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人们对居住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居住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正向着植物配置与景观小品、小道、装饰等景观和谐统一的方向迈进。植物配置作为园林景观设计中较为重要的环节,对于提高园林景观效果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就将对居住小区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问题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居住小区;景观设计;植物配植
1居住小区绿化植物配置的作用和意义
传统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主要重视的是其视觉效果的体现,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植物配植逐渐向视觉和生态效果融合的方向转化,在保证整体视觉效果的同时,提升景观的生态性。同时在景观设计中,科学合理的选择搭配植物还能够营造出不同的视觉效果,进而给人员不同的视觉感官体验,为人们学习、交流、娱乐、休息提供健康舒适的生活空间。另外,合理的植物配植还可以改善小区内的空气质量,构建一个健康的生活场所。
2居住小区的植物配置
2.1植物配置基本原则
在植物配置中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有三点:
1) 因地制宜
植物的选择应以本土植物为主,配以少量外地植物,以确保植物成活率,保证各季节均有可供观赏的景观。
2)和谐共生
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合理布置景观,减少植物之间的相互影响,保证生长质量和效果;
3)以人为本
植物的选择应建立在保证居民身体健康的基础上,起到改善人体机能的作用。此外,要对植物的形状、高度以及颜色进行合理规划,提高景观的艺术和观赏价值。
2.2结合光影、四季变化合理配置植物
通过光影的合理利用能够实现自然和植物生长之间的结合,展现出植物的不同美感。而色彩的运用则可以营造更多的想象空间,增强景观设计的灵活性。绿色植物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体现不同的生长特征,在植物配置中,应充分利用这一特性,加强景观设计内容的丰富性,营造不同的景观效果,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
2.3合理利用山体和水体进行造景
在小区景观设计中,可以利用水体的自然轮廓进行植物的合理布置,在山体上栽种松柏类的植物,以实现建筑与景观的有效融合。以某市居住小区为例,其在植物配置中采用了点带面的设计方式,这样不仅可以突显色彩和平面布局效果,还可以实现景观与建筑和道路之间的结合,凸显了景观设计美感,增强其实用性。
3居住区园林绿化植物配置
3.1园林绿化植物的选择
在选择园林绿化植物时,应充分结合居住区的自然环境和实际情况,高度重视居住区土质、日照以及水源等多种因素,从而选择合适的绿化植物。在选择树种时,应以居住区的环境现状为基础,选择能够顺应该居住区环境特点的树木,保证树木的健康生长,提高树木的成活率。同时还要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居住区的采光和通风效果,做好病虫害防治。另外,绿化用地和居民楼的距离要求也十分严格,规定绿地与居民楼之间的距离在20m以上,以此有效避免植物生长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
在普通居住区内,立体植物较为常见,其主要是指居民楼阳台、屋顶等区域能够种植的植物。居民区的立体绿化通常设置在山墙和围墙等位置。如爬山虎和蔷薇等。选择立体植物的过程中要全面掌握植物的属性,从而避免植物生长过程中对居民的日常生活构成不利影响。为防止蛇类攀附于植物当中,需选择隐蔽性不强的植物类型。花卉也是居住区绿化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选择花卉时需高度关注花卉的欣赏价值和公益价值。在选择花卉类型时,要结合花卉种植的具体位置以及花卉的基本属性,避免选择有毒的花卉,同时也应避免选择可能引起过敏的花卉。这里花卉的选择尤其关键,只有科学选择花卉类型,才能真正的为人们创造优美和谐的生活空间。
3.2居住区园林绿化植物配置
居住区园林绿化中,要合理配置不同的绿化植物,注重植物之间的协调与搭配,且植物的配置与选择也影响了绿化的整体效果。
首先,在居住区园林绿化植物配置中,应合理控制园林内部空间的协调性,也就是空间搭配。园林空间搭配中的内容较多,如居民楼与植物之间的搭配、植物之间的色彩搭配和植物层次的搭配等。在植物配置的过程中,只有充分保证搭配的合理性,才能营造出更加优美舒适的空间,提高居住区的环境质量。如在居民楼附近的墙体上可种植适量的玫瑰花,这种植物设置方式可极大地丰富居住区的色彩。另外,还可在乔木下种植适量的绿色植物,以此起到优化植物层次搭配的作用。
其次,植物之间的搭配中应高度重视不同植物之间生长的抑制性特征,相互抑制的植物不可搭配在一起,这种植物若搭配在一起就会抑制植物的正常生长,进而影响景观的效果。同时某些植物具有较为明显的相似性,对于特点相似度较高的植物,应将其搭配在一起,为管理人员创造更大的便利,做好管理与维护工作。
最后,在居住区园林配置中还应高度重视配置是否能够推动生态环境的建设与发展。居住区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后,需保证生态环境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合理配置植物,从而提高居住区生态系统的质量,使园林植物为居民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此外,园林植物配置后,注意合理预测配置的整体效果,如植物近期的生长状况及长成后的景观效果等。由于园林植物生命力较强,会不断更新换代,所以要考虑到植物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以及植物的生长速度等多种因素。并结合园林植物种植地的自然条件,预测植物的生长情况。且在植物配置中注意采取有效措施开展植物安全防治工作,确保生态结构和植物群落的稳定性。从以上可以看出,在居住区园林的绿化植物配置中,除了做好配置工作外还需科学选择植物类型,加大配置后的管理力度。
4结语
为了有效改善小区居民的生活质量,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在景观设计中,要注重植物配置的合理性,选择不同的布局手法强化景观建设的整体效果,进而彰显出小区景观的独特性和艺术性。
参考文献
[1]李艳,刘玉婷,贺玮.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J].现代农业科技.2010(07)
[2]程袁华,张延龙.对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的研究与思考——以深圳市居住区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 2007(15)
[3]郭春华,李宏彬.滨水植物景观建设初探[J].中国园林.2005(04)
[4]沈建军,何正萍,钱旭彤,汪志明.住宅小区植物景观的营造——以杭州·原舍花苑居住小区植物景观设计为例[J].林业调查规划.2007(05)
[5]王志胜,曹福存.人文内涵在植物景观设计中的体现——以世纪龙庭小区为例[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2)
[6]刘敏.居住小区植物景观设计探讨——以法式风格小区、现代风格小区为例[J].科技展望.2015(11)
[7]阎航,刘杰超.北方居住小区与别墅庭院植物景观设计的差异[J].住宅与房地产.2016(33)
作者简介:闫晓璐(1980.10—),女,汉族,籍贯:辽宁沈阳人,工作单位:沈阳市园林规划设计院,高级工程师(主任工程师),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15级在读研究生。