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洁
摘 要:本文概述了BIM技术的内涵,对 BIM技术的主要特点进行了介绍,重点分析和探讨了BIM技术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给排水设计;应用
1 前言
对于给排水设计而言,在传统的设计方法中通常采用CAD 软件进行设计,由于CAD 软件是二维思维,因此,在设计时需要将项目进行拆分才能实现设计要求,该方式的工作效率以及质量不是很高,而随着BIM 软件的出现,能够解决传统设计手法存在的问题,BIM 软件主要是三维思维模式,在设计过程中它可以全面的对施工图设计与日照节能、方案设计等设计内容进行协调设计,这对提高项目的质量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BIM 技术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意义重大。
2 BIM技术概述
BIM 技术是一种新型的设计及管理方法的应用,可将所有涉及的专业的信息放在一个工作平台,各专业可根据需要调取需要的信息,并可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更新。设计人员使用BIM 软件完成相关设计工作便能产生新的工作数据,并及时反馈入BIM 模型中,实时更新。该模型的出现实现了不用专业进行信息的实时共享交流,便于各部门合作协作,缩短了整体工作周期,便于整个项目更加高效的开展。在给排水的设计中,设计人员要根据建筑师所提供的数据来建立相应的模型,根據这些模型施工单位就可以进行方案的选择和进行预算估计,BIM 技术和传统的设计之后进行预算工作不同,传统的预算是根据之前以往的施工经验来进行预算,而通过BIM 技术设计出的模型进行预算能够使得预算工作更加准确,更加合理。正是因为BIM 技术能够将建筑以三维立体呈现出来,在建筑给排水设计的过程中就能调整不合理的部分,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建筑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不必要问题的概率。
3 BIM技术的主要特点
(1)设计成果可视化。传统的建筑给排水设计主要是基于CAD软件,绘制出二维设计图样,设计成果不立体、不直观。采用 BIM技术建立三维的建筑给排水设计模型,实现了设计成果可视化,方便多方沟通交流。BIM技术可实现设计的整体布局,使设计在各专业之间协调进行,及时规避或修改出现的问题,能有效解决传统设计中存在的管线交叉冲突现象,减少了设计资源的浪费,提高了设计质量。
(2)设计过程协同化。“协同设计”是指将给排水管线、暖通管线、电气管线等多个设计环节的专业设计人员汇集在一起,对各专业的设计进行协调统一,以减少不同专业人员之间由于信息不匹配、沟通不顺畅等情况产生的设计中的错、缺、撞、漏、挤等问题,最大程度实现各专业管线布设综合优化。传统的CAD绘图设计软件,是无法实现这一协同设计任务的。
(3)设计信息参数化。BIM技术能够实现建筑信息模型设计参数化,在Revit软件中对任意设计模型进行参数修改时,系统可自动搜索该参数涉及的不同位置并进行改动,包括三维视图、平面设计、材料信息等均作对应调整,并逐一修改,相关连带信息自动更新。设计人员可以随时修改和完善设计模型参数,数据库的信息也同时更新,解决了传统CAD设计中修改繁琐、工作量大的弊端,提高了设计工作效率。
4 BIM 在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中应用
4.1 可视化设计
对于传统的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来说,它的资料整理设计都是通过CAD 平台实现的,同时它的展示方式主要采用立面图和平面图、剖面图等方式展示,而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结合这些图形对实际的情况进行还原,并且还需要结合项目的结构确定安装的位置,所以,在遇到给排水结构复杂的区域,该技术的应用信息数据传递就会出现三维失真,严重的影响到了设计质量,而不同的是通过BIM 技术的应用,它可以直观实现的通过软件,将数据的传递控制,提高了数据的有效性和真实性。另外,一个给排水工程的设计它通常会存在差异性,在设计过程中由于给排水工程设计是一项基础设计项目,并且给排水的系统之间会存在差异性,因此,在设计中若对土建的局部进行修改就会影响到整个楼层的平面,而采用BIM 技术的应用,可以将数据集合起来建模,形成一个可视化的模型,这样模型总能够直观的对需要修改的地方修改,大大的提高了设计效率。
4.2 协同设计
通常情况下,简单的设计内容都是采用CAD 平台实现的,但是CAD平台终究是一个绘图工具,不能够加载一些系统性的数据形式,而对于给排水工程设计来说,它包含的内容是很多的,不仅需要对电气电荷计算同时还需要对建筑的结构荷载计算,所以CAD 平台难以满足要求,而通过BIM 技术的应用,能实现协同设计,主要是在系统中能够将所有的数据结合,使其能够在模型中体现,例如,能够直观的修改水泵的尺寸、规格等等同时还可以让其他专业进行随时检查,在设计过程中,若进行水泵参数的修改后,那么电气专业的符号也会随之改变,这样各个专业的工作都能够按照建筑形象模型进行设计,该方式能够简化工作量,提高工作的协同性。
4.3 管道综合
在给排水设计阶段,通过BIM 技术的应用,设计人员能够摆脱繁杂的拍图过程,同时,在模型上还可以直观的将管道综合后的净空高度确定,大大的提高了设计效率,同时,在模型中还能够直观的观察到管道综合出现的碰撞问题,同时还可以对碰撞发生的后果进行试验检测,能直接将存在的问题找出,实现了高效、快速的修改调整。
4.4 参数化设计
针对给排水工程实际来说,在传统的水力计算中很多设计人员都是在Excel 或其他软件采用公式进行编制与计算的,但是通过BIM 技术的应用后,能够在模型中直接将相关设备与卫生器具的数据计算,同时还能够进行直接修改,例如,在某一处信息修改后,后面的相关参数也会随着修改数据的变化而变动,因此,在设计时当只需要将设定好后的管道摩阻等特性参数设置,那么在修改管径尺寸大小上可以通过软件直接调整出来,大大的减少了计算步骤。
4.5 材料表统计
针对于给排水工程材料表统计的编制,传统的方式都是采用CAD图纸进行测量与统计的,该方式比较繁琐同时取得的效果不好,经常会出现差错,并且在修改图纸时系统需要进行重新计算,显得非常复杂,而通过BIM 技术的应用,能够随时获取真实、可靠的材料清单,这主要是BIM 它本身是一个数据库,因此在材料表统计上能够直接的获取数据。
4.6 安装模拟
建筑给排水设计其主要目的在于能够在施工过程中给出有效指导方案,而在给排水工程施工是,由于经常会遇到一些情况非常复杂的区域,例如:在吊顶区进行施工时,由于工种之间存在的差异性,使得空间过挤,这种情况就会出现很多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情况,同时还会影响到整体工程的施工进度。而通过BIM 技术的应用能在三维设计中间降工期的概念引入,同时还能够将合理的安装进度表设计出来并且能够直观的模拟安装施工,同时可以全面的验证安装的内容是否合理。工种之间的配合是是否存在问题等等,减少人为设计失误出现施工变更的情况,大大的提高了施工效率。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BIM 技术是建筑行业发展的潮流所导向的一项技术,为了有效地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各建筑单位就要加强对BIM 技术的应用,充分发挥其作用。虽然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只要相关单位正确面对,积极解决,就能够更加充分地发挥出BIM 技术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付胜涛.BIM在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四川水泥,2018(3):107.
[2] 王欣.BIM 技术在住宅给水排水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住宅设施,2018(3).
[3] 宋世龙,吴真.BIM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出图应用[J].建筑技术,2017(S1):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