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何琴
摘 要: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它们多方面的需要,使它们在快乐的童年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教师的角色不应只是 “教育者”,而更应是活动的 “指导者”。自主活动并不是放羊式的教学活动,也不是在教师无形的看管下的活动,而是应该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孩子,接纳每个孩子的不同想法,充分发挥幼儿自主性活动的关键。
关键词:自主性发展;情感发展;参与性发展
幼儿园都以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教学做合一”、“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等思想为理论根基,在如何创设宽松开放的活动环境方面进行了一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些探索和实践。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资源,幼儿园环境对幼儿园教育活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正是由于环境是幼儿每天所接触的,幼儿的身心发展,社会化发展以及个性发展,无一不受到它的影响。因此,我们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使幼儿在游戏中与环境相互结合、互动、对话,促进幼儿整体素质的健康发展。
一、 环境创设促进幼儿活动的自主性发展: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提出:“一切知识经验是在人与环境相互作用中得到的,是通过活动獲得的。”也就是说,幼儿对事物的认知,是通过自身的感知和认识来形成的,所以环境的创设就是为为幼儿获得知识经验、提高能力创造了条件。
区域活动作为一种开放性的游戏活动,让幼儿的自主活动得到最充分的体现,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可以自由地选择老师为他们准备的各种材料,按照自己的意愿参与活动,老师不多加干涉,只在幼儿需要时介入,使不同能力、不同层次的幼儿都可以通过自己的活动,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探索、尝试,做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情,使自己的能力水平得到最充分的发挥,同时也为幼儿的感知、操作、学习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幼儿在区域活动中通过自己的自主活动获得了许多能力范围内的经验和知识,如:小班幼儿在“变魔术”的探索活动中,发现两种颜色混合起来会变成另一种颜色;中班幼儿在“玩水”的探索活动中,通过闻一闻、尝一尝、比一比了解水是没有味道的,通过搬一搬让幼儿知道水是用手捉不住的;大班幼儿在玩磁铁过程中知道磁铁能吸起铁和带有磁铁的东西,在进一步的操作中使幼儿理解了很多地方带有磁铁。通过区域活动的开展,幼儿的知识经验得到了不断提升,幼儿对活动的兴趣也越来越浓,活动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也就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
二、环境创设促进幼儿的情感发展:
环境的美化,可以培养幼儿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我们力求从尊重幼儿的审美兴趣,满足他们的审美需要出发进行环境的创设。对于每一个教育主题的环境布置,我们除了用它丰富的主题内容来教育幼儿外,也努力营造出具有造型美,色彩美,艺术美和富有童趣的美的氛围来感染幼儿。让幼儿通过绘画、手工等不同形式进行创作,既结合了课题,也体现了主题,更让孩子们体验到了表现美,创造美的乐趣,也感受到了合作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其次,物质环境建设可以增强幼儿对环境的了解,培养幼儿热爱自然,美化环境,保护环境的情趣。因此我们应努力创设不断与幼儿相互作用的物质环境,让幼儿名副其实地成为环境设计的主动者。比如在创设“秋天”这一主题环境时,教师们先让幼儿自己去寻找秋天的特征:秋天到了,果园里??,树叶??,小班幼儿在搜集“秋天”的过程中,幼儿通过各种感官的运用,充分感受到了什么是秋天。当他们带着捡回的落叶回到教室后,由教师在一旁引导幼儿用树叶布置“秋天”这一环境,在布置过程中,孩子们用捡来的落叶在进行“落叶贴画”和拓印活动,教师放手让幼儿自己去讨论构思和布局,而不是代替幼儿去布置。在幼儿亲手参与环境布置的整个过程中,他们通过观察、构思、动手,不但获得了新知识,其动手能力和创造性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我想,同样,当冬天、春天、夏天来临时,也可以通过让幼儿收集、交流、布置环境,随着不同季节的来临,教室的墙壁在孩子们手中不停地“说话”,而幼儿在布置中也深深刻体会到了四季的含义和特点。所以在布置环境的时候,我们可以这样做:
(1)在各班教室自然角内放了许多适合室内生长的动物和植物,如:发芽的萝卜、洋葱、大蒜、马铃薯??,饲养的小动物:小金鱼、小乌龟??,还有一盆盆花卉,教师为幼儿准备了一本“生长记录本”,采用值日生制度,让幼儿轮流照顾、观察、记录,孩子们因此掌握了许多动植物的知识,大班的孩子对动植物的生长尤其感兴趣,他们会自己动手画观察日记,记录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他们还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播种,并参与浇水、除草、松土等劳动,在亲手种植的过程中,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2)中班孩子还利用自然材料进行手工制作来装扮教室,更进一步感受到了大自然的丰富多彩,如:用玉米,毛豆,番薯等制作各种小动物的形象,采集秋天的落叶加工成标本,或拼剪成各种图案,用橘子皮来做灯笼,把各种蔬菜和水果进行造型,或变成一个有趣的动物,或变成一个可爱的宝宝。使教室的物质环境因此变得更有意义,从而,培养了幼儿关心环境,保护环境的能力。
(3)根据各个主题,可做一些幼儿感兴趣的,贴近幼儿生活,符合幼儿年龄的东西。既可以美化环境,还让幼儿从中体验到快乐。
(4)小班的孩子们依赖性还很强,老师们更是为他们创设了家一般温暖的班级环境:教室里高高低低吊着用彩色纸做的大而色彩鲜艳的“风车”,一下就吸引住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娃娃家里有幼儿喜欢的娃娃、玩具,有各种仿真的水果、蔬菜等等,难怪孩子喜欢去娃娃家了;在这种亲切而又温馨的环境里,小班的孩子们有了一种家的感觉。
三、环境创设促进幼儿参与性的发展:
环境的教育性不仅蕴含在环境之中,而且蕴含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环境创设无论从内容来源、主题的产生等多方面都生动、直观、真实的再现了师幼之间近距离的对话、幼儿与教师之间亲密的关系、幼儿与幼儿之间的情感氛围。幼儿园环境创设是教师与幼儿合作,幼儿能以小主人的身份亲自参与的教育过程。因此,在实践工作中,我们在环境创设方面重视师生共同参与,坚持师生共同讨论主题,共同设置布局,真正发挥了幼儿的主体性和参与意识。为了保证环境的教育性,满足教育的需求,我们更多的考虑环境与主题相统一,并把教育目标、教育理念渗透在环境创设中。例如:中班在《有趣的动物》这一主题活动的实施中,把教室后面的大主题墙布置成了一个“美丽的大森林”,孩子们用自己的小手添加的各种小动物,把自己在主题活动中学到的知识,亲自参与布置,加上自己丰富的想像力和日益增强的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自己创编出了一个个充满童真、童趣的故事,并在彼此的交流谈话中认识了很多小动物,学到了很多关于小动物的知识。增强了幼儿在环境创设中的参与性,让环境与幼儿进行了对话。
幼儿只有通过与环境的作用,才能充分发挥自主性,参与活动,这不同于以往教师为主的环境布置,而是充分体现幼儿自主参与程度。因为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特质,不同的发展水平。要让幼儿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发展,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活动环境是关键。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简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版。
[2]颜洁,庞丽娟:论有利于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环境创设[J];学前教育研究;1997年04期
[3]刘超良: 试探陶行知的生活德育思想[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4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