影响。在检测方案调整方面,检测部门管理人员操作过程比较随意,可能未经得各方同意便开始付诸行动,导致检测结果与工程检测标准不相符。
5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对策
5.1 加强检测重点
在建筑工程主體结构检测方面,实体检测属于重点内容。因为实体检测工作随机性较强,所以在实体检测过程中需要遵循相应检测标准,尽量满足工程质量要求。在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过程监督管理方面,监督小组不仅需要负责尺寸与外观等检测过程监督管理工作,还要加强实体检测过程控制,并将具体检测方案及检测流程告知监督站与施工方。当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案受到影响时,检测人员需要与设计方协商检测方案,通过检测方案调整确保检测过程顺利。若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工作是有监督站负责,则监督部门必须尽快制定出具体检测方案。若由外聘检测单位负责主体结构检测工作,则检测单位需要尽快制定方案,监督站需要负责检测方案审核工作。在建筑工程主体结构实体检测过程中,操作人员多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方法,且检测过程中必须把握检测方向,尽量简化操作步骤,通过有效检测手段提高检测质量与检测效率。在建筑工程主体结构常规检测工作中,若操作人员发现可疑构件,则需要调整检测手段,并将现场检测情况反映给上级部门,避免检测范围扩大。
5.2 质量检测管理措施
在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过程中,需要对混凝粗糙、墙面坑洞与裂纹等外观情况进行检测。建筑工程外观检测结果关乎工程项目部件尺寸精度,对工程项目外观形象具有一定影响,因此需要选择高精度检测仪器与先进检测方法保障检测结果准确无误。在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面,建筑企业必须建立监督小组,对检测人员检测过程、检测方式与检测结果等进行监督管理,以提高数据检测进度与准确度。通过监督小组保障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评估效率,促进工程项目顺利实施。相对于质量评估管理而言,监督检查管理工作比较随机,然而在工程项目主体结构质量检测中能够发挥较大作用,促进检测人员工作规范,降低经济损失。在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开展方面,必须采取相应有效措施保障检测结果真实性。建筑企业可以通过抽样检查方式检测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根据抽样检查评估结果判断工程项目整体检测质量,从而提高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效率。在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中,操作人员需要合理选择样本容量,提高质量检测评估结果可信度。在样本容量选择过程中,监督人员必须依照法律法规对工程质量评估方法进行检验。抽样比例根据规范要求确定,通常构件数量较多时,抽样比例较小。通常样本容量超过建筑工程主体结构容量10%时,则表明工程评估方法具有一定可信度。
5.3 混凝土质量检测对策
在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面,混凝土材料检测属于重点内容,对工程结构整体性与稳定性具有一定影响。在混凝土质量检测方面,超声回弹综合法能够提高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结果准确性。在混凝土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方法应用方面,检测人员主要通过超声仪器进行实体检测,在计算出超声传播速度的基础上进行混凝土结构表面参数测量,根据声速与回弹值计算获得相关参数。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检测,并且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对检测方法合理运用,能够有效确保检测工作的顺利开展,从而最大限度确保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艳军.某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实例分析[J].四川水泥,2017(8):263+124.
[2] 柳建刚.试析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J].门窗,2017(6):18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