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佳佳
摘 要: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家在道路建设上投入越来越多,道路建设速度加快,工程质量得到严重隐患,这些项目的质量无疑是为了国家或人民两者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因此,为了保证道路建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确保道路工程质量符合国家规定要求,尽可能避免工程事故,注重道路施工质量管理。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管理
1 质量控制的概念
质量控制是指为满足质量要求而开展的运营和管理活动,项目的质量控制是一系列措施,方法和手段,以确保符合工程合同中规定的质量标准,建设项目的质量控制应坚持“质量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和“GB / T19000标准”的“规划,执行,检验和处理”循环工作方法,不断改进过程控制,通过规划,实施,检查和监督行动计划和资源分配,通过质量计划实现质量目标的系统化过程。
2 道路工程的特点及质量控制难点
(1)地下管线复杂。城市道路工程建设实施当中,经常遇到与供热、给水、煤气、电力、电信等管线位置不明的情况,若盲目施工极有可能挖断管线,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严重的社会影响。同时也对道路工程进度带来负面影响,增加额外的投资费用。
(2)地质条件影响大。城市道路工程中雨水、污水排水工程,往往受施工现场地质条件的影响,如遇现场地下水位高、土质差,就需要采取井点或深井降水措施。待水位降至符合施工条件,才能组织沟槽的开挖;如管道埋设深、土质差,还需要沟槽边坡支护,方能保证正常施工,增加施工质量控制难度。
(3)准备期短,开工急。城市道路工程通常由政府出资建设。出于减少工程建设对城市日常生活的干扰这一目的,施工工期紧,工程只能提前,不准滞后,施工单位往往根据工期,倒排进度计划,难免缺乏科学性。
3 做好道路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的过程管理
道路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从启动到完成,应该有一套完整的工作程序。 建设单位应建立健全施工技术,质量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制定各种施工管理制度,并予以落实。 根据目标责任制和质量管理体系,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组织,管理,协调分工和子项目建设,强调质量管理“过程方法”的管理原则,确定过程并应用“过程方法”。 “贯彻全过程质量。 控制(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完工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
3.1 施工准备阶段质量控制
在项目开始之前,应该做好充分的施工准备。施工单位应当组织施工技术管理人员的现场调查,了解现场和施工现场,根据工程特点准备施工组织设计,并按照管理程序进行审批;根据不同层次分解工程任务,制定详细的施工质量控制方案。项目质量控制计划是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应该反映从检验批,子项目和子项目到单元项目的过程控制,并应反映从资源输入到完成施工质量测试的整个测试。过程控制。项目质量控制计划的主要内容是:准备基础,项目概况,质量目标,组织,质量控制和管理组织协调系统,必要的质量控制方法,施工过程,服务,检查和测试程序,关键过程的确定和特别程序。适用于施工阶段的过程和工作说明,检查,测量和验证要求,以及质量计划和程序的改进。具体而言,在分析与工程相关的各种因素的基础上,分解了项目的各种目标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各种目标因素进行管理,控制,监督和检查。
3.2 施工阶段质量控制
3.2.1 认真做好现场技术交底
市政工程涉及范围广,包括道路、给水、雨水、污水、燃气、电力、通讯、绿化、路灯等许多方面。因此,为保证道路工程施工质量,必须加强现场技术交底,使各个环节衔接好。利用图、表和文字形式在工程具体施工前,由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对施工内容、重点部位、操作要点、施工方法、质量要求及施工重点、要点等进行指导与明确交底,并对施工员的反馈负责指导和处理。在施工技术管理过程中,技术交底具有多层次性、反馈性和可调整性。
3.2.2 严格进行测量质量控制
由于道路工程的线型布置特点,平面控制点通常按复合导线布设;道路由于建筑物、构筑物较密集,地下管线复杂加之各种专业管线定位精度要求相对较高,因此应提高其测量精度,以免发生相邻专业管线水平或垂直安全间距不满足相关规范要求的现象;道路工程高程控制一般按线路布设成复合水准路线;水准点的布设应有永久性水准点和临时性水准点两种;在路线起、终点和需长期观测的重点工程附近宜设置永久性水准点。应标志明显、牢固、使用方便,高程测量的精度要求不低于三等,并按有关规范规定的观测计算方法进行复测并签认;测量控制要严格按照二级复核程序要求,即施工单位放样、复核无误后,报监理复核,误差值必须控制在相应验评标准或规范要求的允许误差值内,并在完成测点任务后及时加以测量保护、监理检查、记录并复核签认。
3.2.4 加强质量监督检测检查工作
(1)对道路工程质量检测实行监督检测制度,对涉及道路工程结构安全、使用功能、关键部位的实体质量或材料进行监督检测,并将检测记录列人工程质量管理资料。承接道路工程监督检测任务的检测单位,除满足相关检测機构的要求外,应守法经营、管理规范、社会信誉好。监督检测的比例可根据工程类别及部位的重要性和现场施工质量及检测情况确定,一般不超过有关技术标准规定取样数量的30%。
(2)加强对承包方试验室的重视程度。承包方试验室在道路工程质量管理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企业自检的一个重要部门。施工单位要加强自身试验室重视程度。试验室一定要按标准建设,完善试验室的房屋建设,配备齐全的试验仪器,满足道路建设的需要。要提高试验人员的素质,要有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和实事求是的认真精神。试验要及时,数据要准确、可靠,一切应以数据说话。在试验室的各项试验中,最大干密度标准试验和混凝土的配合比试验以及沥青混合料级配试验处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在项目开工之前这些试验就都要做好,其试验结果将用于指导施工,是影响道路工程质量的关键性因素。
3.3 竣工验收阶段质量控制
完工验收阶段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是工程质量评估和工程验收,其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审查工程技术档案,质量检验报告和相关技术文件,施工单位必须组织对项目质量进行全面检查,确认施工质量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工程施工强制性标准,符合承包商的设计文件和施工合同要求,并提交项目完工报告。
4 结束语
随着中国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市政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不断增加,道路工程建设的任务也在不断增加。在施工过程中,各部分的常见质量问题没有得到有效消除。为此,如何改善道路建设过程,提高管理水平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在道路工程施工的全过程中,如何确保道路工程质量符合国家标准要求,避免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加强工程质量管理,提高工程质量,在实现社会化的前提下和经济利益。特别重要。质量控制是建设项目质量管理中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也是项目控制的核心目标。本文结合自身实际管理经验,探讨道路建设项目的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 毛鹤琴.工程建设质量控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 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